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政務
字數:1551 加入書籤
要說遼東,還有一樣,支援很多,那就是人才和種子,還有牲口。
種子已經收起來,等開春之後,進行種植,至於牲口,則需要開春以後,再運送過去,這是避免冬季送過去得不到好的照料。
至於人才,就是多方麵的,包括種地的農場主,牧民;規劃過村莊,牧場的人才,還有精通水果種植,家禽飼養的人員。
各地官員接到第一個命令就是恢複民生,盡力安置百姓,安穩度過冬季;而第二個命令就是統計轄區的礦藏,糧食產出如何?水資源如何?還有那些平時沒有注意的野生食物,藥材。
整合人力,整合資源,是大力發展的第一步,這是後世走出來的一條道路,尤其是在這個機械不發達的時代,非常有必要。
鄒羽很慶幸,現在手中有兩個這種頂尖的人才,在與鄒羽暢談幾天之後。閻立德,閻立本兩兄弟,終於心甘情願的答應繼續出任匠作監的大匠和少匠。
這是因為他們見識了遼東的戰甲和武器,對於合金說法非常感興趣,還有鄒羽提出的許多新的理念,例如如何不用牲口來帶動各種器械,最主要的是如何利用自然之力。
閻立德前去遼東,尋找地方,建立大型水車,一來是用來澆灌,二來是用來采礦,鍛造。
水車是早就有的,隻是民間力量弱小,有的地方沒有技術,有的地方不適合安放,有的地方是兩則都不具備,這次將由匠作監出麵,根據地方的水資源,修建水渠,製作,安放水車,用於澆灌田地。
這事遼東因為技術力量薄弱,需要閻立德親自帶人前去,中原這邊,有匠作監部分工匠,分頭前去各地就可以了。
組織百姓幹活,分給他們的衣物,糧食,就不在是施舍,而是他們努力掙的,這樣一來既解決了百姓的生計,又辦好了事情,關鍵是還不會養成百姓的惰性,不至於一遇到困難,就想著依靠救濟。
一車一車的糧食,從永豐倉起出,運往各地,大量的百姓,從家裏走出來,參加官府組織的修建工作;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官府為百姓大規模修建便民工程,而且還為百姓提供夥食,自然讓處於農閑季節的百姓,趨之若鶩,畢竟一天三頓飯,在百姓家庭,是非常奢侈了,尤其是冬季。
薛延陀內遷,帶來了三千多頭耕牛,鄒羽用羊毛衣服換了兩千,因為年後薛延陀也將重新建立圈養牧場,集中種植土地,不過他們留一千頭牛已經足夠,畢竟牛不夠,駑馬也能耕地。
要說保暖,當然是少不了棉衣,而棉花經過多方打探,也終於找到。原來中原早已有棉,不過是一種野草棉,稱之為綿!用以填充被子,衣服,枕頭,都是普通百姓才會去野外采集的,保暖效果很差,因為它的沒有絲,也無法織布。
而鄒羽尋找的棉花,現在叫做白疊子,屬於一種觀賞植物,兩年一開花,棉花最早都是兩年一開花,後來種植時間長了,擇優選良,才慢慢變成一年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