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小喬的男神

字數:4465   加入書籤

A+A-




    池瑤看著講台上那個一身西裝、魅力射的男人,心神有些恍惚,不禁在想,要是他今天中式長袍或是馬褂,是不是會更有學者的風采。

    想到這裏,她有些激動,下一集的講課讓他試試。

    方鏡站右講台邊,麵對台上的學生侃侃而談。重點是他壓根就沒有看教案,那份從容,那份自信,又是讓人眼前一亮。

    “這是一個三足鼎立的舞台,這裏曾經走過一批個性張揚的英雄。然而,這又是一段被演義籠罩的曆史。”

    “三國,究竟是英雄的傳奇,還是智者的比拚?穿透演義迷霧,還原曆史真實。”

    “先說周瑜吧。”

    “大家讀過《三國演義》,赤壁之戰的主角應當是諸葛亮,周瑜不過是作為襯托諸葛亮智謀形象的配角而已,是一個氣量狹小之人,最後還被諸葛亮活活氣死。”

    “今天,我就給周瑜證名,他不可能因為嫉妒別人,而被別人氣死,相反,曆史上的周瑜是一個少年英雄,性度恢廓,雅量高致。”

    一石激起千層浪。

    講堂瞬間炸鍋。

    方鏡的論斷把眾人嚇了一跳。

    他怎麽敢的啊。

    這是篡改曆史。

    在這個世界,大家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周瑜那狹隘的形象早就根深蒂固,從沒有人去仔細研究那段真實的曆史,方鏡的表述,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以至於現場監控觀察節目錄製效果的池瑤心中也是咯噔一下,為方鏡捏了把冷汗,在場可都是高才生,是名校學生,其中不乏曆史係的學生啊。

    方鏡是不是玩大啦。

    學生們也在竊竊私語。

    “怎麽可能,周瑜就是氣量狹小之人,難道我這麽多年的曆史白讀啦?”

    “我承認方鏡有才,可是也不能亂講,這不是胡說八道麽。”

    “這不是誤人子弟麽,他,怎麽敢的。”

    “飄了,他飄了。”

    麵對眾人的質疑與不解,方鏡繼續講課。

    “他24歲的時候就被孫策任命為建威中郎將,吳中呼為周郎,就是當時他們這個地方的人都管他叫周郎。郎是讚美的意思,周郎就是周帥哥。”

    “大家想想看吧,一個24歲的年輕人,擔任了一個地方的高級將領,馳騁戰場,建功立業,而且娶得這個地方最美麗的女孩子小喬為妻,何等的春風得意,作為一個男人還有比這更令人羨慕的嗎?他還需要嫉妒誰,有誰值得他嫉妒。”

    學生們瞪大眼珠,不禁代入角色之中,師歌美女的畫麵感在腦海中顯現。

    “24歲我們怕是剛進入職者,為生計奔跑,人家周瑜早就立功立業,主政一方,寶馬香車美人在懷。”

    “方老師這一說,周瑜分是人生大贏家,我要是有個小喬那樣女神老婆,我還需要羨慕誰。”

    “小喬的男神!”

    “小喬?我們這裏不就有一個,嗬嗬,前麵,花落雁就是這樣的女生。”

    “我感覺方老師講得有點東西啊。”

    聽有人人喊她的名字,把她和小喬聯係在一起,坐在階梯教室的二排的花落雁俏臉有些發燙,身子不禁縮了縮。

    方鏡也注意到,學生們的目光有時會落在二排那個漂亮得不像話的女學生身上,的確有種驚豔的感覺。

    有些人注定是夜空中的星星,黑影裏的燈光,那樣的惹眼,那樣的與眾不同。

    我方鏡就是。

    嗯,這個在美女中依然是拔尖的牛仔吊帶裙的女學生也是。她渾身沒有任何首飾點綴,恰似清水芙蓉,自有清靈卓絕的氣韻。

    方鏡繼續說道:“我再給大家講講真正的曆史記載”

    “事實上,曆史上的周瑜氣量是非常大的。”

    這時,一個情緒有些激動的學生實在忍不住舉起手。

    方鏡微微一笑,示意電視台的工作人員給他一個話筒,給一個發言的機會。

    “方老師,你說的都是推測,周瑜是不是氣死,有誰知道,你不能否認這個可能,周瑜在三國就是個笑話。”

    一些學生紛紛點頭。

    池瑤再次緊張起來,不知道方鏡的回答,能不能讓南大的學生信服,能不能讓將來觀看節目的觀眾信服。

    方鏡對於這名學生的質疑一定也不生氣,有人質疑更好,節目效果拉滿,池瑤負責的這個欄目能更火,他的目光不動聲色越過學生,落在後排那道靚麗的身影身上。

    “周瑜是不是氣死,的確沒人看到。我們應該名明,小說,曆史,都是人所寫,帶有作者各個喜好,但曆史終究有它評判的標準,讓事實說話。”

    “《三國誌》對他的評價是“性度恢廓”,就是氣量大,品質好;當時的人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

    “劉備說他“器量頗大”;蔣幹說他“雅量高致”。”

    “順便說一句,蔣幹這個人也是受冤枉的,蔣幹確實到過周營,因為蔣幹和周瑜是同學,但是蔣幹沒有盜什麽書。”

    “程普是孫權帳下老將,自恃屢建奇功,資曆較深,有點看不上周瑜,不服氣,多次淩辱,周瑜從不與之計較,最終贏得老將的佩服敬重。程普何許人也?他是最早追隨孫堅創業的將領,是東吳元老,他的話具有可信度。”

    “《三國誌》中,他是第一個提出“聯劉抗曹”的人,火燒赤壁、大破曹仁都是他的計策。孫權說他:“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孤非公瑾,不帝矣。”

    “建安七年的202年,這是周瑜第一次對東吳的發展做出長遠之規劃。後來周瑜在赤壁之戰後提出了一個更為宏偉而驚人的政治綱領,《三國誌》記載: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基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這一點也不遜於隆中對。”

    一條又一條史實被方鏡寫意的敘述,同樣是不堪教案。

    嘶!

    原本有些不認同方鏡觀點的學生,目瞪口呆,嘈雜的課堂鴉雀無聲。

    所有人心中有的隻是震撼。

    這個方鏡是魔鬼吧。

    他的腦袋到底裝了多少書籍,多少曆史!

    這特麽真的是在認真研究三國好吧。

    掌聲突然響了起來,不知是誰啟的頭,所有人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為方鏡鼓掌。

    他們被方鏡淵博的學識折服,被他嚴謹的研究方式所折服,被他幽默風趣別具一格的講課風格所折服。

    池瑤心中無比的震撼,情不自禁為自己的男人叫好,她的眼裏有光,那道光便是方鏡。

    二排的那個女孩更是握緊拳頭,像是下定決心一般。

    之前提問的那個男生麵紅耳赤,這發現自己是多麽的無知,同瑜才不是笑話,是東吳名將,是美玉啊,這些的書,真的白讀!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