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晉老夫人
字數:3650 加入書籤
屋內。
滿是檀香之味。
錦兒去過相國寺,見過那裏的老主持,還到了悟戒師兄的這禪房,可是他們的檀香味就沒有這人裏的好聞。
“小侯爺,請坐。”
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婦人,用著慈祥的笑容對他說道。
“你,便是晉老夫人?”他問。
晉老夫人嗬嗬點頭,笑道,“正是老身,不過,小侯爺倒是與老身想的不一樣,老身還以為你是個調皮的小孩子,卻沒想到,你如此的沉穩,而且,長得也很俊美。”
對於一個小孩子,她居然用俊美二字?這不是很奇怪嗎?
晉老夫人又道,“我活了這麽大把年紀了,看人從來不是看眼下,而是看長遠,所以,老身才看得比別個更加的通透,活得也比別個更加的長久,小侯爺,待你長大之後,必是龍章鳳姿,位高權重。”
錦兒一驚,她居然是看他的未來,而不是看他的現在?
錦兒卻道,“老夫人說笑了,我不是什麽龍章鳳姿,我是我爹娘生的,我爹娘是什麽樣兒,我便是什麽樣,我也不位高權重,我向來不喜歡權勢,我不過是想護著我的哥哥,……晉老夫人,我哥哥現在有難,他需要青府的那個庶女相助,不知晉老夫人可否告之我,去哪兒尋得那位庶女?”
錦兒直明來意。
晉老夫人看他的眼神更加的深了。
“不錯,果然不錯,若是換成別個,隻怕沒這麽爽快的說出來意, 小侯爺,那青府的庶女老身可以告訴你她在哪兒,不過,老身也希望你莫要強求於她,都是世間的可憐人兒,她若是不願,自有她的苦衷。”
“苦衷?晉老夫人,這人活在世上,又有幾個是沒有苦衷的?她苦,難道青府中人就不苦了嗎?如今還被人冒用了名頭做了這麽多的壞事兒,青府一門近百餘來口子在地底下,不苦嗎?可是,庶女還可以言語出來,可是他們呢,連一個言語的人都沒有。”
晉老夫人一怔,震驚的望著眼前的小人兒,他的話,竟帶著一絲禪意?
錦兒道,“我家與佛祖頗有些淵緣,所以,說起話來,總比別個更有些深意。”
錦兒徑直走向裏頭的案台,拿起邊上的三柱香,點了點,隨後恭敬的拜了拜。
上過香後,他又對晉老夫人道,“人人都道您信佛是因為給晉府祈福,可是,在本小侯爺看來,您這麽多年的燒香,不過是想要求你死掉的那個女兒祈福,也正因為你失了一個女兒,所以你才十分理解那位青府庶女的失子之痛,所以,你才會護她到今日,會敢冒著得罪聖上的風險告訴我,莫要強求於她,對嗎?”
晉老夫人蹭的一下站了起來,一臉震驚的望著他。
他怎的知曉的?
這事兒,埋在她心裏這許多年,人人都以為她是替晉府祈的福,就連晉府自己人都這般認為,誰都不知曉,她真真祈的是她那個還未滿周歲便活活餓死的女兒。
晉老夫人臉色慘白,緊緊的盯著錦兒,頭一次冒出了想要滅口的心思,這個娃兒,可不是一句通透能夠說明得了的。
錦兒也老實的回答,“我可沒這麽聰明,是我母親告訴我的,她說,一個人能夠專心的做一件事情不容易,而支持她做這件事的必須有強大的精神力,晉府雖然是你所在意的,可是還沒有達到強大精神力四個字,所以,我便命人但了,你是從何時開始有這個祈福的習慣的,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便是你女兒逝去後的第二日。”
錦兒又道,“我娘還說了,這世間沒有什麽事是巧合的,一切的巧合不過是人為,晉老夫人,我理解您對您女兒的心疼和疼愛,我們也十分敬佩您和您女兒的犧牲,正因為她,聖上才活著,才能將大都國治理得如此之好,大都國的子民,都該記住她。”
晉老夫人聽到最後,縱橫的老眼不禁微微濕潤起來,到底還有人記得她?
錦兒接著又道,“世人會記得她,同樣的,世人也會記得青府,記得青府為聖上為大都國所做的一切,相對於這個大義,你們的這些個小義隻怕不能相比了,那位青府的庶女也是一樣,為了青府,她一定要送一個出來,這是大局。”
既然要掌這大局,那便不能拘了那小節,更不能因為一已之私而斷送了某個府的血脈。
晉老夫人捏著帕子的手,緊了又緊。
“可是小侯爺,我們不過是些個普通的女子,孩子是我們的天,俗話說得好,為母則剛,我們或許不懂什麽大義,但也請你們別把這大義扣在我們身為母親的肉尖兒上,那樣,太殘忍了,小侯爺,再說句不好聽的,這事兒若是落在你的身上,你又會如何?”
一個是聖上,一個是自己的骨肉。
若是舍棄了聖上而救自己的骨肉,相信沒有一個會說自己的不對,但,一定會有人說她們不懂事,不懂得大義。
可若是選擇了聖上,雖然他們會說大義,可是隻有自己才知道,這樣的大義是用一輩子的愧疚也換不來的。
刀子沒有割在自己的身上,別說不疼之類的話。
錦兒臉色變得認真起來,“我娘也說過,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沒有經曆過人家的苦楚,又憑什麽勸人家善良和大度?”
這?
晉老夫人抬頭,不可思議的望著他,他的母親居然如此的通情達理?
沒錯,就是這句話,沒有經過喪子之痛,又如何來說大方原諒的話?
“小侯爺,若是有機會,老身想要拜會您母親。”她覺得,這話講到她心坎兒裏去了。
錦兒臉上的認真又加了幾分,“可是,若是放在我母親身上,我母親隻會舍了小義,成全了大義。”
別的不說,他家良哥哥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明明哥哥不喜歡那個位置,明明他可以活得更灑脫肆意,可是母親最後卻違了他的心願,送他上了那個位置。
“我原本也不想做這小侯爺的,但,我願意,因為母親和父親一直將國之大義做在行動裏,他們口口聲聲說今日掙了多少銀子,損了多少銀子,可是我知道,他們掙得的每一文錢,都是為了大都國。”
這,才是他們的大義,他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也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大義之人。(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