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一個個查,一個個砍!

字數:4971   加入書籤

A+A-


    錦州參軍,戰死錦州,屬於遼東係。
    大概率就是吳襄打的那一仗戰死的。
    那一仗送了好幾萬明軍,血流成河。
    那一戰的戰敗,八月就傳到京師。
    按照規矩,兵部八月應該開始準備統計陣亡名單。
    現在十一月中旬。
    三個月時間,順天府大興縣的陣亡士兵的撫恤金尚未發下去。
    別扯什麽事務繁多。
    軍餉和撫恤金,都是牽涉到軍隊穩定的關鍵因素。
    士兵們背後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家庭,每一個人都要吃飯。
    “錦州……”崇禎站起來,默念著這兩個字。
    “你夫君叫什麽名字?”
    “李七。”
    古代農村不讀書的人,基本上也想不出什麽有內涵的名字,為了方便省事,喜歡用數字代替,這是比較常見的。
    他也不再多問,目光落到那軍官身上,抬起手就用鞭子抽了過去。
    那軍官被抽得慘叫兩聲,打算躲,卻被錦衣衛給摁在了地上。
    崇禎怒道:“是誰給你的膽子在這裏胡作非為的!”
    “大人饒命!”
    崇禎又狠狠抽了那軍官兩鞭子,然後在轉身,看著那個小男孩,語氣溫和地說道:“不要怕,不要擔心,我來給你們解決這件事,你心裏不要有負擔,你要相信這個世界是有公道的。”
    那小男孩擦幹眼淚點了點頭。
    崇禎大袖一揮道:“把人先帶回北鎮撫司衙門好好照顧著。”
    “是!”
    “還有這個人。”崇禎指著之前那個用鞭子抽這個女子的軍官。
    那軍官立刻說道:“大人,不關卑職的事,大人!”
    錦衣衛立刻將他押了起來。
    “大人,卑職冤枉,卑職是京營戎政張爵爺的手下,大人看在張爵爺的份上饒了卑職。”
    京營戎政張爵爺是誰?
    惠安伯張慶臻!
    懿安皇後張嫣的哥哥。
    京營戎政是以前京營的文職官員,僅次於總督。
    京營的官基本上都是勳貴來擔任的。
    張慶臻在改朝換代的時候,也參與了擁立崇禎繼位,算得上是功臣。
    崇禎卻不管這些,他翻身上馬,也不打算回宮,而是往北鎮撫司衙門的方向去了。
    “王承恩。”
    “在。”
    “你去兵部一趟,讓兵部調出大興縣李家村李七這個人的檔案,在錦州參軍的,然後將這一次順天府所有的撫恤金備案全部送到樞密院,讓孫承宗立刻安排人去調查,不得有誤。”
    “是。”
    很快便抵達了北鎮撫司衙門。
    “將這母子待下去好好歇著,去找個大夫來,再弄點吃的給他們。”崇禎一邊說,一邊朝監獄裏走去。
    此時天色漸晚,風雪又起。
    那個軍官被押送到北鎮撫司衙門的昭獄裏,人已經開始發抖了。
    昭獄的凶名誰不知道啊。
    鬼進來這裏來了都想立刻回十八層地獄,更何況是人。
    駱養性準備了熱茶,擺好了桌子和椅子。
    崇禎坐下來,那個軍官被帶了上來。
    在這裏審問會合適一點,畢竟城門口人多口雜。
    “大人饒命,卑職是惠安伯的下屬,卑職是京營戎政惠安伯的下屬,給張爵爺一個麵子。”
    崇禎怒道:“朕給他麵子,你去問他,他敢不敢要!”
    錦衣衛一巴掌抽在那個軍官的臉上,將他臉都抽腫起來,疼得他表情都扭曲了。
    駱養性道:“皇帝陛下在此,你還敢聒噪!”
    那軍官一聽,整個人直接懵了,等反應過來,連忙用頭撞地:“小臣該死!小臣該死!”
    崇禎道:“你叫什麽名字?”
    “小臣劉仁德,是京營把總。”
    劉仁德?
    這名字倒是取得人模人樣的。
    “你為何要打那女子,如實說來。”
    “回陛下的話,那女子說要去告禦狀,小臣以為她是無理取鬧,便教訓了他一頓。”
    崇禎也不多問,對駱養性道:“讓他說實話。”
    駱養性拿起那燒紅的鐵塊就往劉仁德身上一烙,疼得劉仁德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
    “你可知道欺君之罪是要殺頭的?”
    “小臣說,小臣說!”
    駱養性這才停下來。
    劉仁德說道:“那女子跟小臣說了她的情況,小臣心裏就想著這大約是兵部發撫恤金發晚了,小臣尋思著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去叨擾了兵部,便將她攔了下來。”
    “就這麽簡單?”
    “小臣句句屬實。”
    “繼續打,打到他說實話為止!”
    駱養性又將那燒紅的鐵塊往他胸口一杵,劉仁德大叫道:“小臣是想著將她攔下來後,送到兵部的官員那裏,以此得一點點喝酒的錢!”
    “此事張爵爺知道麽?”
    “張爵爺不知,都是小臣自作主張。”
    “你認為兵部克扣了撫恤金?”
    “小臣不知,小臣也隻是想碰碰運氣。”
    崇禎沉默下來,這個劉仁德隻是小角色,一個京營的把總而已。
    不過,京營還存在把總,這倒是讓崇禎有些意外。
    京營已經徹底被架空,被整頓了。
    居然還有把總。
    可能是京營以前的一些官員塞了一些錢,留了部分閑職。
    連一個守城門的把總都踩到可能是兵部克扣的撫恤金。
    那到底是不是兵部?
    這還用問?
    大明朝辦公可不是兒戲。
    每一件事,都是有文書記載的,都是留有備案的。
    什麽?
    能不能不留備案?
    不留備案如何證明你在幹活?
    你張嘴說你做了,證據呢?記錄呢?
    啥都沒有,要你在這裏幹什麽吃的?
    有文書記載,才是官府正規辦事流程。
    而崇禎記得,昨日,就在昨日,兵部尚書王洽送了一份順天府、保定府、真定府的撫恤金發放匯總到了內閣,由內閣呈遞到了皇帝這裏。
    如此重要的事情,崇禎當然親自看了。
    雖然記不住裏麵的名字,但裏麵肯定已經說明了順天府全部發放了下去。
    很快,崇禎回了宮。
    晚上,王承恩回來了:“皇爺,東西都已經送到了樞密院,孫大人已經安排人連夜去查,這裏是那個李七的文檔備案,的確是在錦州參軍。”
    崇禎看完,氣得笑起來了。
    好好好,你們連撫恤金都貪,就不要怪朕翻臉不認人了。
    哪些人貪的?
    要找也不難,發放撫恤金都是走正規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有人簽字蓋章,文檔都有備案的。
    一個個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