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耗子尾汁

字數:3997   加入書籤

A+A-


    高歡正觀察著洪澤湖上水軍進行訓練,元珪忽然匆匆走過來。
    “督軍,揚州那邊派人過來了。”
    高歡聞語露出微笑,謂眾人道:“看來他們終於知道本督的厲害了。”
    揚州那邊派人過來,肯定是與自己談判。
    高歡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大半個月,事情該有個解決了。
    畢竟如今北方局勢複雜,李自成在關中稱帝已經有些時日,怕要圖謀河東,進行東征。
    高歡遂即吩咐劉琿道:“接著訓練。那個顧三麻子,可以好好培養。”
    雖說高歡不確定,這個顧三麻子,是不是日後的大海寇顧三,但是重點關注,加以培養總是沒錯。
    “遵命!”劉琿躬身抱拳。
    高歡點了點頭,便領著眾人,回到營地,等待揚州來人,過來拜見自己。
    這時,高歡回到營中,換上莽服端坐,一邊喝茶一邊等候。
    “督軍。揚州派來的使者,先入淮安城了。”
    揚彥挑簾進帳,急聲稟報。
    高歡微微皺眉,不過卻也不以為意,以為揚州派來的使者,要先入城了解情況。
    畢竟在高歡看來,以如今的情況,揚州鹽商根本奈何不了他,而他們想要回船隻和鹽場,隻有接受高歡的條件,來與高歡談判。
    雖說鹽商的關係網強大,但那隻能約束,體製內的老實人,對高歡不會有什麽影響。
    眼下除非他們有比高歡更加強大的軍隊,來奪回船隻和鹽場,否則他們隻能妥協。
    “無妨!”高歡揮了揮手,穩坐釣魚台。
    這時,黃澍和朱國弼的畫舫停靠在碼頭,人則進入了淮安城。
    劉良佐大喜過望,高歡整天在淮安城外磨刀霍霍,令他寢食難安。
    眼下劉良佐也希望? 揚州那邊能與高歡談判? 讓高歡盡快滾出兩淮,離開他的防區。
    這時? 李良佐領著一眾屬下? 迎接朱國弼和黃澍。
    “侯爺!黃同知!”劉良佐拱手行禮,神情激動? “可算是把你們盼來了。”
    黃澍和朱國弼都是微微一笑,黃澍拱手還禮? “劉總兵辛苦了。現在我們過來? 你大可放心,高歡掀不起什麽風浪!”
    劉良佐聞語一喜,覺得他們肯定有了對策,城中的士紳和商賈也都紛紛鬆了一口氣。
    這時劉澤涵不禁問道:“黃大人有辦法讓高歡退兵麽?”
    劉澤涵最近提心吊膽? 自打高歡兵臨城下? 他就失眠,頂著個黑眼圈,像是縱欲過度一般。
    黃澍微微一笑,心有成竹,“嗬嗬~小將軍放心? 本官和侯爺已經聯名,給高歡去了一封信? 奉勸他好自為之。若是高歡識相,看了書信? 便會退兵。要是不識相,不出半月? 高歡定然滾回河南!”
    劉澤涵聽了黃澍的話? 卻覺得空洞無物? 高歡不達目的,怎麽會自己退兵呢?
    ……
    這時,忠武軍大營,中軍帳內,高歡沒有等來揚州使者過來拜見,卻等來了一封書信。
    這封信自然就是黃澍所寫,高歡展開觀看,不禁皺起眉頭,心裏十分難受,如同吃了一嘴蒼蠅一般。
    宋獻策見此不禁問道:“督軍,他們怎麽說?”
    高歡呼出一口氣,將信給宋獻策等人傳閱,有些無奈,“他們叫本督好自為之。”
    看了信後,高歡很苦惱,並不是被書信中的內容嚇到,而是為自己的對手的智商感到著急。
    這群人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誰都會怕他們,明明沒有什麽武力,卻還想恐嚇高歡。
    宋獻策看過信後,也皺起眉頭,“他們在等南兵回援,還想通過朝廷,來向我們施加壓力!”
    高歡沉聲道:“崇禎現在哪有功夫管本督,連崇禎都要巴結本督,他們怎麽就不明白。而且朱國弼什麽東西,也敢充大哥,一群南京養廢了的勳貴,出來倚老賣老,盡然想用資曆壓人。”
    高歡發現對手智商不夠,不能清楚的認清自己,不按著套路出牌,非要不見棺材不落淚,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宋獻策道:“他們還不死心,那我們怎麽辦?”
    高歡本來以為該進入談判流程成了,可現在看來,還得浪費一段時間。
    ……
    淮安城中,劉良佐給黃澍和朱國弼接風洗塵,眾多士紳和商賈作陪。
    這時眾人不禁紛紛向兩人陳述,高歡兵臨淮安,敲詐他們的的惡行,希望能夠盡快趕走高歡,然後恢複生意。
    黃澍微笑道:“諸位放心,本官已經給高歡去信,他若是識相,現在就該拔營了。”
    正說著話,劉澤涵匆匆進來,陰沉著臉遞給黃澍一封信件,沉聲道:“黃大人高歡的回信。”
    黃澍臉上露出微笑,展開一看,隻有四個大字,“好自為之!”
    黃澍皺起眉頭,然後又淡定的將信合了起來,笑道:“粗鄙武夫,不識抬舉!他這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
    堂內眾多士紳和商人,卻心頭一凜,“黃大人,高歡不撤麽?”
    黃澍一臉淡然,頗有名士風度,坦然自若道:“無妨,等東南和兩淮,近千本參他的奏折送到北京,他自然知道厲害!”
    “上千本奏疏啊!”黃澍頗為自得道:“就是當年倒魏,也沒有如此盛況。算時間,現在奏疏差不多已經快到北京了。”
    眾人聽說,盡然有上千本奏疏去參高歡,也是震驚。
    如此盛況,高歡恐怕會因此千古留名,與魏忠賢等人同列大明奸臣傳。
    這可以說是國朝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盛況。
    ……
    接下來幾日,高歡從自己的渠道,陸續得到了東南的文官、勳貴紛紛上書,群起彈劾他的消息,另外還得知了鹽商抬高鹽價,搞得東南民怨沸騰,並將百姓的憤怒引到他身上的消息。
    不過對此,高歡卻無動於衷,隻是冷冷的看著他們表演。
    這日,淮河北岸,一隊錦衣衛疾馳到岸邊,然後被船隻接到南岸,便徑直投高歡營寨。
    淮安城中,黃澍和朱國弼正與一眾士紳和商人聽戲,忽然聽人稟報,說錦衣衛簇擁著朝廷使者,到了高歡大營。
    黃澍頓時精神一振,推了一旁朱國弼一下,興奮道:“侯爺,錦衣衛到了高歡大營,我們收拾收拾,該會一會高歡了。”
    (下章要轉鍾後,大家明早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