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回家
字數:1941 加入書籤
隨著考試周的結束,我也終於可以回家了。這是第一次一個人離家這麽遠、這麽久。雖然東北的烤肉、燒烤讓我想起來就垂涎欲滴,但此刻非常想念家鄉的糯米飯團、小籠包以及鹹豆漿,還有那美味無比的菜幹餅。
小時候家裏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吃菜幹餅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奢侈的享受。當一張熱乎乎的菜幹餅遞到我手上時,我不忍大口地咬下去,生怕它消失得太快。所以,我喜歡用拇指和食指小心地夾出餅麵上露出的肥肉丁兒和菜幹,然後放入口中細細嚼咽,雖然咽下的大多都是口水而已,但還是一副很享受的樣子。直到實在沒有可夾的時候,才敢開始小小地咬一口麵粉最多的那一角。即使很不情願,可要失去的還是要失去的……
長大了一些,有了些許可以自己支配的零錢,吃菜幹餅也不再是那麽困難的事了。我也不再那麽地“珍惜”了,接過就是大大的一口,肥而不膩的肥肉在菜幹的調味下析出甜甜的味道,和著肉油的麵粉中和了菜幹的鹹味,一陣咀嚼後,不等咽下,又大咬一口……當滿嘴溢滿了菜幹的香味才伸一伸脖子咽下。
上了高中,有了晚自習,雖說我並不喜歡吃宵夜,但常常抵不住菜幹餅的誘惑,不過它吸引我的不單單是味道了。每每天冷的時候,下了自習,已是9點。又由於我不喜歡快節奏,當我和同學菠蘿出校門的時候,校園已是很空蕩了。過了東橋,回家的路程一般就剩我自己了,雖然那時真的已經很晚,我也還是慢慢地騎著我的小折疊車,享受著緊張的一天後短暫的緩慢。到了電影院門口,有時會有小小的夜市。我也感到有點寒意,便在賣菜幹餅的攤上停下,要了兩個,順便在烤爐邊上作短暫的停歇。我看著老板熟練地揉麵和餡,再用擀麵杖一壓,然後貼在烤爐的內壁上,用火鉗撥一撥爐內的炭火(這時便可給錢了),菜幹餅因為很薄,所以一麵很快就熟了,老板用火鉗掀下夾住在火上將另一麵烤熟……離家也已不遠,所以我會拿到家才開始享受。因為是兩個,所以有一種吃三明治的感覺。又因為涼了一會兒,所以麵粉部分很有嚼勁,也不燙嘴。當然,我也是吃得很慢,慢慢地享受著美味,享受著餘下溫暖,享受著那份暫時的放鬆和緩慢的節奏。
等上了大學,這種美食竟然成了一種奢望,不過幸好不是永別。
由於是第一次回家,沒什麽經驗,大包小包塞了很多東西,唯獨沒有買特產。東北有三寶,人參鹿茸和大貂。我一個大學生,大貂肯定是買不起了,而且也不提倡。茶哈衝有很多人參,但是依照我的性格和閱曆很可能就買了一袋白蘿卜回家。雖然回家前學校裏也有同學在各個兜售,但我實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就作罷了。
那個時候茶哈衝到機場還沒有軌道交通,需要到市中心坐大巴或者打車去。鑒於自己行李那麽多,隻能花了冤枉錢。
經過將近三個小時的飛行,飛機降落在了機場。拿了行李,到了出站口,發現爸媽早已等在那裏。那個時刻我很激動,但根據習慣我是從來都不會正常表露我的心情的,在去停車場的路上,我看到,我爸真的老了,頭發雖然剃得很短,但白發還是不能被青絲掩蓋……在車上,我看到了我媽的手上多了很多的皺紋,皮膚也不再光亮,聽著活潑的侄子“叔叔,叔叔”地叫著,我真的看到,我媽老了。他們真的老了,可他們還在努力地讓我生活得更好,我瞬時感覺自己很對不起他們。
我們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在省城參加了家族聚餐。席間我自然是被提及最多的一位,算起來我是家族裏第一個正牌本科生,長輩們都對我寄予厚望,尤其是80歲的舅公一直對我豎拇指。孩子總是自家的好,我爸媽很驕傲地跟大家分享著關於我的往事。在他們心中,“聽話”、“用功”、“自覺”是我的標簽。他們講得越開心,我就越難受,我借口下了飛機有點耳鳴,沒有參與到他們的對話當中。我自顧自地吃飯,生怕我的表情出賣了自己。
回到闊別半年的家倍感親切,晚上我媽特意做了很多我以前愛吃的菜,我像半年每年吃過飯一樣狼吞虎咽,徹底光盤。飯後我扶著圓滾滾的肚子艱難地下了樓,打算看看半年來家鄉有什麽變化,我也特別想見見那些半年未見的高中同窗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