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太子評價十四阿哥
字數:2892 加入書籤
而這個郭大人對著這個人說道:“這事兒交給八阿哥,九阿哥他們辦,他們肯定不會這樣的吧,八阿哥向來處事圓滑,為人謙和,難得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這片苦心啊,揚州那些官員都是貪汙腐敗極其嚴重的人,他們一邊從國庫裏掏銀子,一邊卻把這些銀子用到自己身上,所以說要我說來還是參的好。
而在他們的後麵也陸陸續續來了很多官員都準備著接見皇上,與皇帝說一些事情,而這兩位大人的討論,他們當然也看在了眼裏,記在心裏,也有了各自的評判標準。
當然是誰也不知道這些臣子會在皇帝麵前說什麽,畢竟這些大臣他們有多少心裏一套背後一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保護自己,所以最終的結果誰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所談論的可能是他們的真實想法,可是到了後麵在皇帝麵前說什麽,就是誰也不知道的。
而此時他們身後的一個官員聽到了這兩個人談話,她對這個話表示十分同意,於是他對著這個兩個人說道:“對,你們兩個人說的對。”
然後他又接著說:“佟中堂說得十分對,現在當考官的要收孝廉的錢,而在這軍營裏的人卻要在軍餉裏撈錢,這大清的江山,也真得十四阿哥,這樣的人痛加震動不可。
旁邊的一個官員點了點頭,然後他一臉淡笑著對著這個官員說道:“對呀,就是需要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這樣秉公執法的人才,能夠對著大清的江山有用處,要都是像八阿哥九阿哥那樣的人,這樣太溫和了,對這些人也起不到警惕的作用,那麽最終也會讓這大清的江山蛀蟲十分的多。
“而且我聽說這十四阿哥所到之處,已經有了民間的歌謠來稱讚他,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十四阿哥叫回話。”
而此時,皇帝和他身後的太子也出現在了眾位百官之前,然後,康熙拄著一個拐杖,穿著比較日常的服飾,在太監的攙扶下走了出來,並且接上了這個官員的話,“還有一句叫做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十四爺要回京。”
這個時候,這些人都聽到了皇帝的話,然後他們轉過頭來,對著康熙說:“皇上,微臣叩見皇上。”隨後他們又直接行了跪拜禮。
而此時康熙又接了他們這兩人的話,“這童謠倒是完全不一樣,民間好像都是在誇十四阿哥的,可是傳到鄭的耳朵裏的,都是在說這是十四阿哥不好呢。
然後康熙皇帝又指著旁邊的李德全說:“李德全給各位大臣上茶。
李德全原本上次就接受過十四阿哥的恩惠,在一定意義上它也屬於偏向於十四阿哥那邊的人,他聽到了皇帝的這句話,皺起了眉頭,然後他聽到了康熙皇帝的命令,然後對著康熙皇帝說:“好的,奴才知道了,奴才這就去。
而這時,康熙在太子攙扶之下,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坐到了旁邊的正位上,其實百官也可以看得出來,康熙這幾日身體是十分不好的,一來因為康熙也是年紀大了,而來著,近日來國事繁忙,所以康熙也是力不從心。
其實官員們暗地裏都有自己所屬意的阿哥,可是現在太子已經被確立,可是這朝廷中的百官都知道,這太子其實是廢物一個,什麽事兒都幫不上,所以他們心裏其實更傾向於其他幾位皇子。
而在這些大臣之中,八阿哥的呼聲尤為高,因為八阿哥平時處事圓滑打點好了一切,所以站在他身邊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四阿哥也有幾個,但是比起八阿哥來說也是小菜一碟。
最近新興起的一個就是穿越過來的是十四阿哥,原本他在朝堂說的一番話,就讓幾位大臣十分的震撼,隻是他在江南揚州那邊震災所做出的事情傳回京城,更是讓各位大臣十分的佩服。
十四阿哥年紀輕輕才年滿19歲,卻有這等的氣度與做這事的能力,而他所做的事情在揚州一帶,被萬民稱讚,所以有好多大臣,實際上心裏也是十分主十四阿哥的,可是他們也知道十四阿哥是一個從來不攀黨營私的人,所以他們在心裏其實對十四阿哥更加看重的。
而此時,康熙皇帝坐到旁邊之後,又笑著對他下麵的所器重的大臣說道:“你們這是各有各的說法,有的人說十四阿哥到了江南一帶,並沒有做出什麽事情,並且縱容災民鬧事,逼迫鹽商捐款,搞得民生怨廢。
“而到你們這裏所聽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百姓人人誇讚十四阿哥,可是我這裏卻有一份奏折,說是十四阿哥沒有經過朝廷同意,就罷免了車銘的官職,這是其一不合理,其二,不合理的就是,他縱容災民進入京城之中,並且,沒有約束災民,所以災民聲勢很是厲害。
“這其三,就是這些鹽商原本是偶有錢財的普通人,可是卻被十四阿哥逼迫者捐了錢,所以導致這些人都十分的憤懣,而這兩種不同的說法朕都聽到了,而今日召集這三位大臣來上書房,正想聽聽你們的建議。
然後康熙皇帝將手裏的奏折一扔,然後對著太子說道:“那麽就一個一個來吧,太子,你先說,你對這個說法有什麽樣的看法?
太子雖然想說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但最終沒有成,但是此次上報的的那些大臣與官員,用腦子想想都可以知道是八阿哥那邊的人,自己若是此時說十三阿哥十四阿哥有罪,那麽自己不就幫助了八阿哥嗎?
“更何況這是老十四,他才年紀輕輕,根本對自己構不成危險,再者說來,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關係什麽的都很好,倘若自己這次說錯了話,連累了十三阿哥,那麽說不準四阿哥不會站到了自己這一邊。
於是太子想了想,然後對著皇帝說道:“兒臣認為十三阿哥十四阿哥辦事辦得是十分好的,皇阿瑪現在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一些怨言,其實都可以看得出來,都是一些官員在肆意的渲染。皇阿瑪經常告訴兒臣,倘若要知道這一個官員當的好不好?那麽最重要的是要看他的百姓們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