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父子交心
字數:5102 加入書籤
泰來宮中,一位身著杏黃色便袍、頭發略顯花白的老者正坐在桌前喝茶。表麵看似極為悠然,但若是透過那深邃的目光仔細洞察的話,卻不難看出其心中此刻所藏著淡淡憂愁。
“世民,你來了?”聽到由遠及近的腳步聲,老者隨手將翠玉茶盞放到了桌上,凝色問道。
“是,父皇。”稍頃,待來到李淵的麵前,李世民躬身施禮,恭順答道。
李淵站起身來,雙眼盯視著李世民。沉默須臾,方才又說道
“我聽他們說你又去安泰殿拜祭子書將軍了?”
“是。”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說道,“今日乃是子書賢弟二十七歲的生辰,朕必須得去。”
他的聲音雖然不高,但效果卻極其巨大。李淵身子猛然一抖,臉上的表情瞬間緊繃起來。
子書江遠的身份在整座宮中都極為特殊,素來是李淵心中的禁忌。作為臣子,他以忠心耿耿著稱,深得李氏家族及滿朝文武的青睞。但作為女婿,他卻又極為寡情。
雖說當年堂庭台上,並非是他有意害死藝如郡主。然而,畢竟身懷有孕的妻子最後卻因為救他而死。更何況,玄武門之變中,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亦是亡故在他的手中。僅憑這兩點,便無法獲得李淵的饒恕。
不過,眼下最令李淵憤懣的卻是李世民的態度。盡管表麵上低眉順目,但透過其的眼神,他仍看出了那無法更改的決絕。就仿若是一座塵封的死火山,隻要地麵稍有變動,就有爆發的危險。
“世民,你真的不能釋懷當年的事情嗎?”默了一默,李淵緩言勸說道,“雖說建成與元吉不顧手足之情加害於你,但他們畢竟已經受到了懲罰。你又為何不能打開心結呢?”
李世民的唇邊泛起了一絲冷笑“心結?父皇此言差矣,朕並沒有心結。若是說起來,朕還要多謝大哥同四弟,若非他們,朕如今仍在迷中,又怎會堪破此間的是是非非?”
李淵聽到這話,心中頓時一沉。與此同時,臉上則露出了錯愕的表情。他實在想不到,自己曾經最聽話的兒子如今竟然變得這般冷絕。看來確是世事無常。
“世民,你千萬莫要這般言說。無論如何,你等三人皆是一奶同胞。雖說命運弄人,方才有了今日的骨肉分離。但現今畢竟過去了這麽久,該放還應放下才是。”他苦口婆心的勸道。
倘若李淵不說這話還好,此話一出,宛如一根鋒利的針直刺到了李世民的心中。
他生性良善,曾經最希望的便是能夠手足情深,共同盡心竭力的輔佐大唐江山社稷。可到頭來,這美好的希望卻變成了最為響亮的巴掌,狠狠的將他打醒。如今,在經曆了種種風雲無常之後,他早已被磨礪得心硬如鐵。無論父親的言辭如何懇切,他都不會再動容分毫。
在一陣狂笑之後,李世民痛心疾首的說道
“父皇,你說得沒錯,朕與建成、元吉確是一奶同胞,無論多麽不想承認,但這卻也都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朕今日在父皇麵前也說句掏心的話,倘若可以選擇,永生永世都不想與這兩個狼子野心之人做兄弟。我之所以不殺鄭氏母子,是因為當初她雖身為太子妃,卻能夠曉得大義,在生死關頭背叛了兄長,站到了朕的這邊。這份情,朕永生永世都難以報答。”
李淵聽到這裏,神情頓時變得複雜。滿朝文武全都知道,鄭氏與太子建成是一對天造地設的恩愛佳侶。作為父親,一直以來,身為長媳的鄭氏在他心中都極為懂事。雖說世民寬仁,可他卻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中途竟會生出這般的變故。
“世民,你是說,鄭氏也被卷入了玄武門之變的風波?”遲疑片刻,李淵略顯猶豫的問道。
“是。”李世民直言不諱的說道。
李淵隻覺得身子極度癱軟,實在無法站住。他頹然的坐在了椅子上,低垂著頭,再也沒有半分力氣。
常言道,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乃是人間極苦。卻沒想到玄武門之變竟是早有預見的修羅場,除了他不曾身在其中,其他人均被卷入了進去。
李世民直視著李淵,他自然知道父親此刻的心中所想,不覺一陣心酸。
回想三年前,父親是那般的英武絕倫。雖說他們兄弟三人雖然早已麵和心不合,但至少還可以讓父親體會到難得的天倫之樂。可現在,不過是過去了短短的一段時間,父親卻變得如此老邁,當年的影子再也不複存在。
想到這裏,李世民的語氣緩和了下來。
“父皇,您放心,朕向您保證一定會讓大唐江山長治久安,永遠都不會再有風雲殺戮。您一定要好好的活著,看朕如何實現這諾言。至於芷風郡主,她既是朕同父異母的妹妹,那朕也必將會好好善待,絕不會讓她受到任何傷害。”
說罷,他又深深的看了李淵一眼,沉默的轉身向殿外走去。
正當李世民的腳即將踏出殿門的一刹那,隻聽李淵突然在身後說道
“世民,芷風是你的親妹妹,你可千萬要好好待他。父皇求你了!”
這聲音甚是絕望,其中則夾雜著濃濃的哀怨。
李世民驀地收住了腳步,卻仍是背對著父親。與其說是冷傲,不如說是刻意的回避,他此刻實在無法麵對父親那張愁容滿麵的臉。
躊躇須臾,李世民點了點頭,繼而抬腳走了出去。
李淵踉蹌著站起身來,快步來到門口。在他的注視下,李世民的背影越走越遠,直至最終消失在了前方。
呆立片刻,李淵轉過身來,任憑淚水肆意的在臉上滑過
長安城外郊區,唐朝軍隊正魚貫而行疾步向城中方向走去。馬車上,身著便服的單卓坤、尉遲寶林和李元昌兄妹挨坐在一起,相談甚歡。
“哎,咱們現在應該離長安不遠了吧?”單卓坤邊用手撩著窗簾,興致勃勃和李元昌一同將頭探到窗外,邊向對方好奇的探問道。
“不遠了,也就還有八十多裏地。今晚再在外麵歇上一夜,明天午前管保能到。”不等李元昌開口,坐在單卓坤身後的尉遲寶林便接口道。
“哈,是嗎?”單卓坤轉頭看著尉遲寶林,憧憬的說道,“等到了長安,哥一定要好好嚐嚐你們最正宗的油潑辣子bia
g bia
g麵和羊肉泡饃。”
他雖然沒有來過西安,但卻對那裏的美食向往已久。人們常說,陝西的婆姨是最會做麵食的,而那恰恰又是他的最愛。如今雖說是到了千年前,但想必這滋味也不會太差。
單卓坤原以為依照尉遲寶林的性格,定然又是一陣小得瑟。可誰知其卻隻是狐疑的看了一眼李元昌,隨後又滿頭霧水的看向了自己。
“上仙,何為bia
g bia
g麵?”尉遲寶林不知所雲的問道。
嗯?
難不成這千年前的吃法和後來也有那麽大的不同?
單卓坤在心裏暗想道。
“沒有bia
g bia
g 麵也沒有關係,你們總該有褲帶麵、鋪蓋麵吧?”他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這次,不僅是尉遲寶林,就連李元昌也加入到了搖頭大軍的行列。
“確是從未聽說過這些,不過我們這裏有胡餅,也是極好吃的。”李元昌介紹道,“長安乃是中原富庶之地,我朝天子又極為英明,自然是四海升平、八方齊賀,而那從胡人處引來的胡餅亦是極為好吃的,上仙不妨吃吃看。”
單卓坤聽他這樣說,頓時來了興致。雖說這胡餅可能幹巴巴的,並沒有那麽好吃。但最起碼極大的滿足了他的獵奇心理,勾起了強烈的食欲。
“好,那就這樣愉快的決定了,等到了長安,咱們一同去吃。”
單卓坤用舌頭舔了舔嘴唇,略顯貪婪的說道。
“對了,還有那聽濤館也是要去的。”尉遲寶林看著李元昌似笑非笑的說道。
“聽濤館?”李芷風忍不住插嘴道,“那是何處?”
李元昌聽到妹妹這般詢問,臉上不覺掠上了兩團紅暈。他憤憤的瞪視了一眼尉遲寶林,示意對方不要再說下去。
然而,尉遲寶林卻根本沒有看到他的動作,仍笑著說道“因為那裏有漢王最想見到的人,自然是要去的了。”
“閉嘴!”李元昌見他竟然出賣了自己的秘密,頓時忍無可忍,惱羞成怒的說道。
單卓坤和李芷風見狀,心知其定是害羞。便也就不再繼續說下去,隻是對視一笑。
馬兒疾馳,車廂晃動,一路向前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