第114章 殿試開始了

字數:5820   加入書籤

A+A-




    大明建國之初的殿試本是在三月初一就舉行的,被成化皇帝硬生生的改成了十五日。

    謝至在東宮又陪著朱厚照學習了十幾日才終於等到了殿試。

    由於殿試就在宮中舉行,所以,對謝至來講,倒是方便了不少,完全不必像其他考生那樣天還不亮就得擦黑準備進宮。

    謝至一覺睡到自然醒,慢悠悠的吃了早飯,時間還寬裕的很。

    謝至伸了個懶腰問道:“今日是誰為殿下授課?”

    一旁伺候著的張永回道:“王少詹事,王少詹事已過去了。”

    謝至笑著歎道:“怪不得一早沒見到殿下,原來授課的是王少詹事啊,反正也沒其他事了,某便去文華殿了。”

    張永扯著燦爛的笑容,回道:“好,咱家還等著從謝伴讀身上掙些銀子回來。”

    謝至嗬嗬一笑,道:“張公公於某幫助甚多,為了張公公,某也得盡力不是?”

    謝至在剛到東宮的時候,也得虧張永通風報信,不然的話,就得被劉瑾害慘了。

    張永也得虧謝至在朱厚照麵前美言才能在東宮嶄露頭角,不然就憑他在東宮的資曆,永遠都會被劉瑾壓得死死的。

    一來二去的,謝至和張永有了合作關係,也自然有了利益關係,相處起來自然也就融洽很多了。

    很關鍵的一點,張永私心不少,卻也還是有些良心的。

    謝至從東宮出來後,便直奔文華殿而去。

    在到文華殿的時候,考生還未進來。

    鄉試和會試的時候,一遍遍核驗,都嚴格的很,更別說是需要進入宮中的殿試了。

    除了要核查這些考生的身份屬實之外,以及有無夾帶之外,還要嚴格篩查是否攜帶武器。

    畢竟殿試之時皇帝也是要出現的,總得得確保皇帝的安全不是。

    謝至拿了文牒,提著考籃在差役一遍遍核驗之下才終於進入了殿中。

    進入殿中後,謝至在一排桌案前轉了幾圈,才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考座。

    這考座正對著前方弘治皇帝的禦案。

    這樣的座位正對著皇帝,一舉一動都在可率先被皇帝看在眼裏,雖然能入了皇帝的眼,恐沒有幾人是願意坐在這裏的。

    一整天都有人注視著,還怎麽愉快的答題?

    雖說謝至與弘治皇帝也算熟悉了,坐在這裏答題雖也談不上緊張,可這位置未免也太過閑言顯眼了些。

    他答題過後,想放鬆一下也不那麽容易了。

    謝至雖有不情願,但也不得不坐了下去。

    在謝至坐下不久,外麵才有了腳步之聲,排列整齊的考生從外麵魚貫而入。

    這些考生自是不敢過分造次,進入殿中,規規矩矩的找了自己的位置坐下,連個眼神都不敢四處亂飄。

    在這些考生坐下不過片刻的時間,弘治皇帝便已到了。

    在弘治皇帝走至前方禦案之前坐下後,蕭敬便扯著嗓子喊道:“眾貢生行禮麵見陛下。”

    這些士子謝至外,就場中的王守仁都是第一次見弘治皇帝的吧?

    早在弘治皇帝進來的時候,有不少人便已經開始緊張了。

    在蕭敬之言後,一眾考生的行禮並不是那般整齊。

    弘治皇帝倒是不計較,也不苛責,麵色和氣,笑著道:“不必多禮,爾等能於此處參加殿試,可見皆是我大明棟梁之才,往後定當也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今日殿試爾等需用心去考便是,行了,開始點名吧。”

    弘治皇帝一聲令下,蕭敬端著花名冊開始了點名。

    其實,早在這些考生在進來的時候,身份便已經核驗的極為清楚了。

    現在再做點名,其目的也是為了讓皇帝對這些考生做一下認識罷了。

    也算是給這些考生一個在皇帝麵前露臉的機會。

    差不多一炷香之後,點名才完成。

    在點名之後,也沒再做任何耽擱,弘治皇帝直接又下達了第二項指令,道:“散卷吧。”

    此次負責主考的乃是王鏊。

    聽弘治皇帝指令後,王鏊拱手回道:“遵旨。”

    隨之,才吩咐其餘考官道:“散卷吧。”

    謝至坐於中間位置,自是率先拿到考題的。

    “何以興國。”

    這個策論與會試時的遙相呼應,會試之時的那個是問當今朝廷所存在的弊端,這個便問到了怎麽解決這些問題了。

    謝至感覺這題目就是給他出的,上次他的那番回答能夠高中會元,那便說明,上層的那些文臣以及弘治皇帝對他的那些想法都是讚成。

    這次,他隻需把他的那個回答加精一些便是。

    在所有考生手中都拿到策論後,才有考官沿著座位分發宣紙了。

    謝至第一個拿到的,自然也是第一個動筆的。

    在考官分發完成所有考生的宣紙後,謝至大概已書寫了二三百字。

    在策論中,他第一次在官麵之上提及了,以一縣富一國的想法,在一縣之中找到能富百姓的思路,然後帶動一國百姓的富裕。

    一國百姓富裕了,自然也就是朝廷的富裕。

    這策論並非隻有弘治皇帝一人能看到,所以一些深層次的東西,所以謝至也隻能簡單介紹一下罷了。

    就現在朝廷存在的這些問題,弘治皇帝不可能不知曉。

    謝至現在即便大談特談的說出來,那也得弘治皇帝有這個魄力去改變。

    再說了,若是不做任何鋪墊就做改變,對大明來說無異於是在傷筋動骨。

    不說讓大明更為強大了,就是現在的這種繁榮恐也很難保證了吧。

    這次的策論,謝至並未再洋洋灑灑的寫一大篇。

    隻是把自己想法簡單介紹了一下。

    這次的這篇策論對謝至來說簡單的很,對其他的考生卻並非那般容易了。

    這些考生寒窗苦讀了那麽多年,都是在背書了,若問四書五經上麵的內容,他們或許還能夠回答,可若論這些需要變通的問題,對他們來講便頗為為難了,

    其實,想做個好官,豈能是簡單背誦幾本書就能辦到的。

    本來,殿試是要考一整天的,謝至隻用半個時辰便把自己想法躍然於紙上。

    謝至才落筆,弘治皇帝便起身走至了他身邊。

    謝至在奮筆疾書之際便感覺有人盯著他,他才落筆,弘治皇帝便起身走了過來,若說這個人不是弘治皇帝,打死他都不信。

    弘治皇帝走至謝至身邊,也沒多言,直接拿起謝至所寫策論。

    片刻之後,才放了回去。

    之後,便重新又走至了禦案之前坐了下去。

    謝至的策論完成了,這下隻能與一直盯著他的弘治皇帝大眼瞪小眼了。

    當著弘治皇帝的麵,謝至也得注意些形象不是,雖不說坐的端正了,卻也不敢太過放肆。

    策論考一整日,期間會有宦官拿著饅頭,每人配發兩個。

    謝至無聊坐在自己座位之上,終於等到了饅頭的配發。

    其他考生,一手抓著筆,另一隻手往嘴裏送饅頭。

    而謝至卻是一口一口掰著往嘴裏送。

    現在也就隻能用這個事情打發時間了,不然幹坐在那裏是會很無聊的。

    看來很有必要給弘治皇帝提個意見,有本事提前完成策論的,還是應該讓人家早些回去的。

    不然的話,一整日坐在這裏,這不是瞎耽誤功夫嗎?

    謝至吃著饅頭,又時不時瞧著外麵的太陽。

    終於在他兩個饅頭快要吃完的時候,那太陽變得有些昏黃了

    這是太陽將要下山的顯著標誌。

    看來,殿試的結束也是有希望了。

    又等了那麽大概半個時辰的功夫,時辰才終於到了。

    王鏊率先與弘治皇帝道:“陛下,時辰到了。”

    弘治皇帝也沒多言,道:“收吧。”

    弘治皇帝允許後,有考官按照順序很快收了所有考生的策論。

    在策論收起後,弘治皇帝率先離開,之後一眾考生便也開始陸續離開文華殿。

    謝至也不需要出宮,所以他也不著急。

    在所有考生離開的時候,他一直坐在自己位置上。

    王守仁轉了幾圈,走至謝至身邊道:“唐寅,徐經答應了。”

    丟下這句話也沒等謝至回應,王守仁便隨著考生匆匆離開了文華殿。

    這也不是酒肆,能把這個消息傳過來也已經是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