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二 得有輛車

字數:275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失敗秘籍 !
    為了上班不遲到,我每日都得起得格外早。洗漱完畢後得花將近15分鍾的時間走到公交車站台,然後就等看自己的運氣。運氣好的時候我能夠在五分鍾之內就等到一輛公交車,但情況往往是不管我是提早幾分鍾還是延遲幾分鍾,這公交車總是在我還在馬路對麵的時候就已經上下客完畢,開始起步離開公交車站。
    清晨的公交車裏麵坐滿了老頭老太太。憑著老年卡的優惠,公交車已經成了他們免費的通勤工具,一大早帶著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送他們去上學,然後在市區的公園裏遛彎,到了近中午的時候去菜場買了菜再坐著免費的公交車回家。有些勤勞的爺爺奶奶還會挑著自家種的蔬菜去城裏賣,反正車費又不花錢。正因為這樣,我有時候不得已還需要等第三輛車,早起的我實在是不願意拉著高高的扶手晃晃悠悠地坐將近一小時的車去公司。就算是有座位,中途上來一位老大爺、老奶奶,咱還是得發揮一下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起身讓座。
    因為我平時乘的那輛車末班車時間就是17點50分,而公司到站台還得花去一二十分鍾,萬一錯過了我就得打車回家,所以每天都會提前半小時下班,這也是為什麽我每天早上得比別人早到半小時的原因。晚上回家的時候車上倒是已經不太有老人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從公司到家沿路的各個學校的學生。雖然不需要給他們讓座,但是一路上嘰嘰喳喳的感覺著實有些鬧心,而沒經過一個學校就會擠上來一波學生,那麽多人擠在狹小的鐵籠子裏,很容易會讓人產生壓抑的感覺。
    除此之外,坐公交還有一個讓我感覺非常不爽的地方就是,經常需要跟陌生人打交道,首先就是司機。按道理我們上車投幣,下車按鈴就好了,可我坐的那一路公交車實在是有些陳舊,好幾輛車都是按鈴不好使,這就需要每次在下車前對著司機吼一嗓子。讓我糾結都是我到底是該用方言還是說普通話,而有的時候因為車內嘈雜,我經常聽不到司機的反應,所以很擔心坐過站,非常期待會有另外的人能夠再對司機吼一下。也有的時候車內過道擠滿了人,我很難擠到車門那裏,若這些人裏沒有要下車的,那我也有可能坐過站。
    還有就是選座位了,公交車最後一排是極不舒服的,可以說是催吐專座,如果車上有座位空餘我也肯定不會選最後一排,而是相對中間位置的那種聯排雙座。而這就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到底坐裏麵還是坐外麵?如果坐裏麵,那麽我在快要到站的時候很難及時掌握下車的主動權;如果坐外麵,那麽讓座的時候咱就得必須先乖乖地站起來。
    總之,坐公交通勤已經讓我有些厭倦,尤其是碰上下雨的時候,車內滴滴答答,大家雨傘懟雨傘的場麵讓我有些躲避不及。再碰上幾個素質不高,又老又橫的乘客,我真的幾近崩潰。還好,我爸答應給我買車了!
    當得我爸跟我說買車的事情後心裏高興很久,立馬就開始上網研究各種車型。不過寶馬、奔馳、奧迪這些品牌不是我的考慮範圍,首先家裏也不是開礦的,其次我覺得以我自己的年紀和社會閱曆也沒有資格開這種車,所以就在國產車裏做考慮。幾經比較,我最後選擇了長城的牌子,反正也是用來代步,空間、配置、性能的也不做太多的要求,隻追求性價比,怎麽便宜怎麽來。但唯一的要求就是手動擋,因為我覺著,男人開車換擋的時候特別帥氣,而且,隻有開手動擋的司機,他的右手才不會亂放……
    定好打算要買的品牌和車型後就是去看實體車,趁著一個休息日,我們全家來到4s店。果不其然,寶寶明顯要比我們這幾個看車的要受歡迎,銷售員們被他威武雄壯的身軀和一身性感的毛發所吸引,但又害怕被他咬,隻能遠遠地拿著手機拍照。
    說明了來意,我被帶到了一輛試駕車前,隻有我和銷售員兩個人。
    “紅色我不喜歡。”
    “這個是試駕車,顏色可以定製的。”銷售員顯然是被我這個外行給逗樂了。
    “哦……”這款車我已經在網上看了很多遍,對於裏麵的細節其實已經了解得很透徹了,不過能夠實實在在地感受它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怎麽樣帥哥,上車坐一下。”銷售員笑著邀請道,然後順勢幫我開了車門。
    我坐進了駕駛座,左手握在方向盤上,右手開始換擋,當初駕校學車時候畫麵瞬間浮現在腦海裏。
    “要不試著開一下?我去拿鑰匙。”銷售員說完便準備去拿車鑰匙。
    “不不不,不用了,我感受一下就好了。”其實,我是怕自己拙劣的車技一不小心把車給弄壞了,到時候吃不了兜著走。平時在網上看到過不少因為試駕出車禍的新聞,所以有些被嚇著了。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銷售員的營銷套路,在看到我對於這款車比較滿意後,她開始向我推薦另一款配置更高性能更好價格自然也更高的車型,估計那輛車的提成更多吧。
    “嗯,太貴了吧……”我輕聲的說道。
    “哎呀,反正你老爸付錢嘛!”銷售員笑著說道。
    “唔……”我用沉默拒絕了她的邀請。雖說是我爸掏錢,但我爸的錢也並不是大風刮來的,他也隻答應幫我付首付。而且對於我來說,現在這款車已經很實用了,比起擠公交車不知好了多少。見我不做聲,銷售員也終於放棄了她的想法。
    我們並沒有急於下單,雖然說這車的價格基本不會差太多,但是每個地方的4s店都有各自的政策,秉著能省則省的原則,我們還是打算貨比三家。由於我平時都要上班,所以接下裏的工作就都交給了我爸,我就等著提車了!
    不過,一切似乎並不是那麽順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