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大閱兵

字數:6317   加入書籤

A+A-


    &esp;意識革命,毫無疑問又是杜恪放出來的衛星之一。

    &esp;科學家想要推動什麽領域發展,放衛星無疑是最好的方式,資本會因為追逐衛星而瘋狂湧入。不過嚴格說起來,這可不是衛星,心靈力量修煉體係是真真切切存在的體係。

    &esp;而隨著杜恪在《焦點訪談》上的一頓忽悠,投入大腦意識與腦波研究的團隊,越來越多。連輔助醫學國家實驗室,都跟風上馬了好幾個相關項目。對此杜恪喜聞樂見,對大腦認識的更清楚,他今後就能更方便快捷的改良心靈修煉體係,然後適應人類大腦。

    &esp;讓人類無需借助心靈戰甲,也能修煉這種力量。

    &esp;不過一頓忽悠過後的杜恪,又前往超級環,繼續醉心量子時空通道的相關研究去了。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心靈修煉是靠後的計劃,眼前最重要的就是研究傳送技術。

    &esp;一晃。

    &esp;暑假結束,新學期的軍訓也結束了。

    &esp;依然在不斷設計超級環撞擊實驗的杜恪,接到了國院國慶工作小組的邀請,邀請他在承天門城樓上觀禮建國八十周年大閱兵。這也是自七十周年大閱兵,十年之後的再一次舉行大閱兵。同時今年也是意義最為特殊的一次閱兵儀式,因為這一次閱兵之後,海陸空兵種就將退出曆史舞台。

    &esp;軍委已經決定於明年召開全軍改革會議,重新製定兵種序列,完成從傳統軍事力量向太空軍事力量的華麗轉型。

    &esp;“城樓觀禮嗎?”杜恪興奮起來了。

    &esp;“不僅是城樓觀禮,您將於國內外領導人一道觀禮,按照核心的指示,您將站在他的右手邊。”工作小組的一位負責人,親自趕來超級環,高速杜恪觀禮須知。

    &esp;承天門城樓觀禮大閱兵,是非常重要的禮遇。

    &esp;一般分為城樓和紅色觀禮台兩部分,普通受邀人員隻能去紅色觀禮台閱兵,而國際政要或者國內一定級別領導,方能有資格在城樓進行閱兵觀禮。而杜恪這一次受邀,邀請的閱兵位置不是紅色觀禮台,直接就是城樓閱兵,位於核心的右手邊——這個位置一般是最顯赫的外國政要。

    &esp;不過這一次閱兵,並未邀請重要的外賓,所以這個位置就留給了杜恪。

    &esp;“杜院士,請您務必於10月1日之前抵達首都,屆時我們會派專人服務於您,安排您的食宿與出行。您的父母、妻子也一同過來,到時候都會有專人負責接待,並引導他們去觀禮台閱兵。”

    &esp;“好的,我會讓助理幫我安排好行程,麻煩你們過來一趟了。”

    &esp;“您太客氣了,為您服務是我們應該做的。”

    &esp;……

    &esp;“要閱兵了嗎?”花海基地裏,巨魔院士們,聽到這個消息,一個一個滋味莫名。

    &esp;即為國家強大而自豪,又為自己故土難尋而傷悲。

    &esp;“再過幾天,就是國慶節了。”

    &esp;“杜恪,你閱兵的時候,別忘了同步直播,讓我們也看一看國家的軍隊,強大到什麽程度了。”

    &esp;“我平時去軍事基地的時候,你們也沒少看直播吧?”杜恪故作不在乎的說道,軍隊更換裝備不是一天兩天完成的,陸陸續續的進行了很多次,這些裝備杜恪全都複刻過。

    &esp;“那能一樣嗎,閱兵和參觀軍事基地,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一名院士嚴肅的說道。

    &esp;“行吧,我直播給你們看。”

    &esp;……

    &esp;“兒子,我跟你媽還有靜靜,要去閱兵觀禮你可知道了?”杜賢軍打了電話給兒子。

    &esp;杜恪在電話中應道:“我知道,到時候我就不回廬州市跟你們匯合了,讓沈姐給你們安排好,國慶工作小組也會有人接待,我們在首都再見。”

    &esp;“你不回廬州?”

    &esp;“實驗走不開。”

    &esp;“好吧,我在想,是不是把小星宇跟小星雲也帶過去,看看熱鬧?”

    &esp;“別了吧,小孩子能看到什麽,到時候人多麻煩。就把小星宇和小星雲放家裏,給阿姨帶著……對了,我靜靜媽不去觀禮吧?”

    &esp;“親家不去,但是水老爺子去,剛才水老爺子還打來電話,讓我們到首都的時候住他家。我跟水老爺子說,到時候有人給我們統一安排。”

    &esp;“嗯,讓我嶽母在家帶小孩就是了。”

    &esp;雖然兒女雙全,但是杜恪是一點沒有享受到養孩子的煩惱,自己爸媽和嶽母都能幫著帶孩子,他和水靜隻負責和孩子玩耍即可。

    &esp;“真想不到,有一天我們能去承天門參加閱兵。”杜賢軍感慨萬千。

    &esp;他一介農民,前半生基本都在農村小鄉鎮生活,連去廬州市都得逢年過節抽時間,看閱兵更是早早就搬板凳守著電視機。何曾想到會有一天,自己能站在觀禮台上,與領導人、各界知名人士、海內外人士,一起親眼觀看閱兵,甚至鏡頭掃過時,還有可能上電視。

    &esp;“好好享受吧,爸。”

    &esp;“當然享受了,倒是你,聽來人說你要去城樓跟領導們站一起?”

    &esp;“嗯。”

    &esp;“那不是得有特寫鏡頭嗎?”

    &esp;“這也沒什麽吧,你兒子我《新聞聯播》都直播采訪過,這點小陣仗算個什麽。”杜恪略顯吹噓的語氣說道,不過這話還真不是吹噓。

    &esp;“臭小子!別得意,兢兢業業知道嗎?”

    &esp;“知道。”

    &esp;“國家給了我們最好的待遇,我們就得回饋國家最大的努力,家裏麵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工作一定要認真。當然你爸是不太懂你現在搞的實驗,但是有一點,老爸是知道的,那就是我兒子在為人類創造曆史……我跟你媽都為你感到驕傲,好了,不說了,掛了。”

    &esp;電話傳來忙音。

    &esp;杜恪笑著搖了搖頭。

    &esp;成為父母的驕傲,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esp;……

    &esp;十月一日。

    &esp;轉眼便到來。

    &esp;這一天可以說整個華夏老老少少,全都通過各種設備準備觀看大閱兵,學生黨們用手機看,工作黨用電腦看,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用多年不看的電視來看。

    &esp;可惜全息電視推廣並不是很順利,主要是電視台的節目生態短時間內做不起來,所以本次大閱兵並未采取全息攝影的方式進行直播。

    &esp;依然屬於平麵影像直播。

    &esp;不過蜃景科技投資的一家攝影公司,與央視合作,會全程進行全息攝影,然後後期製作好全息紀錄片,在央視九套進行播放,到時候觀眾就可以通過全息屏幕進行觀看立體大閱兵了。

    &esp;“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華夏。在這個不同尋常的節日,相信每一位華夏兒女都會從心底說一句,我愛你,華夏。”伴隨著女主持的聲音,直播開始了。

    &esp;男主持的聲音緊隨而來:“八十年風雨兼程,承天門廣場上的紅飄帶寓意著紅色基因連接曆史、現實與未來。”

    &esp;“今天的承天門廣場是世界矚目的中心,今天的華夏同樣已經成為世界舞台的中心。”

    &esp;“長安街上,人民軍隊精神抖擻,這支穿草鞋、拿梭鏢走上征途的隊伍,現在已經擁有三支太空艦隊和各式先進高科技武器,正闊步衝向世界超一流軍隊。此時此刻,四名上將、兩名中將、一百多名少將,近一萬五千名官兵列隊完畢,等待接受統帥的檢閱,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esp;“……”

    &esp;“此時此刻,地域不同、口音不同的人們匯聚在這裏,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兄弟姐妹,有三地同胞和海外僑胞,有關係和支持華夏發展的外國友人,我們將共同見證曆史。”

    &esp;“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esp;“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esp;“這裏是華夏人民共和國首都燕京!”

    &esp;“我們在這裏向全球直播,慶祝華夏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

    &esp;“一個必將載入史冊的國家盛典即將開始。”

    &esp;鏡頭從遠處拉近,越過無數揮手的觀禮嘉賓,來到承天門城樓,一群身穿中山裝的領導人,正邁步走過來。直播主持人一一介紹:“……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承天門城樓,……同誌和杜恪同誌來到了承天門城樓。他們和全國億萬人民一起慶祝華夏人民共和國80華誕。”

    &esp;在跟在兩位前任領導身後,杜恪同樣是一身合體中山裝,神情肅穆的按照工作人員引領,來到核心的右手邊,站在城樓欄杆前。

    &esp;“今天在承天門城樓參加慶典的,還有中央……全國……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代表等。”

    &esp;【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esp;“來自全國各條戰線的英雄模範人物,各界各族代表……以及在京重要外賓,各國駐華使節,外國專家等到現場觀禮。”

    &esp;……

    &esp;“爸爸!”

    &esp;“姥姥,是爸爸!”

    &esp;已經兩歲多的小星宇,指著電視上一身帥氣中山裝,年輕但帥氣逼人的杜恪,大聲叫喊著。

    &esp;“是啊,那是爸爸。”杜恪的嶽母,抱著大外孫,微笑著說道,“爸爸是華夏最重要的科學家,所以才能站在承天門城樓,與領導一起進行閱兵。等小星宇長到了,也成為一名偉大科學家,好不好啊?”

    &esp;“嗯!”杜星宇用力點頭,“我也要向爸爸一樣,成為偉大科學家!”

    &esp;“科學家……”旁邊阿姨抱著的小星雲,含糊不清的跟著喊了一句,不過同時手中還搖晃著一個破破爛爛的洋娃娃,“爸爸……科學家……”

    &esp;嶽母轉頭看向杜星雲:“小幸運,你以後要不要成為科學家?”

    &esp;杜星雲不知道姥姥在說什麽,但不妨礙她繼續重複剛才的喊聲:“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