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人盡其才
字數:3732 加入書籤
驕陽似火一般,炙烤著整個新鄭,而此刻,新鄭上空刮過一陣猛烈的風,吹過整個新鄭,帶起不小的塵埃。
烈日當空下的新鄭依舊忙碌,然,新鄭中的一繁華之所卻是少有行人,甚至無人敢靠近片刻,畢竟那門前麵帶鐵甲,手握鋒利長戈的士兵使得周圍之人不敢靠近一步。
秦國驛館,乃是秦國使臣入韓之時所暫住之所,平常時候也僅僅駐守幾十人,更多是由新鄭中的守軍負責使臣安全,但此前的秦使遇害使得眼下的秦國驛館駐紮著上百秦國精銳鐵騎,眼下,此處可謂是固若金湯。
韓國懼秦久已,而此處正好也借秦之威名震懾整個韓國,眼下就連那夜幕也不敢窺視此處,甚至就連王宮中的那位對此也忌憚異常,畢竟那日朝堂之上的李斯壓得整個朝中文武大臣抬不起頭來。
但就是這麽威嚴的場所,此刻門前卻是停著一輛馬車。
不多時,待一白衣男子上車,車輦便是動身離去。
緩緩駛過新鄭街道,車中人掀開車簾,目光掃視著城中的一切。
這城中的一切倒是與他入韓之時一般無二。
商販依舊沿街招呼買賣,周圍的酒肆依舊泛著不算佳釀的酒香,城中也時有新鄭守軍四處巡邏。
見嬴政打量著車窗外,白澤卻是詢問道“政哥,這新鄭如何?”
“這新鄭繁華之處不亞於鹹陽與雍城,甚至在一些方麵猶有過之。”嬴政打量著窗外的一切,久居鹹陽宮的他極少有時間這麽好好作為一個看客而看待一座城市。
“秦國終究屬於西北邊陲,甚至一度被山東六國稱為蠻夷,隻是號稱正統的山東六國榮光不在罷了。”
“我大秦”
作為一國之君,他心中難免有相較一二的心思。
這新鄭也算如今這天下間比較不錯的城市了,雖有地下勢力盤根錯節,但那隻是陰暗麵罷了,畢竟有陽光的地方自然少不了陰影存在。
如今的新鄭撇開朝堂而言,倒是發展不錯,沿街的商販、酒樓、商鋪不少,比之鹹陽倒是好上幾分。
新鄭頗有小而精的氣象,韓國國土狹小,而韓國大部分權貴,商業皆是出於新鄭,其繁華自是不必多說。
那鹹陽雖為秦都,但也是多次遷都後才真正定都鹹陽,多次的遷都使得秦國在都城上所花精力自是沒這韓國大,那舊都雍城更是繁華如鹹陽一般。
加之秦國以耕戰為根基,整個國家就是一個龐大的戰爭機器,對商業的發展自是不及東方六國。
故而秦國商業就韓國發展程度而言倒是要遜色一籌,但秦國國土廣袤,若論體量還是遠強於韓國,畢竟大秦奮六世之餘烈可不是說說而已。
各國間各有氣象,若論戰,自是秦國首推第一,而論商,那東海之濱的齊國自是無可爭議,但論弱小,則韓國也是當仁不讓。
先天不足的韓國一切不如意都是歸咎於國土狹小,軍事實力不強所導致。
三家分晉之時的韓國便是與趙魏無法相提並論,雖後由申不害變法圖強,但依舊落在趙魏之後,加之其變法歸其根本而言是為了加強的君權,並未真正富國強兵。
趙國推行胡服騎射,打造出了能縱橫草原大漠的趙邊騎,即便趙國經過長平大敗,但依舊在最終的hd一役中令秦軍損兵折將。
魏國吳起、李悝變法,打造出了魏武卒這等名震天下的驍勇之軍,曾經那支令秦國也經曆大敗的魏武卒如今雖衰落了不少,但其依舊是魏國最為強大的軍隊。
穀弴 韓國先天不足,後期變法也是棋差一招。
君王玩弄權力的結局卻是被權力玩弄,不得不說有些令人唏噓,恐怕曾經極力推行術治的韓昭侯也未曾想到,韓國的王最終會被權力玩弄了。
嬴政目光似有深意,眼前的新鄭縱然令他眼前一亮,但其作為一國之君的思緒自然不會受眼前之物的限製,他很多時候會在眼前之物上衍生出許多看似不相關的想法。
馬車行得很慢,車內的兩人也在不時談論著韓國的局勢,兩人置身事外,終究看得清楚些,韓國之內,韓非看的清楚,但韓國之外恐怕就是韓非所知也遠差兩人許多。
流沙的情報網絡即便再強,但在一個天下間最強大的國家麵前也顯得微不足道。
車輦行進,時間流走。
逐漸已是日漸西斜,穿越半個新鄭城,車輪才停下轉動。
不留意間,一天就這麽過去大半。
山莊內,一切如往常一般,隻是院內眾人多了一番歸秦的喜悅,也幸而如今歸秦之事基本安排穩妥,隻待兩日後啟程歸秦。
他麾下的虎賁軍這些日子倒是過得舒坦,北疆之時,每日操練時辰遠非現在可比,軍隊想要保持強悍的戰鬥能力是必須要保持足夠的操練。
入韓這段時間也顧不得這許多,而眼下這最後的兩天倒是需要抓緊時間安排好一切。
房內的白澤奮筆疾書,一旁的案上已是堆了不少處理好的書簡,而韓雲、虎狩卻是在一旁,不過隻是一站一坐罷了。
呼!
落下最後一筆,白澤也不禁舒了口氣。
這案上的書簡,便是他留給在韓國的鐵血盟、醉仙樓以及麾下商行的安排,鹹陽之事瞬息萬變,其明顯更為重要,他也隻得將韓國之事一一下放。
站起身,白澤卻是對韓雲吩咐道“我不希望弄玉跟在流沙麾下,讓鐵血盟派人暗中護衛弄玉到南陽,那南陽將是我們蠶食韓國的第一步,這第一步必須要走好。”
萬事開頭難,對韓國動手是早已定好的,但謀劃一個國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中所涉及的方麵太多。
他讓李開一家盡皆前往南陽也是有所考慮,李開本是軍中難得的青年將領,有著不錯的底子,其雖多年以來遠離軍政,但其卻是能夠在偌大的韓國尋覓得弄玉蹤跡,也足以證明其能耐不凡。
若給予其足夠的施展空間,必然能有一番作為,而南陽太守寧騰也不是普通人物。
相信李開一家在其麾下能夠發揮些作用。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將合適的人擺在合適的地方必然能夠事半功倍,而他相信李開便是這個合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