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見守庸子
字數:4008 加入書籤
“四道……看樣子山上那廟,這三千年來,攏共來過四次客人。”
這“天梯”之中盡皆是血肉幹涸的內壁,在同等的力量的摧殘下失去了活性,隻有最深層的東西不安地扭動著,連帶著這層角質化的“死皮”,不斷地聳動。
然而在張清和等人眼中,相對於肉須恣意生長的惡心泥沼,與眼球猙獰密布的山石,這已然算得上一方“淨土”。
“他們為什麽不走前人走過的路,那樣應當很容易上山才是。”
此刻倒是郭思成顯得像老師,張清和像學生,在險境之中,拳頭薄弱的總是要倚靠拳頭大的人的。
“因為他們的目標壓根就不是進到那廟裏頭,他們想的就是夷平這山,入廟從來就不是個目的。
僅隻是欲使山傾,是不必去見那山的主人的。”
“可他們最終又去了。”
“那是因為他們上山後,便再沒有想過活著。”
他們正在這裏頭走著,郭思成撫摸著這道天壑的內壁,好似陷入了某一段過往,令他有些熟悉的氣韻攀附其上,時至今日,背陰山之中的東西沒有一人膽敢往這一處來,但是在他的護持之下,大道的餘威卻對張清和毫無影響。
“這道應當是平子的小徒弟留下的,那也是個愛較真的假正經,看著守規矩,卻尤其愛偷摸著往勾欄裏頭跑,有一次聽曲兒還和他家老師撞上了,實在是尷尬得很。”
郭思成笑了笑。
“不過他刀使得不錯,這一刀我用不出來。”
此刻張清和等人已然自這溝壑登到了重雲之上,馬上就臨近那多少長安塾大修都未曾觸及的地界,張清和扭頭往身後望,這一刀的意蘊久久不散,不僅僅披開了這一道仿若貫通人神界限的天梯,還使得繚繞背陰山的深沉之霧久久不趕上前。
或許有堪比巔峰聖人的存在敢於去觸這黴頭,但是趨利避害的本能使得它們不願去做這不討好的事兒——
這刀的主人位格是遠高於它們的。
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人心。
“以人微茫之身,膽敢對一座大山揮下刀兵,可以為仙。”
張清和有些感慨。
“公子慎言,仙神於他們那都是罵人的詞兒。”
一眾人緩緩登上這背陰山巔來,山頂之上除了一座破廟之外空無一物,郭思成反駁道。
“真正的仙神和聖人,在那廟裏頭待著呢,這外頭的,不必別這麽捧,受不起的。”
他言語之中譏諷的意味重得很。
“我在山下的時候便望了好幾次這山巔,更是琢磨了許久這破廟,倒是從未想過,這山上會是這番模樣。”
張清和有些慨歎。
他環顧四周,這座本就猙獰的山上是突兀無物的,倒是遍布著血淋淋的傷口與暗沉的血痂,殘存的神意與道韻昭示著究竟是何人做了這番舉止。
那廟也隻是一間狹窄的小廬,裏頭滿布著廢棄的磚石,隱隱約約能夠得見一座金漆都掉得斑駁的神龕,裏頭那夫子像笑得難看,張清和單單隻往了一眼,便覺得有些不適——實在是過於虛假了些。
“和想象中的不大一樣,對吧?”
廬子裏頭走出一個俊秀的青年來,身形在太浩天的金烏之中愈發凝實,原本還有些虛幻的模樣真切了些許。
他顯得和善得很,使人不由自主地便生出天然的好感,加之容貌俊逸,一身普普通通的布衣披身,便突顯出一股子聖道昭然的風骨來。
單看麵容,與李少白居然有兩三分相似。
“很早以前,我便在關注你,隻不過借的是它們的眼睛。”
張清和將镔鐵劍橫在胸前,他開靈視隻不過看了一眼,神魂便如同沸騰的熱湯一般翻湧開來,大道天音的誦經聲不知勉力鎮壓了多久。
靈視之下,眼前這青年身後有著一團龐然看不清性質的畸形黑影,不斷地蠕動,自人道之中蘊養著自身,他不過是這黑影投射而出的一縷並不存在的幻象罷了。
那黑影張清和也不願、更不能看得真切,就猶如螻蟻無從揣測土石的全貌,不同於中天大帝於镔鐵劍上留下的那夠被理解的投影,這東西他是真真正正直麵著,無從規避的。
“先聖守庸子。”
張清和沉下神色,肅穆地盯著他。
“你與我體質相通,我本是惜才的,若你現在收手,我收你為親傳,予你長安塾。
若你願意,長安乃至於仙唐都是你的。”
守庸子饒有興致地看著這個小童兒,雖說一路受李家排布,可他在這局裏的表現也著實驚豔,單作棋子論,確也合用,使他起了惜才之心。
“哦?若我沒猜錯,先聖與天宮邪人的交易裏頭,便有著我這一環吧?”
“我若歸來,南天便也算不得什麽,他們既然代表某位仙神,那我便與他們實則對立,是否將你交出,由不得他們的。”
守庸子的言語之中很是自負,然而作為中天萬年裏頭惟一一位道果仙君,他實在也有資格將這話說出口。
“多謝先聖厚愛,不過您說的這些,李家人早已經許諾了,他們不隻送長安塾,送長安,還送鎮安,送仙唐呢!
送完這些,他們還給清和直接送了個老婆,不知道先聖這兒,送不送老婆啊?”
張清和看著郭思成麵兒上是從容的,便也沒有再發怵,心裏雖然慌亂得很,但是依舊調笑起守庸子來。
“真可惜,看樣子你們今日裏是做不得客人了。”
守庸子頗為遺憾地搖了搖頭,他又將目光轉向了郭思成。
“你掐的時候很準,午時金烏最熾,我必然得在這個時候入主軀殼,才出不了岔子,還真是不好動你們。
沒想到三千年間,李家還出了你這般令我看不透的人物。”
他仿佛絲毫不在意說出自己的軟肋,抖了抖大袖,背身入廟——
在那裏,白衣夫子眉頭緊鎖,默默盤膝坐著,宛若泥塑,與神龕之中的聖人像全然一致。
“那便讓懷瑾招待你們吧。”
許懷瑾便也自廟門之前顯露身形,眼底沒有雜餘的猶豫,麵兒上卻與守庸子無二,帶著虛偽的慈悲。
這蒼老的聖人眼底被求生的熱切占著,看著張清和眼底閃過深沉的恨意,也不作多餘的解釋。
“今日是祖師歸來的大好日子,還請幾位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