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請旨

字數:4747   加入書籤

A+A-




    不出幾日上官奕和上官柳父子便被召入元郃殿議事。

    “父皇,兒臣願親赴雲州,體察民情,為民除憂!”

    上官柳和父親進元郃殿時,剛好聽到太子褚淩躍正對著平暄帝請示要去雲州,而一旁的宰相公孫朔則靜立不語。

    “陛下,不可,常言道水火無情,太子乃國之儲君,怎可以身犯險?”

    上官奕緊走幾步,對著平暄帝行了個覲見禮,然後開口反對太子前去賑災。

    “上官禦史,此話差也,孤作為太子,怎可因區區災情而退縮?孤做不到!”

    褚淩躍正義凜然的堅持。

    嗬,上官柳聞言在心中冷笑一聲。

    還做不到?

    以往北方邊關有禍亂時,怎不見你作為太子做不到了?

    先帝爺時期,作為立太子呼聲最高的暄王不也是勇赴邊關?

    明明是自己貪生怕死,斂財成性卻還說的那麽大義凜然,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太子殿下,雖然水患目前已經勢弱,隻是自古便有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你是一國太子,安危皆係與褚國之根本,還望殿下三思。”

    上官柳出言勸解。

    平暄帝麵無表情的看了眼太子,然後把目光轉向了宰相公孫朔。

    “宰相如何看?”

    “臣聽皇上的。”

    公孫朔聽出平暄帝這是不願太子前往的意思,隻好斂去心思,恭敬的回應。

    自上次因高玖連累,公孫朔在家閉門思過後,再次回來,公孫朔在平暄帝麵前就收斂很多。

    “哼!”

    對於公孫朔的回答,平暄帝冷哼一聲,顯然極為不滿。

    “陛下,臣願前往,替陛下分憂!”

    上官柳跪地請旨。

    上官家作為平暄帝麵前的直臣,一直都是平暄帝指哪打哪的,這還是上官柳第一次主動請旨呢!

    此次救災和以往的邊關戰事有所不同,以往是他不爭取也會輪到他。

    因為刀槍不長眼,別人不願犯險,隻能輪到他。

    可此次賑災,他若不去,不管最後去的是朝中哪位,賑災的物品和銀兩都不見得會百分百分到那些災民手裏。

    為了那災區的萬千百姓,上官柳顧不得許多。

    褚淩躍見上官柳竟敢當著他的麵直接搶,連忙開口爭取。

    “父皇,兒臣”

    “好了,太子還是留在都城幫朕處理政務吧!”

    平暄帝打斷褚淩躍的話,一口斷了他的念頭。

    “兒臣遵旨!”

    褚淩躍無奈的退了回來。

    這麽好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

    第一次,對上官柳,褚淩躍生了絲絲殺意。

    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隻能除之後快。

    上官柳感覺到褚淩躍對自己的殺意,無所畏懼。

    本來兩人就不是同路人,早晚都會有這一遭,早點晚點沒什麽大區別!

    平暄帝隻是靜靜的看著。

    滿朝文武,除了老四,估計也就隻有上官父子倆敢和太子明著叫板了。

    想著,平暄帝再次看向上官父子的目光便溫和了些。

    “上官愛卿,你如何看!”

    “陛下,犬子為您的馬前卒,理應前往為您排憂,且犬子對這些突發事件有經驗,臣讚成!”

    上官奕不愧是能在平暄帝麵前紅了那麽多年的忠臣,你看看這說話的水平,這謙遜的態度。

    “好,準上官柳明日就啟程前往雲州先探明情況,兩日後朕的親衛會點明物資,一路護送過去!”

    平暄帝拍板,定下一個讓上官柳早已猜出的結果。

    褚淩躍見平暄帝竟派自己的親衛護送物資,心中不免嘲諷起上官柳來,如此,就算爭來又如何?

    “陛下,臣此行還有一小小的請求!”

    上官柳卻早已明白平暄帝的作風,對平暄帝此舉,並不覺得有何不忿。

    “哦,你還有請求?”

    平暄帝的話雖溫和,可態度卻冷了些。

    “臣偶然得知這屆承恩堂內的一寒門學子對治水有些見解,故想請陛下下旨,命其與我同往!”

    上官柳不卑不亢的說完,便靜候平暄帝的反應。

    “如此小事,還需下旨?你隻要帶朕口諭前去,不尊者,抗旨論處!”

    平暄帝聽上官柳的要求是關於一個寒門學子的,竟是如此不值一提的小事,麵色緩和了下來。

    “臣領旨謝恩!”

    上官柳禮畢起身。

    平暄帝揮揮手讓幾人退去。

    出了元郃殿,褚淩躍冷哼一聲,率先朝著他的東宮而去。

    “恭喜上官賢侄,又要立一功,小小年紀,已身居數功,前途定然無可限量啊!哈哈哈!”

    公孫朔說完,大笑幾聲,也先行了一步。

    上官奕看著公孫朔的背影,臉色難看。

    公孫朔的話,讓不知情的人聽了,定會以為是誇讚之語。

    可偏偏他口中所說的身居數功的上官柳,至今卻仍然身無一官半職,還前途無量,這明擺著說的反話。

    平暄帝如今已然六十有四了,他還能有幾年好活?

    上官柳如今依然是白身,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新帝繼位時,即便是身居高位的朝臣都免不了被新帝冷落,何況,上官柳這個先帝時除了得寵外的一介白身?

    怕是下一位帝王再是如何大度,也注定不會再重用上官柳了。

    且看今日太子的表現,隻怕他繼位後不清算上官家就是皇恩浩蕩了!

    上官奕明白,這一切的緣由根結都源於二十多年前的暄王之因。

    平暄帝多疑,明眼看著這些年他對上官家諸多優待,就連上官柳一介白身,卻可出入元郃殿,且自稱臣便可見一斑,可實際上平暄帝根本沒有為他們上官家留後路。

    “父親,你先回吧,我去告訴長林,今晚準備好,明日一早出發!”

    出了皇宮後,上官柳和上官奕分開去承恩堂尋榮若。

    上官奕目送上官柳走遠後,心中一歎多好的孩子,卻因上官這個姓氏,委屈了那麽多年。

    上官柳到了承恩堂,尋見榮若後,直接開門見山道

    “傳陛下口諭,明日你同我一起去往雲州,助我救災!”

    “小人遵旨!”

    榮若規規矩矩的領命,而後直接回了學堂。

    上官柳也不挽留,出了承恩堂直接回家去,直到進了家門,上官柳才眯著雙眸看向街角盡頭已經消失的一抹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