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八 殿下!萬萬不可啊!!(4.7K)

字數:9924   加入書籤

A+A-


    入夜,秦王臨時行宮之中,燈火通明。

    今夜,初抵漢陽,接手郡務的秦王趙政,卻久久難以入眠……

    “皇兄,暫且歇息吧……有天大之事,明日卻也再想不遲啊!”

    趙芸一臉心疼的望著眉頭緊皺的皇兄,不住出聲勸道。

    “害……我是真想睡,但也得能睡得著啊!”

    趙政心亂如麻,不斷在屋內來回踱步,雖已夜入三更,卻著實毫無睡意!

    自此接手秦川郡務之後,趙政就隻覺如同有一座大山般,無形壓在了自己的心頭之上!

    如此棘手局麵,令他當真不知所措,心有不安啊!

    “罷了罷了,喚他們去書房議事吧……”

    趙政突然擺手,似是心有決斷,撂下一句話後,便當即轉身直入書房而去。

    “皇兄……”

    趙芸本想繼續出言相勸,但皇兄突然開口,卻登時便將勸說之語全都給憋了回去!

    她眼睜睜的望著皇兄轉身前往書房的背影,隻覺心中觸動不已,恨不得憑空為皇兄拉來百萬糧草,好博得皇兄一笑!

    但她轉念回過神來,卻也隻能輕輕一歎,而後立即動身,去召喚眾人前往書房議事。

    “這……殿下命我等即刻前往書房議事?”

    雖已入三更,但秦王殿下的寢宮內尚未熄燈,眾位臣子又如何能臥榻安眠?

    故而,在驟然驚訝之餘,所有人也都毫無拖遝,頓時便起身直往書房而去。

    於是短短還不到一刻鍾的功夫,七公主趙芸便將所有人如數喚至書房,靜待皇兄決斷。

    “臣等……參見殿下!”

    書房之內,眾人盡數行禮,恭聲而道。

    “好了,諸位皆為本王親信心腹!日後若私下相見,卻不必如此多禮!”

    趙政隨意擺了擺手,示意快快平身。

    且日後若非外人麵前,卻都不必行如此繁瑣之君臣大禮。

    “殿下,這如何……”

    諸葛暗當先開口,雖心中感觸,但卻無論如何,也不願亂了禮數!

    “好了好了,先不扯這些,今夜喚你們前來,卻是有大事相商!”

    趙政無奈擺了擺手,不願在這種小事上過多糾纏,當即便帶入正題,肅而說道。

    “臣等謹尊王命!”

    眾人見此情形,盡皆神情肅穆,不禁正經危坐,紛紛齊聲應道!

    “今日軍師所言治秦三計,本王心中思慮許久,卻有一二不甚成熟之想法,欲與諸位相商。”

    趙政肅然坐定,右手輕輕敲打著檀木案麵,將自己心中所想向自己的心腹之臣直言相告。

    “其一,舉郡納糧,賑災濟民!目下賑災之缺額達百萬之石!府庫中尚存一十二萬,留有兩萬便算作十萬石!金兄又以霍氏商行暫借我秦川二十萬石!如此……便有三十萬石!”

    趙政手指敲打的頻次越來越快,不斷細數著一切可行的納糧之策。

    “本王此赴秦川,父皇賞賜,眾臣賀禮,林林總總合計下來,大致也有十餘萬石,本王便以身作則……捐出十萬以解秦川之危!”

    此言一出,眾人大驚,紛紛出言,急聲相勸!

    “殿下!萬萬不可啊!怎能讓您自開府庫,為國所捐呢?!”

    “是啊!殿下!九州三國,卻是從未有此先例啊!!”

    “還望殿下三思啊!!”

    眾臣神情激憤,隻覺臣下無能,竟使君上迫不得已之下,用王府私庫以補國之虧空!

    如此這般,豈能不令眾臣愧疚難當,羞憤不已!!

    “哈哈哈哈!諸位也都說的清楚明白,本王此舉,實乃為國所捐!秦川之地,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秦川百姓,皆為本王治下臣民,試問又如何令本王置若罔聞耶?”

    趙政隻是大笑,然其言語之中所透露出的毅然決然,卻令眾臣雙眼通紅,不住跪地叩首,口中連連高呼!

    “殿下啊……”

    此情此景,卻是看在一旁的七公主趙芸眼中,也令她雙目通紅,難掩激動神情。

    皇兄如此心係臣民,實為九州之罕奇,更為秦川之福焉!

    “更何況……本王此舉,實為以身作則也!以本王之尊,尚且為國捐糧!這秦川名門世族,本王倒也要看看,又有哪家何氏……膽敢私藏不捐?!”

    言罷,趙政‘啪’的一聲猛拍桌案!

    卻是目露狠色,心中早已有所決斷!

    若有自己以身作則在前,還敢有世家大族推推拖拖,絲毫不顧大局,那也就別怪他心狠手辣,下手無情!!

    他心中可是清明至極,這秦川百姓雖困,然這等貧瘠之地,卻更易滋養富家大戶!

    那些秦川大家,漢陽世族,哪個不都是魚肉鄉裏,自己肥的盆滿缽滿?

    如此國難當頭,還想一毛不拔,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自己的悠哉小日子?

    嗬嗬……卻是想太多了!

    此番,自己非要讓這些名門大族,好好的出一番血,狠狠的抄幾次家才可!!

    “殿下聖明!如此之舉,以秦國國君之身,以身作則!又有何人,敢不從也?!”

    眾臣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殿下行此之舉,卻還有這番深意在內!

    不錯,如此驚世之舉,必將震懾秦川世族,使這些富家大戶盡皆捐糧獻財,莫敢不從!

    這般想來,或許百萬賑災缺額……倒也並非那般遙不可及啊!!

    “哈哈!正是如此!已有四十萬石在手,這秦川世族,延綿上百家!如何不能湊出五六十萬來?這般想來,賑災濟民之事……應當至此無虞!”

    趙政頓時撫掌大笑,卻也對自己的靈機一動,大為滿意!

    今日還多虧霍金主動獻糧,這才令他心中一動,將納糧的主意打到了這些秦川世族身上!

    毫不誇張的說,整個秦川至少百分之八十的財貨,全都聚集在這幫老世族的手中!

    其中最大的幾家世族,卻是比起郡府來,都要更為富裕的多!

    這些人多少年來吸盡了民脂民膏,如今秦川大旱,如何不能拿出一部分來,賑濟災民呢??

    正是由此,趙政才有了主動捐糧之計,卻是要以身作則,迫使這些名門大族,不得不為秦川之危,盡到自己的一份之力!

    況且,雖然九州三國,都從未有此先例,竟有國君大開府庫,反過來填充國庫?

    但對於趙政來說,這整個秦川郡都特麽是自己的啊,自己給自己,不也就是左手倒右手而已嘛!

    這難道有什麽問題麽?

    所以對他來說,作出捐糧這等在九州匪夷所思之決定,可實在是沒有絲毫心理壓力啊!

    “殿下所言極是!然則賑災濟民之事……卻也並非單單補助糧草!更可以工代賑,組織災民興修水利!如此一來,既可救助災民,又可助農助耕,實為一舉兩得之策!”

    諸葛暗連連點頭,卻是以此為點,由點及麵,當下又獻一計!

    此計一出,眾人盡皆交口稱讚,大覺此等一舉兩得之策,當真實用至極!

    “哈哈!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趙政聞言先是一愣,而後頓時拍掌,連連大笑不止!

    “不過以工代賑雖為良策,卻無後繼之力也!本王還欲修法改製……在秦川郡內大修土木,擴充官道,連結商路,為秦川商貿之興,提早做些準備!”

    此言一出,卻使方才還熱絡萬分的氣氛,頓然一滯。

    眾人你看看我來我看看你,紛紛張口欲言,最終還是由軍師諸葛暗主動開口,向殿下言明此舉之困。

    “殿下……擴充商路,振興商貿自是興國之策,然目下秦川府庫虧空,百姓積災深重,又如何有餘力謀此大事?”

    諸葛暗輕搖羽扇,說出了自己心中所謀之策。

    “依老臣之見……振興商貿之事,雖重未急,可暫緩三年兩載,待農耕一事大為改善之後,再……”

    “哈哈哈哈!軍師所言極是,若無外力,目下自然不可考慮擴充商路一事!”

    不待軍師說完,趙政便已經自顧哈哈大笑起來。

    “然本王赴秦,定要為秦川帶來一番新氣象!新變化!”

    趙政說著說著,登時便忍不住騰然起身,目光炯炯般望向眾人,朗聲而道!

    “農為國本,自當首位!然農可飽民,不可強國也!本王之意,擴充官道,連接商路,不僅乃秦川必需之急!更乃當務之急!!”

    趙政越說越顯振奮,一看眾人盡皆張口欲言,頓時輕笑著連連擺手。

    “哈哈!本王知道諸位心中所想……目下府庫無銀,何以大興土木?”

    趙政饒有興趣的望向眾人,卻也不賣關子,當即便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

    “此事雖為棘手……但本王卻已有決斷!自古鹽鐵專營一事,盡皆為一國大事!何以放縱任由,將如此國之大利,拱手讓人耶?!”

    趙政此言一出,頓時滿堂皆驚!

    隻因鹽鐵專營之重要性,自不必說!

    故而自古以來,鹽鐵專營一事,非國君、郡守之親信而不可為也!

    也就是說,鹽鐵專營如此大利,向來都是牢牢把握在最高統治者的手中!

    此次秦王殿下獲賞封地,這秦川郡鹽鐵專營一事,自然就由秦王殿下一手把持!

    可方才,秦王殿下所言……究竟何意?!

    “本王方才便有言明,將修法改製,大興商貿!這首要第一步!便從鹽鐵專營開始!!”

    趙政說罷,猛地一甩袖袍,正色而道!

    “從明日起,鹽鐵專營一事,盡皆收歸國有!所獲之利,全數用以擴充官道,振興商貿所用!!”

    話音剛落,群臣頓驚!

    “殿下!萬萬不可啊!!”

    “自古鹽鐵專營,皆入國君私庫!如何可收歸國有啊?!”

    “殿下!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啊……”

    諸葛暗跪地而泣,簡直老淚縱橫!

    如此世之明君,實為千古罕有,千古罕有啊!!

    “本王心意已決!諸位休要多言!”

    趙政猛一擺手,卻絲毫不為所動!

    他不是錢多了燒的,非要將屬於自己的那份錢往外去推。

    而是從一位現代人的視角來看,如今的他獲封秦川,就如同自主創業一般。

    自己在前期稍作投資,若將這份事業做大做強,那麽自己所擁有的財富自然會隨之飆升!

    整個秦川郡都永遠屬於自己,可謂是和自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為何不可傾盡全力,去治理秦川呢?

    若真如軍師所言,可十年功成,使秦川富國強民,那自然就可高枕無憂,隻圖安然享受了!

    所以對趙政來說,做出這等決定真可謂是絲毫心理壓力都無!

    況且,將鹽鐵專營收歸國有,卻還僅僅是自己下定決心修法改製的第一步而已!!

    “殿下啊……”

    座中眾臣,無不聲淚俱下,深感殿下之恩澤,當真如皇天後土一般,遍灑秦川!

    “諸位卻也莫急,本王心中自有決斷!鹽鐵專營收歸國有,卻隻為第一步而已!”

    趙政見此情形,不由失笑一聲,繼而坐回榻中,又開始細細講道。

    “這第二步!卻是修改稅製!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一出,眾臣盡皆怔神!

    隻因這僅僅四字而已,其背後所帶來的巨大衝擊,著實是太過可怕!!

    須知目下九州大陸,三大王朝,賦稅製度無不是丁銀田賦製!

    所謂丁銀田賦製,實則便是田賦稅製,其中田是指按田地征收的田租,賦是指以丁為單位的賦稅,也就是人頭稅。

    田租加賦稅,合稱田賦,便組成了九州大陸各大王朝,最為重要的稅收製度!

    此種賦稅製度之下,貧民百姓賦稅壓力極重,不管有沒有地,有多少地,都必須按人頭足額繳稅!

    而世家大族,往往侵占大量土地,卻通過謊報瞞報,勾結官吏,隻繳納非常少額的賦稅,卻侵占了遠超貧民的土地,攫取了大量錢糧。

    如此這般,土地兼並成風,世家大族的勢力越來越大,但官府所能收到的賦稅卻越來越少,百姓身上的賦稅重擔越來越重,最終破產被世家大族再次兼並。

    所以田賦稅製之下,唯一的獲利方隻有世家大族這等地主階級,貧民及國家的利益都受到了侵占和損害。

    從後世穿越而來的趙政,自然明白這般下去隻會導致王朝覆滅,國運衰微。

    所以他理所應當的,將康熙帝首次提出的‘攤丁入畝’,這種新的稅收製度果斷采用,以作改進!

    他雖然並不清楚攤丁入畝背後的意義與影響,但他就算笨想也都知道,不以人頭收稅,而以畝地收稅,這種收稅製度在古代社會來說,是比較科學,比較合理的稅收製度!

    你世家大族不是喜歡侵占土地嗎?

    好啊,你侵占的土地越多,所要繳納的賦稅也就越高啊!

    你貧民百姓不是沒有土地嗎?

    那好啊,沒有土地就不用繳稅!

    如此一來,不分階層,不論人丁,隻以畝地多少為準收取賦稅,又有誰還能逃稅漏稅,又有誰還能謊報瞞報??

    故而,攤丁入畝四個字所代表的意義實在太過巨大,以至於眾人在驟聞之下,都不由愣在原地,半晌難以回神!

    若如此稅收製度正式推行……那又將會對整個秦川郡中,帶來多麽巨大的衝擊和影響?!

    哪怕是用屁股去想,也都知道如此改製賦稅,所遭受到的阻力和抗力究竟有多麽巨大!

    也怪不得殿下不惜以鹽鐵專營收歸國有為開頭,也要徹底開啟秦國修法改製之路!!

    “殿下……”

    眾人驟聞之下,不禁相顧而視,久久無言以對!

    但表麵的平靜之下,卻是內心中驚濤駭浪般的巨大波瀾!!

    此時此刻,這堂中眾人卻都無比清楚的知曉明白!

    這秦川的天……真要變了啊!!

    ……

    “攤丁入畝,地丁合一,實為貽害千年之大禍矣!

    乾帝其人,為謀天下,無所不用其極也!

    竟置世家大族於不顧,棄名門貴胄於草芥!

    攤丁入畝之舉,狀似為國為民,實則損公肥私,假公濟私矣!

    損天下世族之公,肥一家邦國之私!

    如此所為,敗壞祖製,喪失天理,顛倒尊卑,崩壞禮樂!

    致使遺臭萬年,人所不齒矣!”

    ——《驪書》·範建(原大驪王朝太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