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東天帝君

字數:3569   加入書籤

A+A-


    “是你,又是你!三千年前便是你蠱惑平兒,到了現如今,沒想到你又自歲月之中歸來,橫插一腳,你到底意欲如何!”

    守庸子已然無暇顧及這些他認為分屬李家的人緣何便成了天宮眾人,他的矛頭已經全然指向了東天帝君。

    “東天帝君……”

    張清和想過郭思成這鎮安城頭拐來的軍漢子來頭會大,但是卻沒成想他的身份會如此之特殊。

    “道胎血……還能趨利避害……

    人性之中搭建著與李平安一致的虛無,難怪背陰仙禁到了他手中恭順得如同嬰孩,原來這位就是道文的祖宗……”

    張清和喃喃自語——他心中當然還有著疑問,那日他在郭家祖祠的族譜上頭,分明見著郭思成是幾百年前的祖宗輩,那一切是做不得假的,要不然為何文昌費盡心思去封存郭思成泥丸宮裏頭的禁製?

    這北邊的李家皇族,緣何就落入了尋常百姓家,成了個遠離妻兒的征夫,渾渾噩噩之間滿心對故土的牽掛呢?

    若是追根溯源,鎮安便是他的故土了啊!

    “怎麽,心有疑竇?以武德星君腦瓜的活絡勁兒,怕是在進入仙禁之前,就有所猜測了吧?”

    文昌星君調笑道,他細細擺弄著手中兼毫,看得細微入致,乃至於這兼毫的每一根纖微的筆毫,乃至於玉色的筆杆,還有其上繪刻著的,層層疊疊的道文烙印,不斷地流動著。

    他認真地看,看得刻意,看得沉靜,仿佛場中一切都再與自己沒有關係。

    “哦?文昌星君似是對我十分熟悉?也對,自入塾以來,您怕是就將一切看得透徹了。

    畢竟,真不錯,住在文墨裏頭的感覺真不錯。”

    張清和也反過來刺了文昌星君一句,當然隻是帶著些玩笑的意味。

    他心裏原是沒有底的,然而握了一手好牌——太陰在側,東天相護,一連拔掉背陰山下來的許多邪物,又有仙唐支持,文昌背書? 不表現得從容點實在說不過去。

    然而他麵對他都不用流露出星星點點? 若是沒有人護持,單單是得見其中大道形製都要崩裂神魂? 自天上真正守庸子處發散而來? 意欲煉化背陰山的浩蕩劫光,實則是心裏發怵的——

    越是了解偉大? 便愈發覺得自己渺小。

    但是此刻見著文昌星君的從容,他才安下心來——文昌是個下棋的棋手? 按他的說法? 這場大局還長著呢,總不至於把自己都折在這裏頭。

    “我有所猜測,但是李承天落戶到了郭家,這說不過去。”

    張清和輕佻了幾句? 緩緩自己實則緊繃的心境? 才與文昌星君說起正事來。

    “你慢慢看。”

    文昌星君將筆一指,他沒正臉看過守庸子,守庸子便也沒有正眼看過他們——對於一尊臨凡的道果仙君而言,張清和等人不過是抬手可以碾死的螞蟻,靠著郭思成的蔭蔽苟活著? 更何況眼下郭思成表露身份,將守庸子人性之中的嗔意勾動了起來——

    他畢竟隻是道果殘缺的一部分? 畢竟重新變作了“人”。

    自然,這其中也不乏文昌星君的功勞? 張清和眼抽抽地看著莫名的神魂波動自文昌星君出發生而出,這老陰比看著沒關注場內? 實則暗地裏不知道惑人心神的天宮法不知運行了幾個周天? 這個他熟。

    不過? 這麽頭鐵嗎,對一尊巔峰大聖也有效用的嗎?

    所謂的天宮“洞虛”一次又一次刷新著張清和的認知。

    此刻神廟早已被無量劫光毀去,那等重開天地的偉力甚至直接擊碎了背陰山所在的太浩天,眾人站在一片空無之上,時空的概念變得模糊,這便是所謂的“天外”,若不是郭思成一直護著,不到混洞原是不能活的。

    這也是為何守庸子一直要等待李少白擁有混洞的特質——畢竟祂當時身處高天,若非如此,壓根不能幹涉接管李少白的肉身。

    而在這片空無之下的,則是一方玄微大印,這方大印由一整頭仙神煉就,還與其主人無比契合,甚至能毫無障礙與代價地催動其複蘇到一個極巔——常人是以身祭器,然而先聖守庸子使喚起“自己”來,簡直比吃飯喝水還要容易。

    “東天,好一個東天,好算計。原本我以無瑕無垢之身重歸世間,再無異化之險,現如今,卻依舊要一頭紮在這條死路之上。

    李承天,你可真是……我之道敵啊!”

    守庸子咬牙切齒之際,一手擒起這片空無之中那方如同山嶽,不止其起止的龜鈕大印,那方大印周遭無星辰環顧,無仙神誦歌,卻凝練著守庸子千年來對於人道的參悟與理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代表著“文明”與“承續”這兩個概念的部分權柄。

    此印一動,仙唐、神夏二朝的氣運仿佛都發生了更迭與改變,所有受製於“文脈”與“知識”的族群都感受到了其中內蘊的神聖與崇高。

    仿佛它一念之下,便能打滅諸人對於“文道”的認知,將世人打回不知禮法,不認教化,不通人情,靈智未開的時代。

    而於張清和等人眼前來說,直麵它,便是有若直麵天地的湮滅與重歸,無窮盡的壓迫與輝光直麵而來。

    張清和沒有開靈視看——一尊完全複蘇的龜蛇大印和直麵守庸子全部的軀殼又有什麽區別?

    郭思成看著那方大印被催動,也沒有慌——那大印的神通直接施加與概念,要將他這東天帝君徑直鎮殺,要他與這身周的空無無異。

    守庸子雖說言語傲慢嗔怒,但是卻實則是十分謹慎的,他麵對著氣息弱於他的郭思成,卻也引動了“背陰山”的複蘇,要將郭思成護住諸人得道域滅個幹淨。

    “算計你這鍋我可擔不起。”

    這印的特性雖說有如天意,避無可避,破滅重重虛空而來,但郭思成的言語卻並不停息——

    張清和以道胎之身,勉強才能聽明白他們在天外之中這種跨越時空界限,莫名的交流方式,大道雖在不斷湮滅,交鋒在繼續,但是交流卻不停息,仿佛虛空之中的每一處,都內蘊著需要解讀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