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要麽死,要麽簽字

字數:4007   加入書籤

A+A-




    第424章 要麽死,要麽簽字

    謹言也不著急著催促,等著清塵道長給出答複。

    清塵道長沉吟一下,道:“滋事甚大,牽扯到觀中上下所有人以後的生計,貧道現在不能給你確切的答複,待與眾人商議之後,再行回複,如何?”

    謹言衝慎行使個眼色。

    慎行拿出一個匣子,上前說道:“道長請看。這是燕靖王府的引薦名冊,還有官府的通關文牒,若是道長等人想清楚了,隨時可以去燕京,無論先後,燕靖王府會一如既往,恭候諸位到來。”

    謹言說道:“讓諸位背井離鄉,遠去燕京,確實是需要跟家人好好商量商量,道長們不必現在就給我們答複。東西,先放在這裏,這是燕靖王府的誠意,希望諸位不要辜負王爺的一番心意。”

    謹言說完,跟慎行兩人起身,拱手道:“如此,先行一步,告辭。”

    清塵道長等人也站起身,拱手道:“閣下慢走......請。”

    清塵道長親自將謹言慎行等人送到觀中大門口,才頓住腳步。

    師兄,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如此,我們還等什麽呢?”

    是啊,早就聽說燕京之地民風淳樸,燕靖王更是愛民如子,任賢為用,果然不假。”

    我們不是真心歸順朝廷,又不能再涉足江湖,若是投效燕靖王,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掌門,我看燕靖王府的人,待人有禮有節,作風正派又嚴謹溫和,不會誆騙我們,不若這就動身前往吧。”

    是啊,師兄,還等什麽呢,這就帶著觀中教眾走吧。”

    清塵道長身邊的人已然都被收服,七嘴八舌的試圖勸服掌門人,做出正確的決定。

    清塵道長卻比他們要看得更深遠一些。

    他道:“朝廷與江湖的紛爭迭起,聽說有些封地的王爺頻頻動作,在招兵買馬,收買人心。燕靖王此時此刻的這些舉動意味著什麽,你們難道看不出來嗎?”

    可是,掌門,我們現在首先要解決的是觀中眾人的生計問題啊。”

    若為大義,那也要先保證我們能活著。”

    是啊,師兄,如今雖不是亂世,但局勢動蕩不安,就算是生逢亂世,那我們也應當擇明主而輔之,燕靖王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

    清塵道長看著眾人期盼的目光,歎道:“如此,召集觀中所有弟子,告知此事,去留......但憑自願吧。”

    是。”有人喜出望外,立即應聲,前往觀中的鍾樓,敲鍾召集眾人。

    師兄,可願意前往?”

    清塵道長目光深沉的眺望遠方,輕輕搖頭。

    如此,之後的十多天裏,蕭盛帶著身邊的人一路喬裝,快馬前行。

    他們這些人與當地的官員相互配合,恩威並用,將沿途記錄在名冊之內的,甚至有些不在名冊之內的江湖門派,一一收服。

    他們的行動極為迅速,手法幹脆利落,遇上規勸不服頑強抵抗的,一律絞殺幹淨,一個不留,滅其滿門。

    但是,一旦那些門派中人答應在招賢令上簽字畫押,他們便不再留戀,將剩下的事情交給當地的官府督辦。

    這樣很快,在江湖上便流傳著這樣一些傳言:

    有的說,他們是一群泯滅人性,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裝備精良,手段殘忍,所過之處,無一人生還。

    有的說,他們是江湖中崛起的某個新新勢力,用這樣極端的手段行事,目的就是震懾江湖各大門派,迅速揚名江湖!

    有的說,他們是朝廷的走狗,是朝廷派來專門對付他們的,朝廷打著招賢的幌子,要將他們這些江湖人全都殺光。

    還有的說,從他們的行為來看,他們是一群見不得光的老鼠一般的存在,是朝廷關押的亡命之徒。

    朝廷給他們一個活命的機會,讓他們成為朝廷對付江湖人的一把快刀,他們是被朝廷利用的。

    不管怎麽說,這群人以最快的速度,引起整個江湖人的關注和重視。

    很多打著正義旗號的正派人士,便決定集結幫派眾人,趁著這些人還沒有壯大起來,將他們堵截,並消滅!

    然而,他們連這些人長什麽樣,什麽底細,什麽來頭,據點在哪兒等等,什麽情況都不清楚,就算集結了眾多幫眾,也不知道怎麽找到這些人。

    當然,有些門派人士很細心,想要從這些人的穿著打扮,行蹤軌跡探知一二,卻沒有任何發現。

    這些人出現的時候,身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的紋身或者標誌。

    若是非要說出點什麽,就是,這些人從頭到腳,連眼睛四周都包裹得嚴嚴實實,讓人看不清他們的長相。

    至於行蹤,就更無從探知。

    這些人出現的時候,有白天,有黑夜,一天十二個時辰,你能想象得到的,想象不到的任何時候,他們都有可能出現。

    別說吃飯睡覺,就算你正在茅廁解放身體的時候,他們都有可能從天而降,鬼魅一般,出現在你眼前。

    當然,有一些幫派人士,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準備,就已經正麵遇上蕭盛,結局隻有兩個,要麽死,要麽簽字。

    於是,這些江湖人士開始陽奉陰違:一麵假意應付,先在朝廷的招賢令上簽字,一麵暗地裏派人快馬加鞭的奔赴益州,向月麓山莊求助。

    ***

    十日後,潘陽官道上,一輛華麗的大馬車,不遲不徐的行走在馬路中央,隨行的還有十幾名家仆模樣的人,頭戴鬥笠,身披蓑衣,護衛馬車前行。

    時值深秋,天空下著小雨,微寒。

    寬敞的官道上沒有行人,道路兩邊,一馬平川,樹林茂密,掩映在樹叢林影中之中的,多是種植的農作物和稻田。

    若是往常,這個時候應該是稻穀成熟,農民們忙著割稻子,撿收成。

    這個時候的農田間,是最熱鬧的。

    可是現在,農田被大水衝淹,即使這個時候的大水已經推卻,農田裏呈現出一片殘破蕭索的狀態。

    別說看到人影,就是想要扒隻蟲子出來,都很難。

    蕭盛一行人的行程很快,才十天時間,都快走到湖州地界。

    也是因為一路行來,辦事很順利,行程加快了一倍不止,兩日前才在麗州城內做了一次補充,租用了這個大的馬車,將行程慢下來,稍稍休息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