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拜師

字數:5626   加入書籤

A+A-


    七月二十九。

    這日曆看上去很平常。

    李鴻儒按易經上所學推算了一番。

    待推算到今天宜拜師,他頓時就覺得王福疇是個講究人。

    對方的推算力也是超出他數個層次,隨口就能推測。

    易經推算日曆諸多宜和忌,聽起來很是高大上,那計算快的看上去更是了不得。

    但諸多事情都有規律,隻要認真去學習一番,難度又並不算高,最終與心算加減乘除沒區別。

    若是那懶散的,可以花上一些錢財,去買本萬年曆,每日一翻就能直接查看到結果。

    今天宜拜師,李鴻儒今天也要去拜師。

    他此時穿戴一新,換上了新衣服和褲襪,手上還搓了一些皂角泥。

    李保國特意叫來了馬車,給了一些銅錢後,李鴻儒和李旦才擠上了馬車。

    馬車上,李鴻儒四平八穩,李旦卻是有一些忐忑。

    李鴻儒是與一些世家子弟混習慣了,諸多交易還因為奇貨可居,最終用平等的方式進行的交易。

    而李旦則是常年和幾個苦哈哈在一起練武,勤奮有餘,見識卻遠遠不足。

    即便是祝氏劍堂的幾個世家子弟,他大都也是遠遠看著,難於交流。

    此時是第一次去見識大人物。

    他用麻繩提著十斤牛肉,不時用手拂過額頭。

    半響,他額頭上已經沾了大片牛油。

    “老師在居正街三十三號,門庭上掛著‘端正明心’四個大字,到了……”

    旁邊李鴻儒不時掀開馬車上的簾子看向窗外,不時又念叨兩句。

    “客人,到了!”

    李鴻儒和馬車夫提示到達的聲音幾乎同時響起。

    隨即,他便見得李鴻儒抱著兩匹絹跳下了馬車。

    “這地方也不算遠,要是我們跑過來還能省五文錢呢。”

    李旦嘟囔了一聲,覺得乘坐馬車的行為過於奢侈。

    這地方離四門館並不算遠,大抵是王福疇掌控四門館,辦公需要靠近,居所也離的比較近。

    “跑時會出汗,若是沾染到了絹上麵,未免會有不雅。”

    李鴻儒在前方解釋了一句,他這才醒悟過來。

    似是早有做預備,此時王福疇府邸的大門敞開。

    李鴻儒捧著絹靠近時,便見一個書童模樣的少年迎了過來。

    “來人可是李鴻儒李公子?”書童問道。

    “正是!”

    “先生已經在府內等候多時,隨我來吧!”

    書童一席話,倒是讓李鴻儒都有了幾分不安。

    雖然已經按時出發,但讓王福疇等待,那也是他們這些做小輩的不懂事。

    踏入府邸,一個數十平的院子頓時呈現於眼前。

    諸多蘭草長得茂盛,那庭院中央又栽培了兩株萬年鬆。

    此時恰逢蘭草開花,陣陣清幽傳來,讓人腦袋不由為之一醒。

    這是一個四合院,按布局有廂房、書房、客廳、廚衛等場地。

    建築有一些年代,但布置得極為幹淨整齊。

    李鴻儒捧著絹跟隨前進,踏門之時還稍微扯正了一下衣襟。

    他此時已經聞得了王福疇說話的聲音。

    伴隨著王福疇的,還有兩人隨口搭話。

    說話中不乏一些晦澀文字的探討,這大抵是在交流各自修煉的心得。

    那書童敲了敲門,隨即聽得裏麵一聲郎爽的笑聲。

    “你這學生倒也守時,懂規矩!”

    “快叫進來,讓我們看看是哪位俊傑,居然對上了你的胃口!”

    “我也想收個成器點的學生,隻是這種學生太難找了。”

    “也就福疇把持著四門館,走了捷徑。”

    “各位休要捧殺我!”

    此時的人聲又多了兩道。

    大抵是之前王福疇和另外兩人在探討,其他人則是恭聽。

    書房的門吱呀一聲被打開來。

    能請入到書房中攀談,這顯然是極為親密的關係。

    李鴻儒躬身呼了一聲‘老師’,隨即便感覺五道目光齊齊投射在身上。

    明庭經錘煉而出的能力極為擅長觀視,他對這種目光也極為敏感。

    這頓時讓他有著如芒刺背感。

    眾人目光幾乎想將他研究通透。

    “不必拘束,過來吧,見見我這幾位老朋友”王福疇高興道。

    李鴻儒應下一聲,頓時直起身體,極為麻溜的將那兩匹絹放到了一個置物處。

    李旦看了看自己手上的牛肉,又瞅了瞅這書房的墨香。

    他本能的感覺到了不妥。

    正要望向李鴻儒時,王福疇已經開口。

    “小竹,將這位小兄弟帶去客廳休息,叫廚娘將那牛肉煮了,再給我們上一壺酒過來。”

    李鴻儒的拜師禮中沒有酒,王福疇也不介意,直接呼人用上了自家的。

    那書童應下一聲,頓時牽著李旦出去。

    “聽說你又釀了幾壺劍蘭春,看來我們是有口福了。”

    “妙極,我不善飲酒,但今天逢了喜事,必須將福疇兄珍藏喝完。”

    “隻是些許滋喉潤肺的功效,難有多少用處,大家若是喜歡,我送你們一批種子。”

    “福地蘭花難養,我數年下來精心嗬護也沒弄活過,養一年死一批,哪曾像福疇兄這處院子,仿若野草一般的自由生長。”

    ……

    眾人紛紛開腔。

    李鴻儒此時也開始注意到另外四人。

    這四人均是長須儒麵,氣質不凡。

    與王福疇身穿便裝一樣,四人此時也是輕裝上陣。

    “這是太常寺少卿柴令威,掌禮樂、祭祀、郊廟。”

    太常寺掌管天下禮樂,負責皇室禮儀之時,也是樂府最高機構。

    諸多擅長樂律者想正名,唯有前往太常寺一途。

    音樂是李鴻儒接觸甚少的一個方向。

    他記憶中哼哼唧唧的那些音樂沒什麽用,在大唐壓根不流行。

    讀書人知曉詩書禮樂,即便不擅長,至少也通曉。

    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部門,也與修行有著諸多關聯。

    “這是宗正寺丞劉仁景,掌編冊、教派事物。”

    宗正寺管理皇室宗親事務,也有管轄諸多教派的職責,這是一個看著不重要,但對一些群體非常重要的部門。

    在劉仁景的身上,李鴻儒隱約覺察到這位的實力可能是在場諸人中最強。

    “這是太學的博士袁學真,你現在提前打了招呼,若是以後缺課,那也不會被除名。”

    介紹第三人時,王福疇還調侃了李鴻儒一句。

    這讓李鴻儒有些郝然。

    若是入了太學,這位大概以後能常見了。

    “好說好說”袁學真摸著胡子笑道。

    “這位是國子監的司業朱元適,掌管國子學,太學,四門館諸多事物。”

    王福疇順著坐向介紹最後一人。

    這人瞧了李鴻儒許久。

    最終搖了搖頭,道了一句。

    “原來是你這個馬屁精,你這本事要得,如今都拍到福疇兄的大腿上了!”

    他話語沒有客氣,仿若看到熟人一般,隨口開了句玩笑。

    李鴻儒瞧著朱元適,裂開嘴巴嘿嘿一笑。

    他沒被李淳風認出來,倒是被朱元適認了出來。

    這位是在觀星樓收錄他‘鎮觀星樓’詩的審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