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我又應該排第幾

字數:3336   加入書籤

A+A-


    霍冬猜測的並沒有錯,那個記者正是與《熊霸天下》有關。

    這裏並不否認鍾爺鍾羽的票房號召力,也不否認《熊霸天下》是部優秀的喜劇作品。然而能夠預定成為華語電影的票房最高,毫無疑問這就是部現象級的電影。

    之前應該已經介紹過,現象級電影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其中宣發方麵同樣是很重要的一環。因此在《熊霸天下》的發行中,發行方就用出了各種的盤外招。亂七八糟的什麽都有,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出的。其中就有收買了幾家媒體。不僅僅是單純的鼓吹,還有像現在這樣的,到各大劇組去公開碰瓷。

    所以在這裏,霍冬也有些太小瞧自己了。單論名氣的話,他肯定能排進華語電影圈的前十位。這裏需要注意,並不是導演的名氣,而且作為個人的名氣。

    太子哥的話題度實在是太高了!

    因此霍冬的《磨力神車》首映禮,《熊霸天下》又怎麽會不來碰瓷呢?

    不過一般的碰瓷,無非是借著其他影片的活動,順便宣傳一下《熊霸天下》。就算別人看出了貓膩,最多就是臉色難看些。也不會說什麽,畢竟在一個圈子裏混,鍾爺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再說,又能說些什麽呢?《熊霸天下》的票房確實是夠驚人,這又不是弄虛作假。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基本上都是把鼻子一捏,說幾句對鍾羽和《熊霸天下》讚美的話。然後媒體再一發通稿,那就有了新一輪宣傳。

    然而誰也沒想到,到了咱們太子哥這裏,他就不走套路了。直接喊出了“25億”?讓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這時候,所有的記者都開始了爭先恐後的提問:“霍導,我沒聽錯吧?你說的是25億嗎?”

    “你沒聽錯。”

    “你的意思就是票房會超過《熊霸天下》?”

    “當然!”

    “抱歉,你剛才不是說胡話吧?”

    “嗬嗬。”

    “……”

    終於有個香港記者問了個有營養的問題:“霍生,我是香港《明星周刊》的記者。就不說現在正放映的影片了。《熊霸天下》還沒下檔,你的《磨力神車》今天也剛剛首映,根本看不到未來的票房。我們就說說以往的成績。鍾爺出演的佳片無數,也屢次打破了各項票房記錄,這你應該承認吧?據我們不完全統計,鍾爺曆史總票房已經達到了2.7億,排在華語電影票房榜的第三。這部《熊霸天下》同樣是自導自演,又是快要破20億了。目前他出演的華語電影票房第一,導演的華語電影票房第四。你是哪裏來的信心,覺得自己能超過他呢?”

    既然那香港記者提到了票房數據,霍冬靈機一動,他倒是有話要說了:“這位先生,那你知道我的成績嗎?”

    “?”底下所有的人都是迷惑不解。你霍冬的成績就算再好,能夠與從影近30年,出演影片64部的鍾羽比嗎?

    霍冬微微一笑:“先說電視劇,我都就兩部——《仙宮》、《醫心》。這兩部我都拿過內地收視率的第一名。而且我都是主創之一。如果你不信的話,可以去查閱一下資料。”

    “再說我的電影。《武林之夢》全球票房.9億;《鄉歸情夢》全球票房9億。這兩部電影,除了我是主演以外,我都是主創或者導演。此外,我出演的《英雄如我》票房2.3億。出演的《仙風飄渺》票房7.9億。我導演的成績已經超過30億,我出演的成績更是超過了40億。我就想問問這位記者朋友,那麽我應該排在第幾呢?”

    “轟——!”

    全場大嘩。

    在這裏需要說明一下。《鄉歸情夢》在國內的票房成績隻能說是差強人意,但在國外卻很受歡迎。歐洲五大票房大國,清一色的破了500萬歐元的票房。最高的法國達到了1100萬歐元。而美國就差一些,隻有2600萬美元。北美電影市場是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場,所以這個數據就差了一些。

    比較突出的反而是本子。在他們國內,竟然達到了36億日元的好成績。這一泡沫就是幾十年,讓本子全民都是萬分迷茫。所以這種迷茫中帶著希望的影片,相當受歡迎。甚至票房超過了許多商業大片。

    因此到最後,《鄉歸情夢》是很少有的,在歐美市場票房成績較好的藝術片。

    而那部《仙風飄渺》,就是葉歸成邀請霍冬客竄的那部影片。其實霍冬從來也沒有把這影片當成自己的作品。不過有著葉歸成等頂流的號召力,那影片的票房也很不錯。

    然而在這裏,霍冬當然要算上這片子。這奧運會拿冠軍,從頭到尾都是替補,沒有出場過一秒鍾,難道就沒有金牌了嗎?而在《仙風飄渺》中,有霍冬的名字,海報上也有他的形象,當然就可以算上。

    不過這樣的統計,鍾羽這些老一代明星是相當吃虧的。

    十年之前,破億的影片已經可以吹上天,可能好幾年才會有那麽一部。而在更久遠的年代,三、四千萬的票房,就能夠拿年度票房冠軍。所以別看鍾羽出演了64部影片,加起來的票房才2億多的票房。也就是說,之前鍾羽的那63部影片的總票房才10億!

    另外根本無法統計海外票房,因為根本就沒有權威數據。

    為什麽呢?不是當年香港電影席卷東亞東南亞嗎?

    國內就不說了,清一色的盜版,票房就是個大大的零。而其他國家雖然影片大火,但當年那些香港電影老板個個都是人才,黑心的都沒法說了。

    有個很有名的故事,一部大賣的電影,香港明星拿的是分成,於是就問老板要海外分成。那老板說:就賣了一塊錢,全部給你吧!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索性不給,那也沒什麽辦法。但給你一塊錢?那就是當麵在羞辱你呢!

    那些老板通過種種手段,以一塊錢的價格賣給自己的殼公司,再用殼公司海外發行。財務上做的水泄不漏,讓香港的那些電影人是有苦說不出口!

    這樣的情況之下,又哪裏來的全球票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