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 辭職

字數:4342   加入書籤

A+A-


    &esp;李玉是一名留學生。

    &esp;疫情初期他參加了校友會援助活動,親眼目睹師兄師姐們用盡一切辦法打通海關,把一箱子一箱子的口罩、防護物資裝上包機,送回天河。

    &esp;講真,他在這段時間也盡了全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河那麵的情況終於一點一點見好。

    &esp;而美國這邊就零星幾個病例,很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esp;他一點都不擔心新型肺炎病毒會在美國爆發。他所在的學校位於密歇根州,這裏的經濟在全美來看並不發達。

    &esp;可就是密歇根這種“窮”地方,醫院一樣狂拽炫酷吊炸天。

    &esp;密歇根亨利·福特醫療集團包括密歇根大學附屬醫院,無論哪一個在世界醫療係統裏說出來都赫赫有名,排名雖然進不去前十,但前五十總是有的。

    &esp;就是這麽一個鏽跡斑斑的州,醫療水平也要比天河高出無數的檔次,這是不能不承認的現實。

    &esp;醫院的名頭不算,各種物資也相當充足。

    &esp;呼吸機、ecmo、負壓病房之類絕對數量都有數量級的差距,更不要提人均了。密歇根州的人數和天河市差不多,但地域麵積更大,人口密度天差地別。

    &esp;所以李玉相信就算是美國也有新型肺炎病毒流行,也不會有任何問題。轉瞬之間就能撲滅,不存在一點播散的可能性。

    &esp;無論軟硬件條件,破敗的密歇根州都要比天河市強無數倍,根本沒有比較的必要。

    &esp;當然,這些家醫院也有缺點,那就是看病貴、而且慢。

    &esp;貴有貴的好處,隻要能花得起錢,醫院的服務是真心周道。

    &esp;每次當李玉看到國內報道,提倡服務的時候,他都會訕笑,心裏鄙夷那些不著調的醫院院長們。

    &esp;就你們那也叫服務?

    &esp;看著幾毛錢的號,還想有做夢呢吧。

    &esp;光空嘴喊著服務,這世界上哪有不要錢的服務?那些院長們比資本家還不要臉。

    &esp;李玉清楚美國醫療服務跟律師服務差不多,是給富人服務的。

    &esp;關鍵是美國醫療壟斷,有行業公會。

    &esp;美國醫學會擁有30萬會員,限製醫療規模來塑造勞動力供不應求的局麵,從而維持醫生的高薪地位。

    &esp;這些在國內能行?隻有壟斷才有高價,才能把一個階層提升。李玉覺得他們特別不靠譜,難怪國內醫療界的年輕才俊死了活了都要來美國上班。

    &esp;雖然心裏是這麽想,但畢竟每天都在看國內形勢,李玉不知不覺有一種緊張感和壓迫感。

    &esp;整個二月李玉都很淡定,他趁著囤了兩個星期的罐頭和水,趁囤槍“謠言”剛剛出現的時候,他給自己補充了一批子彈。

    &esp;之前大麵積采購、郵遞口罩回天河的時候有遺漏的幾袋口罩,正好當作備用物資。

    &esp;就算是新型肺炎病毒在密歇根州流行起來,李玉覺得自己也不用怕,哪怕形勢超出自己的預計,了不起在家蹲兩周,一切就會風平浪靜。

    &esp;然而,二月底、三月初,李玉開始疑惑。

    &esp;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這種疑惑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濃烈。

    &esp;密歇根州旁邊的幾個周都有確診患者存在,疫情地圖上呈包圍的態勢,可是密歇根州卻沒有相關報道。

    &esp;這不嚴謹,

    &esp;這不科學!

    &esp;因為天河的疫情,李玉研究了很多,算不上是專業人士,卻也比平時明白更多有關於疫情的邏輯。

    &esp;選舉拉力一個接著一個,都是成千上萬人的大聚集,在疫情當頭的時候,還聚集這麽多人,合適麽……

    &esp;況且無數的大聚集中,連一個感染患者都沒有?

    &esp;李玉覺得這劇本熱熱乎乎的,似曾相識,而且比天河還要嚴重。

    &esp;他很果斷的選擇了一個人少的時間段去超市再一次采購了一批物資進行囤積。

    &esp;進入商場後,他發現藥店和大型商場裏口罩的位置空空蕩蕩的,似乎在無聲無息的提醒著他有些事情正在發生。

    &esp;事情不對!

    &esp;李玉警醒的發現這一點。

    &esp;雖然大統領和cdc不斷洗腦式的告訴人們沒有任何問題,李玉很清楚的記得一頭金發的大統領都說過什麽。

    &esp;1月22日,他說:“我們完全控製住了這一切。隻有一個人從華夏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esp;2月2日,他說:“我們成功關閉了病毒從中國的進入通道。”

    &esp;2月10日,他說“:四月份當天氣變熱的時候,病毒自己就死了。病毒是一種流感而已。”

    &esp;諸如此類的消息,李玉並不信,但cdc的人也一直在為之背書。有些時候李玉都開始恍惚,那些簡單而樸素的常識真的都錯了?

    &esp;雖然腦海裏一直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但是他骨子裏華夏人的謹慎性格起到了作用,讓他囤積了足夠的食物、藥品、子彈。

    &esp;果然,李玉判斷的情況一點點變成了現實。

    &esp;選舉接力後的一天,爆出來密歇根州有兩名確診患者。

    &esp;當李玉按照國內的流程等待密切接觸者應該得到檢查、隔離的時候,奇怪的是他們什麽都沒做。

    &esp;和國內的親友、北美的師兄、師姐們聯係,李玉進一步確定了一點——疫情在北美爆發在所難免。

    &esp;有的師兄、師姐開始訂票,準備回國。

    &esp;雖然和他三觀裏的美國不一樣,科學這個詞似乎變了味道,但李玉還是再一次去采購、囤積了一批必須物資,以免到時候和那些從來不戴口罩的人擠在一起,恐慌性采購。

    &esp;做好了一切準備,李玉等待公司的通知。

    &esp;該死的公司竟然要求所有人去上班,而且不允許戴口罩!

    &esp;反智如此,李玉也很沒辦法。

    &esp;錢,很重要;但是,命更重要。

    &esp;李玉決定辭職。

    &esp;他戴著口罩、護目鏡,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去了一趟公司,遞交辭職申請。

    &esp;很多朋友勸說,想要說服李玉留下來。可是他明白,不戴口罩意味著什麽。

    &esp;在看怪物一樣的目光裏,他離開公司。

    &esp;這裏的天還是很藍,地廣人稀,一切看起來都那麽祥和。但李玉知道,大概率幾周之後就會變一副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