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收尾

字數:5120   加入書籤

A+A-




    兩日之後,一萬五千蒙漢聯軍衝入了科爾沁腹地。

    麵對精銳出征、防備空虛的科爾沁,蒙漢聯軍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有效的抵抗,聯軍所到之地,大小部落盡皆拜服。

    一路奔馳,聯軍很快便到達科爾沁蒙古的統治中心伊克唐葛裏克坡。

    伊克唐葛裏克坡是科爾沁蒙古都城,說是都城其實也就是大明縣城的規模,甚至城牆連縣城的規模都不達到,堪堪隻有一丈,比虎墩兔的白城還要矮一丈多。

    因為科爾沁的大部分勇士都被布和帶走了,餘下隻是老弱婦孺,雖有城池可固守,但經過隨行錦衣衛一輪手雷的洗禮,虎墩兔的勇士很快便攀上了城牆。

    一陣雞飛狗跳、誓死拚殺之後,明蒙聯軍占領了伊克唐葛裏克坡。

    依照蒙人的習俗,加上剛剛被滿蒙聯軍圍城,為了轉移族內累積的矛盾,林丹汗便要下令屠城。

    但卻被袁崇煥給製止了。

    袁崇煥的理由也很充分,大明隻想教訓一下親女真的蒙古人,要是屠城激起仇恨,那就得不償失了。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麵對兵強馬壯的明軍,再想想虎墩兔在蒙古部落裏眾叛親離的處境,林丹汗隻得聽從了袁崇煥的建議。

    但是人可以不殺,俘虜還是要的。

    被滿蒙聯軍強攻多日,虎墩兔損失慘重,這些俘虜都是現成的勞動力和生力軍,特別是女俘虜,虎墩兔需要她們來壯大部落。

    因為怕布和等人提前帶兵返回,第二日,漢蒙大軍便押著俘虜,趕著牛羊和馬匹,浩浩蕩蕩的回程了。

    一路上,林丹汗的嘴都沒有合攏過。

    有這些牛羊和男女勞力,他相信虎墩兔很快便能恢複生機。

    與此同時,在千裏之外的遼東,數萬漢人亦浩浩蕩蕩的穿過山林、越過河流,拖家帶口、大包小包的往沿海而去。

    這些人中有之前從東江鎮來的民夫,也有原來寬甸、義州等地的漢人。

    雖然寒風凜冽,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對新生活的憧憬。

    “爹,這麽多人都到島上去,咱島上的糧食夠吃嗎?”

    此時,孔有德騎在一匹棗紅色的駿馬之上,躬身問毛文龍。

    這匹馬是他在攻打寬甸時,擊殺一名牛錄章京繳獲的。

    “這你就別操心了,陛下有旨,此次跟隨明軍撤退的漢人,皆會被接到關內安置,不吃咱東江鎮的糧食。”

    毛文龍看著孔有德有些小家子氣的樣子,就拿馬鞭虛打了他一下。

    “爹,不是兒子我小氣,實在是餓怕了,實在不想過一天隻喝兩頓稀粥的日子了,咱是軍人,吃不飽飯,咋和韃子拚命?”

    孔有德笑著低下頭,躲過毛文龍的馬鞭,然後就從懷裏掏出一個羣黑的麥麩餅子,一邊吃,一邊笑。

    周圍尚可喜、耿精忠、黃龍和陳繼盛頓時哄笑一團。

    “爹,你說阿敏那狗賊趕到寬甸一看,城都沒了,會不會氣的狂吐三口血。”

    黃龍笑著打趣道。

    “何止三口,我看場子估計都能吐出來了,因為不光是城不見了,丁口也沒了。”

    黃龍接口笑著說道,周圍人又是一陣哄笑。

    “大帥,陛下這招真英明,毀其城,遷其丁口,不僅揚湯止沸,更有釜底抽薪,要是遼東的漢人都回到關內,就韃子那幾十萬人,能成啥氣候。”

    不同於毛文龍手下的大將,陳繼盛顯然看的更遠。

    “陛下確乃天子下凡,一代英主啊,咱東江有救了!遼東有救了!大明有救了!”

    說完,毛文龍拱手對著京城方向拜了一拜,其他人見狀,皆停住馬匹,鄭重遙拜一番。

    此時,在寧遠總兵府後衙的一處靜室裏,被眾人驚為天人的朱由檢,正呲牙咧嘴的看著王承恩給自己扒褲子。

    “陛下,您受罪了。”

    看著朱由檢大腿內側的一大片的紅腫和斑斑血跡,王承恩淚都掉下來了。

    “哭個毛線,不就是擦傷嗎?趕緊扶朕起來,朕要洗澡。”

    在王承恩的攙扶下,朱由檢跨進了熱氣騰騰的浴桶裏,在感到疼痛的同時,忽覺渾身的毛孔都張開了。

    “吼,吼,吼,大冬天的泡個熱水澡真特麽舒服。”

    朱由檢舒服的哼哼了兩聲,見王承恩還在這裏伺候,頓時臉色一變。

    “都出去吧,朕自己洗就可以了。”

    即使已經來明朝多日,但讓另一個男人伺候洗澡,朱由檢還是很不習慣。

    此役大獲全勝,接下來的幾日,朱由檢便與遼東的將士歡宴一番,又為出征的將士補過了一個春節,這才準備回京的事。

    因為此役是自薩爾滸以來,大明對女真屈指可數的大勝,所以朱由檢的回京之旅便沒有來時那樣簡單了。

    為了鼓舞大明軍民士氣,朱由檢讓袁可立聯係禮部,在京城要準備一個盛大凱旋儀式。

    而誰能和皇帝一起參加這個凱旋儀式,便成了遼東將士最關心的問題。

    經過反複磋商,各種勾兌,最後朱由檢決定,遼東滿桂、曹文詔、吳三桂,東江毛文龍、孔有德、尚可喜,薊宣楊國柱。

    其餘參加凱旋儀式的軍士都由各自將領選派,但前提是必須參加此次戰役的才行。

    確定了回京的諸多事務,歸期便就不遠了,但在臨走之前,朱由檢還要做一件事。

    “朕吩咐的事都辦妥了嗎?”

    朱由檢坐在總兵府的簽押房中,問站在一旁的袁可立。

    “回陛下,盡皆妥當,請您過目。”

    袁可立說完,便舉起一個木匣。

    王承恩上前將木匣接過,打開後,恭恭敬敬的呈在朱由檢的案幾前。

    “嗯,不錯,就是我想要的。”

    朱由檢拿起一枚鐵牌,用手摩挲了一下,隨後又拿起了其餘的幾個牌子。

    “不錯,很不錯,不過這幾枚金製的和銀質的,這次看來是發不出去嘍。”

    王承恩也是好奇,便偷眼一瞄,隻見盒子裏放著四枚金、銀、銅、鐵四種材質的圓盾形的小牌。

    上麵還有一行小字,依次是金質勳章、銀質勳章、銅質勳章和紀念勳章。

    王承恩看的好奇,正要再仔細瞧瞧,卻見朱由檢關上了匣子。

    “不錯,這鐵質勳章,每位參加此次戰役的將士都會有一枚,銅質勳章著各部總兵先擬出一個名單來報給朕。”

    說到這裏,朱由檢手指輕敲桌麵,沉思片刻道。

    “這銅質勳章數量嘛,要控製在十人以內,必須是在此次戰役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朕的銅質勳章,可不是這麽好得的,至於銀質和金質的,此次朕就不發了,因為還沒人夠格。”

    說完,朱由檢抬頭看了一眼袁可立,微微說道。

    “警告汝等,此勳章代表大明軍人的榮譽,都是將士們用命換來的,汝等務必慎之又慎,切勿徇私舞弊,名單最後是要我一一審定的,要是發現汝等在其中參雜私貨,那就去東廠等死吧。”

    說完朱由檢一拍桌子,嚇得袁可立一個激靈,忙跪下行禮道:“不敢,不敢,臣定會秉公行事。”

    “嗯,知道就好,另外,名單不必拘泥將領或者普通軍士,務必是有突出貢獻的,百總、小旗等集體亦可,陣亡的亦可,但務必保證是將士中有口皆碑的,既要有代表意義,又要服眾。”

    “還有,兵部要搞一個儀式,朕要親自給千總以上的軍官的授勳,其餘各部的授勳也皆要參照此舉行,務必莊嚴隆重,儀式的步驟,朕都擬好了,你照此辦理即可。”

    朱由檢說完,便命王承恩將一個小冊子遞給了袁可立,這是他參照後世的授勳儀式整理出來的。

    “回去仔細研究研究,有不懂的,及時來問朕,務必要將這次授勳儀式辦的莊嚴而隆重,朕的目的就一個,要通過這種授勳儀式,重塑咱大明軍人的榮譽感。”

    袁可立接過冊子,叩拜之後起身告退,嘴裏還反複念叨著朱由檢剛才的交代,生怕遺漏了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