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戰後
字數:3263 加入書籤
長安城裏如今除了世家還有幾個人,就隻有鄒羽的人馬,可以說空蕩蕩的,雞犬之聲都聽不到,猶如詭城。
占領關中,在藍田,五丈原,陳倉,街亭布兵,終於結束了這一次戰役。因為這是冬季,加上安民告示,逃散的百姓,最後還是回到了長安,隻不過經過這一次李淵的折騰,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而且親人走散的,也不在少數。
“做孽啊!”
感歎一下,鄒羽不得不為李淵擦屁股,讓人組織百姓幹活,對長安進行改建,畢竟以前的長安,並不適合鄒羽心中的規劃。
尤其是房屋建設,正好趁機會推到重來,其實這也花費不了多少事情,最主要還是要等到磚瓦燒製出來,因此目前隻是拆遷安置。
絕大部分都是木製,可以留下來做柴火,磚瓦留著,真正要運送出城的並不太多,加上長安空閑的百姓不少,因此整個長安城內,除了安置百姓那一片區域以及皇宮,其餘的地方被迅速推平。
長安這裏鄒羽並沒有停留太久,在接納了一幹世家之後,就回了洛陽。
中華曆867年,新年大朝會,可比以往,熱鬧許多,朝堂之上,滿滿當當的,坐了三百多個大臣,這還是因為許多人在外忙碌的緣故,至少軍中將領,在京城的不多。
朝廷上最讓人意外的,居然是在竇建德之後,恭賀鄒羽新年快樂的人,剛剛被鄒羽封為吳王的杜伏威。
許多人都不知道,杜伏威為何入朝了,其實這也是鄒羽引起的,王世充攻略江淮,打得杜伏威接連敗退,不得不聯合江都陳陵,攜手抵抗,即便如此,也實力大損。
還是因為鄒羽,李世民為了攻唐,忽悠著王世充北上,雖然讓杜伏威得到修養聲息的機會,不過也埋下禍根。
一直以來,輔公佑都有些不滿,他一個是不滿杜伏威甘願窩在江淮,沒了最開始的擴張之心;二來看看別人,都是稱王稱帝,杜伏威隻是自稱大總管,最後還是楊侗封了他一個楚王。上頭官職太小,下麵的人自然也就高不到哪裏去,這也是輔公佑不滿的原因。
最重要的一點,隨著杜伏威權力越大,最初一起起兵,並且幫助杜伏威的他,隻是一個手中沒有多少權力的二把手,這更讓他不滿了。
要知道杜伏威年輕時潦倒失意,也不經營謀生之業,家庭貧窮到不能養活自己,經常穿壁翻牆偷東西。與輔公祏是好友。輔公祏的姑姑家以牧羊為業,公祏多次偷羊來送給杜伏威,公祏的姑姑因此心有怨恨,於是告發了他們偷盜的事倩。郡縣緊急追捕他們,杜伏威與輔公祏一起逃命,聚集了一幫人組成強盜集團,他當時年僅十六歲。
一起逃難的好朋友,發達之後,自己反而不如外人,輔公佑就有一種被拋棄,被背叛的感覺。
“憑啥你能當老大,我就不能?”久而久之,這個怨念就在輔公佑心中爆發,正好杜伏威兵力受損。
輔公佑夥同好友左遊仙,趁杜伏威不備,發動了兵變,差一點就殺掉杜伏威,幸而杜伏威養子闞陵、王雄誕拚死相救,這才帶了百十人,逃了出來。
本意是想投江都陳陵,以圖報仇,但是陳陵如今就幾千精銳,守住江都都非常困難,被輔公佑收攏了人馬之後,又攻了下來,不得已幾人就北上投了鄒羽。
如今北方盡落大唐,他們除了鄒羽,也沒有其他人可投,當然,鄒羽並不在意他們是否真心投靠,欣然接受了,反正年後也打算攻略南方,如今還多了一個借口,豈不更好。
不但是江淮生變故,隴右一樣如此,薛仁杲戰死,因為他背水一戰的緣故,手下士卒,一個都沒有逃脫;薛舉本來就病重,這下好了,又急又氣,一命嗚呼!
薛舉死了不打緊,他的鄰居李軌,立即出兵撿便宜,占據了金城。
仆射郝璦,黃門侍郎褚亮,領著一千殘兵,來投了大唐。風雲變幻,鄒羽忙著,別人也沒有閑著,並沒有因為大唐的強大,所有人就選擇投降。
其實這也正常,就像一個人說某某力氣很大,但是具體大到那一種程度,不親眼所見,那是不知道自己又多大差距的。
鄒羽並不著急,即便是輔公佑,李軌在後麵撿便宜,或者說李淵父子進蜀中,他都不是太在意,從某些角度看來,這是好事。
李淵父子進入蜀中,他們又不是遊牧民族,進入蜀中,一樣會治理地方,反而因為地盤變小,會更加認真的治理。請人都要做的事情,讓敵人去做,豈不是更好。
如今更要緊的是打好根基,讓掌握的地盤發展起來。
“啟稟陛下!倭島送來新一批礦石,有銀礦萬斤,硫磺五萬斤!”等鄒羽封了有功之臣,李靖起身說道。
他這是早已和鄒羽商議過的,就是為了展示實力,讓新人更加了解大唐,也讓他們知道大唐的強大,從而更加踏實的辦事。
“遠征倭島,這一年,已經為朝廷獲得價值千萬貫的財物,礦石,功勞不可謂之不大,傳旨!加封徐世績為刑國公,原倭島之本州島,改名茂公島!
加封執失思力,契苾何力,金庾信,楊萬春為石見,銀川,奈良,合川縣伯,著匠作監分別以鋼鐵,青石刻碑立傳,樹立倭島之上,彰顯其功績。”鄒羽微笑著點點頭朗聲道。
鄒羽話一出口,可以說激起了千層浪,頓時讓大殿的人驚訝不已,尤其是武將,更是兩眼放光的看向上麵的鄒羽,有的人都恨不得立即請令,遠征它出。
什麽叫名傳千古!這就是名傳千古,史書記載那是必然的,但是史書隻有極少部分人能看到,甚至失傳,這也是正常的事情,就像秦漢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記得,了解!
就連秦皇漢武的事情,都隻了解隻言片語,更別提普通人了,好的有那麽一兩句話,差一點名字出現,但是具體是什麽樣子的,做了什麽,後人都不知道。
這刻碑立傳,還加上一個小國的地盤,改成了名字,也就是說,日後別人一提這裏,就知道是怎麽回事,完完全全傳唱千古的事情,沒有人不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