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紫薇(求收藏,求推薦)

字數:5286   加入書籤

A+A-


    張三豐駐下腳步。

    片刻後。

    先前離開的白猿又走了回來,手裏麵還多出了一個油乎乎的布包。

    “……嗷……嗷……”

    白猿把布包放在張三豐身前,然後對他輕啼兩聲。

    “這是什麽?”

    何青納悶的問道。

    “看看就知道了。”

    說著話,張三豐俯身將布包解開,一盤黯淡無光的劍形鐵器出現在兩人眼前,張三豐眼眸微亮,探手握住劍柄,震臂輕揮,盤繞的長劍陡然展開,劍身微顫,斜指長空,清越的龍吟聲響久久不絕。

    “好劍!”

    張三豐不由讚道。

    “就是有點兒太醜了,一點光華都沒有。”

    何青在旁開口。

    “嗬嗬……”

    張三豐將軟劍橫在身前,道:“這是因為劍身兩麵塗滿了鬆脂,所以劍身本來的光華不得外泄,隻需要以烈火焚燒,或者用煮沸的烈酒塗擦其身,自然可以將所有鬆脂輕鬆除掉。”

    何青道:“前輩,我義父那裏存有兩壇練功用的烈酒,回去之後我就替您把鬆脂擦掉。”

    “不用那麽麻煩。”

    張三豐微微搖頭,運起純陽無極功,劍身之上立時浮現赤紅,好似烈火燒融一般,緊接著張三豐屈指在劍身上輕彈一下,鬆脂簌簌而落。

    霎時間,耀眼灼目的紫色光華,如烈日暴漲,方圓三丈之內,都被紫芒所籠罩。

    良久之後。

    這刺目的紫色光華才漸漸散去。

    本來毫不起眼的劍身,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紫氣蘊蔚如煙霧,劍身之上似有長虹流轉,張三豐低眸看向劍柄處,被鬆脂覆蓋的名字也顯露了出來,金絲盤繞出兩枚先秦時期的古篆。

    “紫薇……”

    張三豐仔細辨認出兩個字。

    心中登時驚了一下。

    這把紫氣繚繞的軟劍。

    竟然就是傳說中的那把紫薇軟劍。

    當年劍魔獨孤求敗的貼身佩劍,隻是後來因為此劍太過鋒利,誤傷了他人性命,為了避免再發生這種事情,獨孤求敗便將其棄之深穀,從此不現世間。

    看來他所棄劍的深穀,就是這座飛來峰。

    而且獨孤求敗也是用心良苦,事先還用鬆脂將劍身光滑遮掩,又除去了鬆香味道,讓本來神光熠熠的紫薇軟劍,變成了黯淡無光的頑鐵。

    這樣即使被他人無意中所得,可能也隻會認為是一盤廢鐵,而不會聯想到這竟然是把不世出的寶劍,論其鋒利程度,也未必會遜色倚天屠龍。

    不過時也命也,這柄於深穀中塵封了百餘年的寶劍,終於在張三豐手下重現往日鋒芒。

    …………

    元大都。

    一座雄偉輝煌的殿宇寺廟坐落在其中,與元廷皇宮毗鄰而立,規模之壯闊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堪比水晶的琉璃瓦,更是在陽光下散發著璀璨的光芒。

    好似金焰焚空。

    一塊巨大的銅匾懸於門戶之上,纂刻著“萬法朝天”四個大字。

    “師尊。”

    一個穿著紅色僧衣的男子匆匆走進大殿,來到黃金打造的巨大蓮座之前,微微躬身。

    “師尊,金剛門那邊已經回信了,可是……”

    “出什麽問題了嗎?”

    黃金蓮座的花瓣緩緩展開。

    與此同時,一個輕柔的聲音從中傳來。

    “拓跋淵說他練功走火入魔,現在已經半身癱瘓,無法前來大都,請您另找高明相助。”

    “走火入魔?”

    聲音有些詫異。

    繼而,一聲輕笑傳來。

    “那老兒連借口都不會找,什麽時候外功也能練得走火入魔了?”

    “師尊,這恐怕是他的托詞,前些天弟子聽說武當派的張三豐,好像下山去了西域,現在拓跋淵又借口托辭不來,恐怕這件事與張三豐逃不脫幹係。”

    這時,蓮瓣也已經全部展開。

    一個身著赤金長衫的俊美男子出現在其中,膚白如雪,眉心一點朱紅如砂,好似女子一半,整個人都透露著幾分妖異。

    元藏大宗!

    此人就是朝天宮當代的宮主,也是元廷的國師,昔年帝師八思巴的徒孫!

    “張三豐……”

    聽到這個名字。

    元藏大宗語氣有些凝重。

    縱觀當今整個武林,能讓心懷忌憚的人寥寥無幾,除了明教的陽頂天之外,就隻有武當的張三豐,還有少林隱遁不出的幾個老和尚。

    其中又以張三豐的威脅最大。

    “師尊,武林現在都傳遍了,張三豐百歲大壽時,力挫少林三大高手,然後又擊殺了玄冥二老中的鶴筆翁,九月初九重陽節之時,還要在黃鶴樓前擺英雄盛宴,您看我們要不要做些準備。”

    “赤龍,你立刻去汝陽王府找察罕帖木兒還有丞相脫脫,讓他們請皇上下一道聖旨,調遣蒙古十三氏及族中精銳,速入中原聽從調遣。”

    “是!”

    赤龍想要領命離去。

    可他剛轉身。

    又有一人走了進來。

    “師尊,汝陽王來了。”

    “請他進來吧。”

    元藏大宗道:“把門關上,然後你和赤龍親自守在外麵,不要讓任何人接近大殿。”

    “師尊放心。”

    兩人同聲應道。

    不多時。

    一身戎裝的汝陽王就走進了大殿。

    “見過國師。”

    汝陽王微微躬身。

    “王爺不必多禮,請坐。”

    元藏大宗對汝陽王也很客氣。

    如今元廷沒落,朝中官員大多不成氣候,幾乎無人可堪大用,要不是外有汝陽王精明強幹,屢次擊敗各地義軍,內有脫脫主理朝政,維持朝廷運轉。

    這元廷能不能堅持到現在還兩說。

    “國師,我這次來還是那件事。”

    汝陽王沉聲道:“不能再繼續拖下去了,皇上現在沉湎酒色不能自拔,天竺和吐蕃的幾個喇嘛,天天教他那些邪門東西,若是再這麽下去,我大元江山危矣。”

    “王爺,我也正想讓人去府上,你稍後持我的金杖去找丞相脫脫,讓皇上下道聖旨,調遣草原十三氏入關,聽從你的指令,將那些反賊一網打盡。”

    元藏大宗沉吟片刻,接著道:“至於讓太子登基的事情,現在不能急於一時,萬一引起皇室內亂,隻怕會給那些反賊留下機會,難道你忘了當年蒙哥大漢死後的教訓?”

    “而那幾個天竺和吐蕃的僧人,我會親自去處理這件事,他們最近鬧得確實有些過分了,還有朝中那些高麗人我也會順手除掉,王爺不用擔心他們會壞你的事。”

    “唉!”

    汝陽王語氣苦澀,長歎道:“現在隻盼皇上能迷途知返,否則我大元的天下就……”

    兩人談了半個多時辰。

    汝陽王持著代表國師身份的金杖,離開了朝天宮。

    偌大的殿內隻剩下元藏大宗。

    蓮座再次緩緩合攏。

    唯有一聲輕歎回蕩在大殿之內。

    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