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體育節

字數:2967   加入書籤

A+A-


    隨著天氣轉暖,學校開始舉辦體育節。體育節期間有各種比賽,這也是我這個拍照的人最忙的時候了。凡是跟學院有關的比賽必須要有第一手的照片,報道也得第一時間在學院網站發布。

    首先是學院之間對決的籃球賽,大彪班長在隔壁班班長的邀請下也加入了學院籃球隊,代表學院製霸全校。球隊的教練是學院體育部的部長,我開始的時候還以為他是大三的學長,長得一副老成的樣子,等到了後來大二才發現他竟然還是部長。球賽的前幾場預賽都是在西區舉行,經過幾番苦戰,終於算是挺進了複賽。

    而複賽開始就得去東區跟晉級的學院硬剛了,理學院、計算機學院等等都是些出猛人的地方,更何況還有戰鬥數值成六角形的體育特招生、國防生。我們文學院這種青銅三選手完全是靠著外語學院、法學院等戰略合作夥伴不斷送人頭以及對於文學院首輪輪空的“照顧”,才勉強幹到了鑽石局。比賽開始了兩節,我們學院的首發們就被耍得滿場追球了。大彪班長從預賽開始一直作為替補,還沒有上場的機會。這次看到首發們已經體力不支,教練也有要換人的意思,他便脫了外套開始做熱身,準備拚盡全力為學院扳回一局。然而,氣喘籲籲的“主力們”趁著暫停休息了一會兒後堅持繼續上陣,算是展現自己不屈的精神了,絲毫沒有考慮正在積極備戰的大彪班長。這讓本已熱了身的大彪班長一下子從頭涼到了腳,他沒說什麽,隻是默默地回到替補席。大家都看得出來,這場比賽是文學院籃球隊能走到的最遠的地方了。即使是輸也應該讓所有隊員都能參與其中,不然邀請他們入隊幹什麽呢?可是其他人並不那麽想,在裁判的哨聲中,比賽結束了,文學院,慘敗!

    拍完合照後,大彪班長拿過比賽的籃球一個人在籃球架下玩起了投籃,幾次不中後,他狠狠地將球摔向一邊。隔壁班的班長看出了大彪班長的情緒,便邀著我們一起去“輪胎店”吃了烤串,也算是對大彪班長的賠罪吧。

    回寢室後,我跟新聞部的學姐對了對文稿,然後開始選比賽照片。雖然各種帥氣的動作都有,但是關於大彪班長的卻一張都沒有,因為他沒上過場。選到後來我也沒了興趣,於是便隨便挑了幾張放了上去,愛咋樣咋樣吧。

    學院與學院之間的對抗有,班級和班級之間的也有,其中就有拔河比賽。憑借著“先天”優勢,我們順利贏了中文係其他班,開始要跟其他係對抗了。然而其他係的班級裏男生相對較多,對於我們來說的沒什麽贏的希望。但是畢竟是團體活動,我們還是應該努力一下。正當我們還在寢室激烈地商量對策時,班級qq群來了一條女生宣布放棄參加比賽的決定。我弱小的世界觀崩塌了,難道連試都不試一下嗎?回想起高中運動會的時候,班裏女生參加二百米摔了跤,愣是爬起來堅持跑到終點。另一個女生跑四百米摔倒了,也是二話沒說爬起來接著跑。高中我們是文科班,也是女多男少,52個同學,12個男生,麵對反比例配置的理科班,我們何曾懼過?拔河即使被整串地拽倒在地上,我們也是仍然不肯放棄。現如今,唉……不過話又說回來,及時止損未嚐不是一種明智之舉,這個道理我也是要到很久以後才會明白。

    運動會是體育節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各個學院體育特長生的高光時刻。大一新生除了學習之外,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當觀眾。而像運動會這種學校級的活動,我們自然是必須要全員出席的了。為了展現學院風場,每人還發了折頁彩扇和手拍掌,在學校巡視組來時根據學姐的提示整齊地展示圖案。後來為了營造氣勢,學生會的部長們還從別的地方借來了兩個大鼓,每次有校領導模樣的人過來就死命地敲,我們也死命地搖著手拍掌。

    其實我們對於運動會那些跑啊跳啊什麽的根本沒興趣,吸引人自然是入場式時各個學院的美女了,尤其是那些在方陣前麵舉牌的院花們。當看到文學院院花出場時,老趙和大彪班長骨頭都快酥了,馬尾辮、鴨舌帽、明星臉,再加上超短裙、大白腿,我都看得直咽口水。而林爺和eric則被在我們前麵指揮我們動作的兩位學姐吸引,她們一襲運動短裙套裝,跳起操來動作活力四射,青春動人。她倆中間一個就是我熟悉的超姐,事後林爺幾次都跟我提到她,但最終也沒要她的聯係方式,所以我們林爺還是很專一的嘛。至於劉總,他嘴裏永遠隻有兩個字“還行。”

    除了這些正規的對抗,各個學校社團之間也會有一些比賽,我們戲劇團自然也不例外。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清晨,我收到了超姐的號召。而此時的我才剛剛跟老趙一起從網吧包完宿回寢室,正打算補一覺。我開始以為是戲劇團要排練節目了,讓我們去集合,便立刻趕到了東區。

    東區的大門口,其他團員都已經在那裏等候,我興致勃勃地上前打了招呼,好奇地問又要排練什麽節目了。誰知道他們告訴我是要參加兩人三足,跟別的社團pk。我瞬間有點害怕了,我這剛熬了夜,一會兒再劇烈運動會不會猝死啊?然而戲劇團本就是女多男少,再加上又是客場作戰,我要是再告假豈不是顯得太不講義氣了,畢竟超姐他們平時對我還挺照顧的。

    “兩人三足”隻是這個遊戲的叫法,比賽有分兩人製和十人製的。這遊戲說簡單不簡單,說難其實也不難,除了團隊的默契,技巧也很重要。兩人三足時,將綁在一起的那兩條叫做“雙”,沒有綁的叫“單”,兩個人的腿長要差不多,不然重心很容易偏離。然後就是兩個人一定要有對口號的條件反射,一旦錯了就意味著失敗。憑著默契和技巧,兩人製的比賽我們很容易就獲勝了。而接下來的十人製就比較困難了,我們戲劇團勉強湊出的十個人高矮胖瘦各個體型都有,除了兩邊的兩個人有分綁和不綁,中間的八個人腿都綁在一起,口號都沒法區分。情急之下,我們隻能用笨辦法,大家從左到右報數,然後在準備的時候單數的同學邁左腿,雙數的同學邁右腿,開始後所有人開始邁後麵的腿。

    一聲哨響,我們一二一地開始向前衝刺。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跑得很流暢,很快就到了半場,然而之後就出現了意外。為了獲得勝利,大家都鉚足勁兒地往前跑,一頭向我們這種個矮腿短的同學很快就跟不上另一頭人高馬大的同學。隨著差距越來越大一條平行直線變成了斜線,然後斷成幾個線段,分散在操場上。第二次我們調整了隊伍,降低了速度,這回隻斷成兩斷。最後,我們為了能夠完成比賽,隻能將“一二一二一二”改成了“一!”“二!”“一!”“二!”,然後在快接近終點的時候才開始提速。

    幸好,那天的比賽隻有上午兩個小時,我還能趕回去補覺,不然我真怕自己倒在東區的操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