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餅幹與午餐肉
字數:4068 加入書籤
翌日,永平穀前的一萬叛軍選鋒拔營起寨,在派出了三五波探馬之後,大軍陸陸續續的進入了穀中。
永平穀狹長,坡陡林密,藏在兩側山林之中的一萬多明軍精銳並沒有引起叛軍探馬的注意。
半個月的時間,安基臀部的皮肉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穩穩的騎在馬上準備盡快通過這個險地。
兩側的茂密的山林中不時傳來幾聲鳥叫,冬日裏有些寒意的山風吹過,隨風搖擺的山林,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讓後麵抓緊時間,盡快通過這個穀地。”
雖然四處並沒有什麽異樣,而且探馬都早已探查過了,但久經戰陣的安基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掃視了兩側的茂林,安基又吩咐道。
“派人去通傳梁王就說選鋒已進了永平穀,穀狹地險,讓梁王小心。”
很快幾匹快馬便奔馳著往後方跑去,而從前方又返回了一匹快騎。
“大將軍,部分斥候已出了穀地,並沒發現異常,特命小人來報大將軍。”
安基聞言,心裏頓時放鬆了不少,但仍不敢徹底放心。
“各隊抓緊時間,盡快通過這段險地。”
安基緊了緊身上的毛皮大氅,隨後一提韁繩,率先快了起來,而身後的選鋒大旗亦跑步跟上,隨後整個隊伍的速度都快了起來。
朱燮元在不遠處的一個隱蔽之處,全神貫注的看著這一幕,身邊盧象升、杜文煥和秦良玉都將目光投在了他的身上,等著他下令。
朱燮元轉身見諸位將領都在等著自己,微微頷首笑了笑,隨手招過一名親兵,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一杆帥旗瞬間豎了起來,隨後峽穀兩側的茂林裏頓時多了數十杆大旗,幾乎同時,“咚咚咚”的戰鼓之聲響徹了整個峽穀。
正在騎馬而行的安基一個趔趄差點跌落馬下,扭頭環顧四周,卻見剛才平靜的茂林之下多了萬餘明軍士兵。
但還未等他反應過來,成千上萬支箭羽便飛了過來,而耳畔之間又響起了那熟悉的火銃之聲。
叛軍選鋒立刻大亂,找不到掩護的士兵們如同無頭蒼蠅一般推推搡搡的四處逃竄,更有甚者用已經陣亡的同袍屍體給自己遮擋箭羽。
人嘶馬鳴,才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原本整齊的行軍隊列已經被徹底打亂了。
安基也在親衛的勸阻下,翻身下了馬,在親衛的護衛之下,還在拚命的想取得這支軍隊的控製權。
指揮著身邊的親衛退到一個隱蔽處,然後命人豎起自己的將旗,希望周邊的軍士能向將旗聚攏。
安基跟著自己的父親打了不少仗,勝仗有之,敗仗亦有之,知道在被伏擊的時候,必須得聚攏起隊伍來,才能有衝破包圍,逃出生天的機會。
安基將旗一豎,果然有不少軍士開始向將旗下聚攏,被猛然打亂的軍卒,此時也開始拿著藤牌木盾聚在一起組成防線,甚至還有一定程度的反擊。
‘怪不得能在一兩個月的時間內席卷大半個貴州,水西安氏果然還是有些底蘊的。’
看著被打亂了叛軍開始慢慢的鎮定了下來,盧象升微微皺了皺眉頭。
“傳令兵!”
盧象升嚎了一聲,隨後一個幹練的小夥子跑了過來。
“給顧炎武說,讓一團對著那處將旗來三輪齊射。”
那傳令兵聞言便奔向了新軍一團的旗幟之下,沒過多長時間,幾聲尖厲的哨聲響起,四處零散射擊的火銃之聲頓時停了下來。
二十息之後,一聲冗長的哨聲響起,片刻之間便是一陣“嘭嘭嘭”的火銃齊射之聲,又待了二十息的間隔,又是一輪。
如此三次,再看穀底的叛軍將旗之處,已經沒有多少站立的士兵了,而那杆將旗也不知倒到哪裏去了。
叛軍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將士,瞬間便被三輪齊射打的潰散了。
這一幕全都收在了朱燮元等三位將帥的眼底,再看向盧象升的眼神瞬間便不一樣了,特別是朱燮元,之前眼神裏居高臨下的傲氣已經全然不見了。
在隨後,在新軍持續的火力打擊之下,叛軍再難以組織有效的反擊,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萬餘叛軍選鋒便被盡數屠戮在這峽穀之中。
當然,這裏麵有半數是被新軍槍斃的,但盧象升卻不敢居功,因為若是沒有近萬明軍友軍的包圍逼迫,想一舉殲滅這些叛軍,不讓他們四處逃竄是絕無可能的。
殲滅了萬餘叛軍之後,明軍草草的打掃了一遍戰場,並沒有多做停留。
當然能這麽快的打掃完戰場,少不了朱燮元拿出幾個貪婪鬼來殺雞儆猴。
最後還是按照斃敵最多盧象升的提議,軍功財貨平分,這才讓朱燮元、杜文煥和秦良玉手下那些心存怨念的軍士們消停了下來。
沒有多做停留,各路明軍又趕向了下一個伏擊地點。
廣袤的森林中間的一處平緩的坡地,一條官道就順著坡勢蜿蜒而行,
在周邊密林中埋伏下來的明軍,匆匆的吃了午飯,然後就抓緊時間休息。
吃飯的時候,南方的明軍都對新軍的那種甜甜脆脆的餅幹和用鐵罐醃製的冷肉非常感興趣,待品嚐過後更是讚不絕口。
就連朱燮元、杜文煥和秦良玉都品鑒了一二,在得知這也是天子發明的之後,對天子的敬畏又深了一層。
但朱燮元等人也隻是羨慕,想在軍中推廣卻是不可能,光是製作餅幹和醃肉的糖和食鹽就不是他們這種南方軍隊能消費的起的。
盧象升看到朱燮元等人的眼神,自然了解他們的想法,朱由檢曾經在給武學生上課的時候說過,在不久的將來,要讓全大明的百姓都能吃得起鹽和糖。
而且在西山工業區,製糖的工藝正在研發當中,雖然還沒有成功,但依照盧象升對天子的了解,這肯定不成問題的。
想到這裏,盧象升笑笑沒有說話,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大明出征的將士都能吃上餅幹和午餐肉。
對於餅幹和午餐肉的名字,進士出身的盧象升開始是拒絕的,為此還起了幾個頗有文化的名字,但朱由檢決意要叫這兩個名字,盧象升也隻得服從。
雖然名字不大好聽,但餅幹和午餐肉的口感還是不錯的,而且易於攜帶,久不變質,實乃行軍絕佳口糧。
又據天子介紹,其中蘊含的能量更是遠遠大於同質量的米飯和大餅,可以更快的給前線的戰士補充體力,經過這次的行軍和戰鬥,盧象升更是感受到了這一點。
當同行的明軍還在吃著毫無滋味、難以下咽的飯團時,新軍將士一口餅幹,一口午餐肉,所帶來的滿足感自然是沒法相比的,也難怪同行的明軍都眼饞。
簡單的吃完午飯,原地休息了片刻之後,幾騎斥候便進入了官軍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