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土豆、紅薯、玉米?

字數:2874   加入書籤

A+A-




    “哦對了,子布。”

    袁桓把張昭喊住:“之前你跟我提的北方種糧事宜,我仔細的考慮過了,咱們的模式其實還是可以用的,不過要稍坐調整。”

    民以食為天!

    自從袁桓開始屯田以後,曹操、袁紹、陶謙,甚至是劉表、劉璋、李傕等人,全部開始屯田,而且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至少袁紹庫房裏的糧草,足夠他的大軍吃上兩年,這還是在一份田賦不收的情況下,如果加上稅收收入,足以吃上數年之久。

    但是......

    可即便是這樣,袁桓的糧食總量依舊是遙遙領先各個諸侯,歸根到底便是糧食種子超級水稻的原因,畝產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可以養活全國的人類。

    隻有解決了全國範圍內溫飽問題,才能逐漸像壽春一樣,開始尋求精神文化上的追求,搞個教育也好,搞個文化產業也罷,人們才能去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

    理想是很好的,張昭等人也全力在為此而拚搏,但南北方的土質、氣候、文水條件是兩個不同的極端,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便是這個道理。

    超級水稻若是放在豫州局部、兗州大部,以及大伍等處,就完全施行不開,因為那裏的土質條件及氣候條件,不適合水稻的種植。

    這一點可是把張昭愁壞了,手下的一大批糧官各個犯難,開荒基本上全部開完了,該種水稻的種上了水稻,該種粟(小麥)的種上了粟。

    但還是有很大一片土地荒蕪,既不適合種水稻,也不適合種小麥,該怎麽辦?沒有人知道辦法,張昭不得已才將此事告知了袁桓。

    作為一個有係統的男人,袁桓對此表示完全沒有半點壓力,他立刻在係統中購買了各種耐旱的植物,甚至某些從海外流傳進來的東西,也被他提前吸引進來了。

    有了種子自然是不夠的,還要有科學的種植方法,袁桓一口氣買了數百本關於種植方麵的書籍,通過係統的優化功能,將其全部優化成這個時代人能看得懂的東西。

    張昭眼神當即放亮:“主公,這是......”

    袁桓氣定神閑地道:“哦,這是些抗旱的種子,我已經命人給你歸類完成,每一個布袋上寫著它們的名字,還有一些書籍,你派你麾下的糧官趕緊衙門學習,一定要在大伍全境解放之前,把它專研吃透,等大開荒結束以後,將其播種,保證民生。”

    張昭拾起一本書籍,稍稍有些目瞪口呆:“馬鈴薯?紅薯?玉米......主公這些東西,全都是耐旱的作物?我怎麽從來沒有聽過?”

    袁桓早已經準備好了說詞:“你自然是沒有聽過,因為很簡單,這些東西全部都是我隨便命名的,簡單,嗯,主要是好記!”

    張昭仍舊是一臉懵逼的樣子:“可是主公,這......這些東西......到底是怎麽來的呢?”

    袁桓長籲口氣:“子布,你不知道嘛?其實曹操、袁紹也在針對北方糧食少的問題範疇,他們一直致力於尋找能吃的一些東西,這些都是從他們那裏搜查出來的。”

    袁桓直接將屎盆子扣在曹操袁紹頭上,不論是動機還是結果,都是合乎情理的,張昭即便是再怎麽懷疑,他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也隻能去接受,畢竟這種事情在袁桓身上經常出現,他已經習以為常了。

    “主公放心,在下立刻便派人學習種植之道。”張昭欠身一禮。

    “嗯!這隻是咱們的第一步戰略,北方要想真正擺脫糧食的困擾,還需要咱們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

    袁桓繼續向張昭灌輸某些思想:“其實南北方的氣候不同,導致種植的東西不同,咱們倒是可以通過人工的作為,來刻意延緩某些適合種植的季節。”

    張昭不由得倒吸口涼氣,那表情像是在說,神特麽還有這種操作?

    袁桓則繼續解釋,他從宏觀上,把氣候土質等因素說出來,表達了溫度、水分在影響氣候條件上的概念後,又從具體情況對比分析,將大棚種植蔬菜瓜果,延長北方種植措施的觀念灌輸給他!

    張昭起初是完全不理解的,但是逐漸的,袁桓通過大量事實的作證,一點點將觀念灌輸給張昭,至少目前為止,讓張昭有了一定的接受的可能!

    袁桓累個半死,長籲口氣:“子布,不管怎麽說,這一點還是有可能的,既然有可能,咱們便可以先行試驗一番,尋找一個北方試驗基地,把大棚種植進行試點,如果成功,則大規模向農戶推廣,如果沒有成功,咱們再慢慢改進,總有一天是會成功的。

    除此之外,咱們還可以種各種果樹嘛,蘋果、棗、石榴等等,完全可以豐富老百姓生活所需,隻有食物豐富了,老百姓選擇也才能多起來。”

    張昭同樣長籲口氣,點點頭道:“對!正如主公所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咱們可以小規模的試驗一番,如果成功再大規模推廣,這個在下同意。”

    “子布放心,一定會成功的!”袁桓極其肯定的道。

    “但願如此。”張昭輕聲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