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宮內環境(下)

字數:4466   加入書籤

A+A-


    壁畫之上,展示的是一農村景象,話中的村子裏麵阡陌交通,一片安和,雞鴨成群,人們安樂地做著手頭上的農活,孩子們愉快地嬉鬧。

    看到這裏,楚白卻不住在想,這一劍宗老祖也有這樣的閑情,竟留下這樣的壁畫。

    想來當年一劍宗老祖定然也是過過這般田園生活,才有感而發的吧?

    再以仔細而視,楚白卻發現壁畫的一角,竟然刻畫了一名少年,持劍而望村子裏。

    “這是什麽鬼?”楚白喃喃道,本來一副和諧的田園壁畫,在這裏多了一個肅殺之氣如此強烈的少年,頓時整張壁畫都變得格格不入,異常怪異。

    思想間,楚白看著壁畫愈加入神,竟然產生了一抹困意,打了個哈欠,終於爭不過打鬥的眼皮,緩緩睡去。

    一眼醒來,楚白卻是躺在了深山老林之間。

    “這是哪兒?”楚白晃了晃依然有些迷糊的腦袋自問道。

    卻看到不遠處升起嫋嫋炊煙。

    “應該是有人居住,去問問就知道了。”呢喃著,楚白便往炊煙生起的方向前進。

    一路前行,走進來才發現那炊煙生起的地方是一個村子,裏麵阡陌交通,一片安和,雞鴨成群,人們安樂地做著手頭上的農活,孩子們愉快地嬉鬧。

    竟然與壁畫之上的畫麵如出一轍!

    這讓楚白心中不免詫異非凡,難道自己進入壁畫之中了?

    這個村子的人們似乎並沒有任何的靈氣修為,均是普通的村民。

    這時也有人注意到村口來了個陌生人,隻見那身穿黑色衣服的消瘦身影佇立在那兒。

    定睛一看,幾乎每個人都傻眼,那個陌生人居然還隻是個孩子。

    於是乎,村裏每個人都圍了上去。

    “孩子,你從哪裏來啊?”

    “孩子,你叫什麽名字呀?”

    更有可愛的小妹妹睜著大大的眼睛好奇問道:“哥哥,你怎麽一個人來到這裏,是不是和家人走丟了呀?”

    “……”

    村民們問東問西,吳桐想回答著,那邊卻又問來一個問題,無數的問題問來,頭都大了。

    最後幹脆不做為,等村民們消停了再說。

    也難怪,楚白到來的這個村子幾乎不與外界來往,村子裏農作物豐收,有山有水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就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終於大家見楚白都沒反應,也都消停了下來。

    “原來這孩子不會說話,是個啞巴,真可憐。”

    楚白一聽這話頓時尷尬:“我不是啞巴,我叫楚白。”

    接著便把自己的事情簡潔地說了一遍,最後問了下這裏是何處。

    “嗬嗬,這裏是河陽村。”這時一位矮小的老者步履蹣跚地走過來,用他那沙啞的聲音說道。因為年長而眼睛卻變得渾濁細小了許多,不過依舊能夠感受到眼中那股慈愛。修長的白毛胡須已是垂到了地上。

    從村民的招呼中楚白知道了這個老人是這個村子的村長,今年年歲已是過百,可真是福壽啊。

    然而,楚白眼尖卻是看出了老者那深藏不露的修為,整個村子的人都是毫無修為的凡人,偏偏這個村長卻是擁有一身高深修為,這不免讓楚白覺得有些奇怪。

    “小友既然遠道而來那便先進村裏坐坐吧。”村長說完便轉身帶頭進了村。

    雖然心中疑問,但是見對方也並沒有惡意,楚白的警戒心略微降低一些,跟著村長走去。

    行走在村子的小道上,楚白愈發覺得這個村子是個寶地,嫋嫋的炊煙冉冉上升猶如一位身穿白衣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豔陽的照耀下婀娜多姿。圓木做成的圍欄沿著田地一根一根地佇立著。瓜果蔬菜把田地遮擋得嚴嚴實實的,鬱鬱蔥蔥的。

    圓木做成拱橋跨立溪流兩岸,上遊還搭建了一個兩丈大小的水車,隨著流水不停旋轉著。

    幾位怡然的垂釣老翁示意路過的孩子們不要吵鬧,會嚇跑魚兒的。

    樹上的鳥兒的鳴叫聲嘰嘰喳喳熱烈喧鬧著。

    一切是那麽的美好。

    “小友該如何稱呼呢?”村長走在前麵聲音沙啞極小,也剛好夠楚白聽見。

    “小子名叫楚白。”楚白回應道。

    而村長聽到後隻是輕點了一下頭,然後還是繼續在前麵帶路。

    村長帶著楚白來到他所居住的房屋前,坐在了平日下棋的石墩上。

    示意楚白坐下後給他和自己先後倒了一杯溫熱的濃茶。

    楚白品了口茶後正要讚美幾句卻注意到了房屋右側的一棵樹。

    那樹平淡無奇,卻有著三人環抱的粗獷。蒼老而不知年月,已有衰敗的跡象,巴掌大小的葉子落滿了土地上卻依舊有著新芽冒出。

    它的樹幹上也沒有飛禽休憩。

    那棵樹就像眼前的老人一般就這麽安靜地佇立著,安靜而祥和。

    說也奇怪,這顆樹雖說平淡無奇,但仔細斟酌楚白竟也不知道這棵樹究竟是何樹。

    “是不是不認識這棵樹?”看出楚白的詫異,村長茗了口茶道。

    楚白點點頭表示默認。

    “在很久很久以前,還沒有這棵樹的時候,這裏便居住著一對夫妻,夫妻二人男耕女織生活也不算難過。”村長示意楚白喝下那杯茶後繼續講道:“隻是夫妻二人以年過中年一直膝下無子,心中卻是失落。

    而就在某一年的寒雪之季,那一年尤其的冷,夫妻二人在外撿回了一嬰兒。

    兩人都覺得,這是上天可憐他們,所以降下一子來陪伴二人。

    抱回家後,兩人將這嬰兒視為己出,疼愛有加,撫養長大,日子過得,也不再像以前一般孤單。光陰似箭,轉眼間孩子就已經長大,而倆夫妻也年過花甲。

    孩子從小調皮,搗蛋搞怪,學習也差的一塌糊塗。”

    村長慢慢道來,楚白也是投入到了這個故事之中。

    “那年,村裏來了個外鄉人,看上那孩子天資過人,說是能教他學幾門手藝。那孩子高興,願意拜他為師,並隨著他離家出門學藝。

    老夫妻不忍心孩子在外受苦,苦苦勸說,隻是那孩子最終還是跟著外鄉人走了。

    老兩口自此每天都坐在村口的山坡上,眺望著遠方,盼望著孩子能夠早早歸來。

    然而一年過去了,孩子並沒有回來,兩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孩子還是沒有回來。

    他們就已是望穿了雙眼,流幹了淚也未能盼到那孩子回來。

    老人年事已高,最後終於是懷著對那孩子的思念和晚年無限的淒涼,雙雙離開了人世。

    相傳就在老人每天眺望孩子的山坡上,後來長出了一棵很大很大的樹,人們稱這樹為梧桐樹,也稱相思樹,梧是雄樹,桐是雌樹,同根共生,同榮共忘,生死相依,不離不棄。

    而且,這棵樹的周圍很快就長出了許多小梧桐樹苗,像一群兒女般陪伴在他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