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上策不可說
字數:5734 加入書籤
眾人都是看著李凡,神色都是有些複雜。
百官都明白,李凡方才提出的吏治中下二策,都是實實在在,把大族、官僚的權力給限製住了。
一但執行,恐怕帝國都會震蕩幾番。
上層,又該是什麽?
這一刻,眾人居然都是有些緊張。
李溫的眼中,更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在等待著。
建業大帝,也是看著李凡,似乎對第三策的內容十分好奇。
中下二策,就已經是難能可貴,若能實行,對大羲吏治將立竿見影,在此之外,還有第三策麽?
眾人注視之下,李凡卻是哈哈一笑,道:“聖上,這上策,可語於君,不可語於臣。”
百官都是一陣不忿。
這意思,上策隻能說給皇帝聽,百官聽不得啊?
“媽的,這小子根本就是故弄玄虛!”
“壓根就沒有所謂的上上策,他就是在戲弄我等。”
“對,信口開河!”
百官都是不信。
唯獨李溫眼中,卻是十分遺憾,不能聽到上上策,他似乎頗為失望。
建業大帝聞言,眉毛輕輕一挑,審視了李凡一眼。
他沉默了許久許久,終於道:“罷了,不說也罷。”
“殿試已畢,你可以走了。”
建業大帝擺擺手,似乎不準備再多問什麽。
“謝聖上。”
李凡行了一禮,而後直接轉身,頭也不回地走出知恥殿。
看著他坦蕩離去的背影,百官中很多人卻是心緒複雜!“今殿試已畢,明日發榜,授官。”
“百官退朝吧——”建業大帝淡然揮手,起身離去。
百官恭送他離去,這才一一退朝。
走出知恥殿,百官議論紛紛。
“我在朝上四十年,第一次見到如此奇怪的殿試啊!”
“是啊,聖上別出心裁,居然不設試題,而是直接發問,這當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我倒是真的看不懂了,聖上到底對李凡是什麽態度?
”百官議論紛紛。
這場殿試,堪稱奇怪。
而百官也都隱隱然體察到了,皇帝對李凡的態度,似乎頗為曖昧“右相,不知今日殿試,您老有什麽見解?
我著實是看不懂了”一個官員朝著李溫發問。
很多官員也都在關注著,李溫乃是真正的常青樹,他對朝局的觀察,可是令常人不能及的。
但李溫卻隻是搖搖頭,道:“不必多加揣測,諸位隻需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
“狂風若起,唯鬆柏可存;烈火灼燒,唯真金堪煉啊!”
說完,他若有若無地朝著白玉階邊的李凡等人一眼,而後直接離去了。
百官都是愕然不解。
當日,殿試消息的種種,也是飛快地傳了出去。
羲京之中,頓時引發了一陣熱議!“殿試之上,身為省試狀元的李凡,居然被放在了最後一個殿試?”
“貌似他上次述職之時,惹惱了聖上,所以,聖上對他十分不喜,還連累了他的幾個門生”“奇的還不止這個,奇的是,李凡和他的門生,居然都沒有抽到試題,而是聖上現場發問”羲京上下,無不熱議。
會元居然成了最後一個殿試的?
這本就是奇聞了。
而李凡及其門生,更是連試題都沒有抽到,而是由天子親口發問。
這是破天荒的頭一回!與此同時,殿試之上的細節,就像是有人刻意推動一般,居然流傳出來。
“李凡殿試之上,論述的內容是革新吏治!他對革新吏治,提出了三策!”
“下策親賢臣、遠小人,中策授民以權、監督官吏,但是上策,卻未曾說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士子,同樣圍繞李凡述職之時提出的吏治之弊展開了論述,省試榜眼劉鏡禪,在知恥殿上表明支持李凡之政見,而李凡首席弟子陳有廷,主張興科舉”很多人在流傳,消息的源頭不止一個,就像是有人播撒而出。
很快,就連羲京中不關注科舉的普通百姓,都是聽說了。
“俺聽起來,李凡大人這是為咱們老百姓好啊怎麽還得罪了聖上呢?”
“李大人在揚州的時候,就殺貪官、治大族,隻是如今在咱們羲京,他的力量實在不夠啊”“我雖然隻讀過一些書,但聽來,李大人的話,當真句句說進我心裏去了,可惜,他這樣的人,無法得勢啊”大街小巷,就連賣菜的大媽、挑糞的大伯等等,都知道了這件事,李凡這個名字,再一次從文聖之外的另一個角度,讓世人熟知。
夜晚降臨。
春明宮。
“殿下,這一次的科舉實在是太奇怪了,若是說李凡真的惹怒了聖上,聖上又何必聽他們說那麽多?
如果是聖上看重李凡,又怎會對他如此冷淡?”
顧明成開口,他前來詳細稟報了殿試的情況。
劉桓聞言,卻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我父皇到底在想什麽”這一次,他也是拿捏不準了。
下一步,建業大帝究竟會如何對待李凡?
“沈幽,你怎麽看?”
思來想去,他想不通,隻好轉頭朝著而正在喝茶的沈幽發問。
沈幽卻笑了笑,道:“我怎麽看?
我當然是坐著看咯。”
劉桓臉色不悅,道:“難道你覺得這件事不值得關注麽?”
沈幽道:“當然,或許在多年之後,乃至史書之上,今年的這場殿試,都會被濃墨重彩地寫進去。”
他淡然道。
劉桓臉色輕輕一變,這件事居然能有如此深遠的影響麽?
“那你何故不管!”
同時,他也有些憤怒。
沈幽搖搖頭,道:“不是不管,而是管不了,管不住了。”
“殿下,現在回頭看去,咱們真正有機會出手的,就是李凡剛剛進入羲京的時候而已。”
“黎江白之事,沒有扼殺他,當他設下計謀,坑殺了翰林院眾多大儒那一刻開始,咱們就已經沒有機會了。”
“所以現在,隻能等!”
“隻要是人,就一定有破綻,對於越是厲害的人,等待其露出破綻的時間,就需要越長而已”沈幽的思緒,已經飄遠。
右相府。
“老師,今日殿試,當真讓學生疑惑,聖上究竟是想做什麽?”
諶冀明一臉疑惑地開口。
他也是怎麽都想不通。
李溫卻是道:“聖上想做什麽這不是很明顯的事情麽?”
他笑了笑,道:“李凡那小子,述職的時候拋出了一個那麽大的問題,把聖上著實都氣得不輕,但卻沒有給出答案這一次科舉殿試,他終於說了出來。”
“中下二策,皆是救國良策啊!”
他深深感慨了一聲。
聞言,諶冀明臉色都是震驚了。
居然是這樣?
這麽說來,萬歲爺之所以對李凡殿試不聞不問,讓李凡在殿試上直接開始說,是因為,他根本不用問!李凡知道建業大帝想知道什麽。
建業大帝也知道李凡知道建業大帝想要知道什麽。
世人之所以覺得奇怪,覺得無法理解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李凡和建業大帝之間的這種默契?
“如此說來,如今李凡所獻的中下二策,必然入了聖上的法眼,李凡崛起,隻在朝夕之間了麽?”
他有些目瞪口呆。
李溫的寥寥幾句話,已經將他眼前的迷霧都給撥開了。
事情的原貌,這才清晰地出現在他腦海中。
同時,他也再次對李溫升起了一抹深深的敬畏,舉朝公卿,能透過一切浮雲看透本質的,也就老師一人了吧?
李溫歎了一口氣,道:“為何世人都隻關注聖上對李凡的態度,隻關注李凡能得到什麽官位呢?”
“在這件事中,最該關注的,難道不是李凡的上上策麽?”
他喃喃一歎,道:“真想看看,那第三策究竟是什麽,能得萬世之利,而保帝國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