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夜話三大營

字數:3646   加入書籤

A+A-




    虎狩提及魏無傷之時,似有種棋逢對手對手的興奮。

    對此,白澤並未詫異,虎狩個人實力終究過於強大,那北疆狼族之中雖高手不少,但在個人層麵之上能與其真正交手的幾乎不存在。

    而那出自魏都大梁披甲門的魏無傷卻是除他外,秦軍中屈指可數能與之交手的人物。

    故,對於虎狩的疑問,他也是道“眼下,鹹陽宮中的局勢有些微妙,我讓他在鹹陽宮中擺平一些有異動的人,隻有鹹陽宮中安穩,以後的事才好開展。”

    “為何不將擋在前麵的都殺了,眼下,虎賁軍皆已全部陸續調回鹹陽,就連北疆的軍隊也暗中調回了五千餘人,將軍你還有何懼?”

    殺氣騰騰,便是虎狩的性格,他很好的延續了虎賁軍曾經作為武安君親衛那所過之處皆是血流漂杵、屍橫遍野的行為。

    雖虎狩在排兵布陣可能談不上名將之列,但虎賁軍在其指揮下,卻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北疆的戰場上令那狼族也是恐懼無比。

    總而言之,其是一個領兵破敵的勇猛悍將,但卻不是一個徹底值得托付的一軍之統帥。

    對於虎狩的提議他也並不讚同,並嚴厲道“還不到時候,那些人與我們爭奪權力的可殺,但下麵的軍士卻不可過多的殺戮,對狼族的態度萬不可放到秦人身上。”

    虎賁軍在北疆之時,從不留下俘虜,屠刀之下,盡是亡魂。

    但狼族與秦人不同,兩者不可相同對待。

    狼族居於蒙古高原,多草原大漠,逐水而居,遊獵為生,若無白家在北疆抵禦狼族,此時的狼族便正是瘋狂崛起之時。

    狼族、東胡皆對中原一地虎視眈眈,其中更是以狼族最為瘋狂,秦、趙、燕三國皆是受過狼族襲擾。

    這是文明的戰爭,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內都無法調和的矛盾,遊牧民族對與農耕民族的侵略似乎猶如不可避免的曆史進程。

    屠殺、侵略、戰爭是兩大文明間持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主旋律。

    對狼族,白澤可不顧後果,但對於秦國內部他不可能舉起屠刀肆意殺戮。

    對此,白澤倒是極為慎重,道“鹹陽、驪山、藍田三大營作為秦國三大軍營,時常駐紮有超過十萬兵馬,一旦三大營有異動,那鹹陽便是萬分危急,而我們不可能將所有異動的軍隊屠殺殆盡,此舉於我們無利,於秦國更是無異於自斷臂膀。”

    “三大營?我們想要插手的難度會不會太大?”虎狩也明白三大營在秦軍軍製中的重要地位,故而也是疑惑萬分。

    “三大營我主攻藍田,其餘二營我會聯係其他人處理,憑借他們實力應無大礙。”

    三大營乃是秦軍屯兵之所,尤其是藍田大營,僅其一營在特殊時期便是駐紮超過十萬之眾。

    其既有拱衛鹹陽,又護衛秦國東南之境之意,至於鹹陽、驪山二營則更多的是駐守當地,論重要性自是不如藍田大營。

    而白澤自然不希望與三大營有太大的衝突,能提前掌控三大營自然是最好。

    但謀劃三大營不是如今的白家一家可為之的,能在三大營中掌權之人皆是不凡之人,無論是家世出身還是個人能力皆是出類拔萃。

    據他所知,有不少嬴姓宗室、朝中軍政大臣也是在三大營中有著利益糾葛。

    軍權永遠令人著迷,朝中那些有些勢力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軍中有關係網絡。

    想要掌控三大營不僅需要嬴政的支持,還需要幾大將領以及宗室中人的支持。

    “對了,那狼族近況如何?”白澤卻是停下鹹陽之事的思緒,將事情引到北疆。

    “在公輸家攻城床弩投入後,狼族明顯退卻了許多,草原、大漠不少中國也開始狼對族露出了獠牙,狼族之禍已不足為懼。”虎狩虎眸中閃過凶光,這些年對狼族的進攻終於有了顯著的結果令他也有幾分欣喜。

    “狼族在草原上有著不少的敵人,但其敵人實力也差強人意,遠遠無法對狼族形成致命打擊。

    北疆那邊有我父親便足以,現在也聯絡上了其他部族,狼族之事我準備放一放。

    眼下,我們的勢力主要放在鹹陽之中,待擺平鹹陽後的事情再開展其他事情。”

    狼族在北疆與白家麾下的軍隊交手多年,白家這個本不該出現的家族使得狼族南下入秦的次數逐漸減少,而今,白家麾下的軍隊已然是由守轉攻,逐漸開始向著狼族地盤穩步推進。

    這段時間,他離開北疆時間不長不短,而那狼族頭曼單於也似乎與六國之人有些交際,這其中所含的情況令人不得不深思。

    農家那潛龍堂的司徒萬裏舉行的寶物交易盛宴,卻是引得不少人來此。

    然,他並不認為區區一次寶物交換活動能引得這麽多的“大人物”不遠千裏到此一聚。

    燕國太子、雁春君、墨家荊軻,這三位在燕國朝堂與江湖中皆是重中之重的人物,不遠千裏到此,不免讓人心生懷疑。

    此事想必是與那頭曼脫不了幹係。

    但具體是何事還需時間去調查,他麾下鐵血盟、醉仙樓雖情報能力不弱,但也還無法將情報網絡伸到狼族之中。

    雖他心中也有幾分猜測,但也無太多佐證。

    那燕國以北,乃是東胡、狼族等遊牧民族,燕國雖與其餘六國少有戰事。

    但,一到秋冬,北方的遊牧民族必然南下劫掠,這樣的行為幾乎是鐵律,而燕國正是其南下的一大門戶。

    燕力不似秦趙那般強大,燕國更是自名將樂毅後再無足以護國鎮邊的名將,如今的燕國大將軍晏懿更是一無是處,既無統兵之才,又無將領之風。

    眼下,秦國北疆受狼族劫掠不如燕趙兩國,一來是由於秦國所處位置之利,二來便是多了白家這個本不應存在的勢力對狼族不遺餘力的打擊,使得狼族近來再無進攻態勢。

    狼族雖有退卻,但仍然有崛起的勢頭,畢竟草原、大漠麵積太廣,狼族勢力分散,這些年損失在秦趙燕手中的軍隊還無法令其一蹶不振。

    狼族在秦趙兩國討不到好,那自然會將目光放到燕國身上,而燕國要擋住狼族騎兵襲擾恐怕會付出不少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