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孔夫子,勸學(求訂閱)

字數:5359   加入書籤

A+A-




    儒林,

    滿目墨竹,一片靜謐。

    “嗖——”

    一道流光自遠處飄來,落到了儒林前。

    竹影婆娑,莎莎作響,讓劉政看不清裏麵的狀況。

    實際上,這是一座陣法的效果。

    畢竟是儒門聖地一般的存在,怎麽可能沒有一點防護措施呢?

    劉政邁步朝著竹林中走去。

    一走入,劉政就很明顯的感知到了一層阻力在阻止他進入儒林。

    但是陣法的掌控者很快就辨別了劉政的身份。

    知道是劉政後,陣法掌控者直接放開了陣法禁製,讓劉政進來了。

    雖然劉政劍絕的身份在這些大儒眼中並沒多大的威信程度,但也不會刻意去得罪。

    一進入儒林中,劉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之前見過的九原大儒和五峰先生。

    可惜這次劉政是來找孔夫子的,所以也就沒有去打擾二位。

    隻能等日後有空,再去拜訪了!

    一路順著小徑深入,在竹葉紛飛下,一座十二十米的小山出現在了劉政麵前。

    正以為前麵沒路了,誰知再往前走幾步,一轉彎,就是一片連綿的茅草廬。

    而這裏,也正是夫子居的所在!

    看到夫子居後,劉政當即麵露喜色,快步上前而去。

    來到茅草屋外的欄杆處,劉政朝著夫子居內探去。

    “晚輩莫一兮,有事前來拜見夫子!”

    劉政音量適中的呼道。

    以夫子的實力,估計早就發現他的到來了。

    而劉政之所以還要打聲招呼,則是在表明自己對夫子的敬意。

    “莫小友,進來吧!”

    很快,裏頭傳來了一聲滄桑的聲音。

    劉政聽到這一聲,當即一喜,推開門欄走了進去。

    “進來吧!”

    話音剛落,茅草屋的房門便被一陣風吹開了。

    劉政得到夫子的指示,朝著屋內走去。

    一小木桌,四張蒲團,一位麵目慈祥的老人。

    “晚輩莫一兮,見過夫子!”

    劉政看到夫子,第一時間拱手示敬。

    “坐!”

    夫子手裏拿著一捧竹簡,指了指身旁的一個蒲團說道。

    “是!”

    劉政坐了下來。

    抬頭發現夫子也在看他,劉政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莫小友前來,所謂何事?”

    “夫子,我想討一杯百年桑落酒,不知可否?”

    劉政有些怕被拒絕,所以說這句話時,沒多大的底氣。

    “就為了一杯桑落酒?”

    夫子的語氣有些詫異。

    “嗯。”

    劉政點了點頭。

    “你倒是有趣。”

    夫子笑了笑,他還以為劉政來找他是幹嘛的呢,原來是為了喝上一口桑落酒。

    雖說夫子還有不少存貨,但也不能輕易送予劉政。

    畢竟一旦開了這個頭,以後若是有其他人也來討要酒水喝,那夫子又該如何?

    是給,還是不給呢?

    給的話,他的桑落酒也不是無窮無盡的,而且釀造起來也不簡單。

    可若是不給,那你憑什麽偏偏給了劉政,卻不給我,你是不是瞧不起我?

    就是因為擔心這樣的問題,所以夫子才猶豫了起來。

    “夫子,要不你說一些在下能辦到的事,以此作為喝酒的條件,你看如何?”

    劉政也是看出了夫子的為難,所以才開口讓夫子提出等價的條件。

    這樣也方便夫子拒絕其他後來者!

    夫子聽劉政這麽一說,也是覺得有道理。

    的確要立下規矩,不然就亂套了!

    於是夫子當即開口道:

    “聽聞莫小友作下《將進酒》這樣的名篇巨製,不如也給我留下一首詩詞如何?”

    夫子也沒有過於為難劉政。

    他此時心裏想著,劉政既然能作出《將進酒》這樣的優秀詩詞,那定然是詩才不淺,自己以作詩為條件,也不算什麽難的條件!

    劉政一聽夫子的要求,也是愣了一下。

    怎麽現在的人都喜歡以作詩為要求?

    山火是這樣,沒想到夫子也是!

    劉政心裏想著,自己作出的《將進酒》真的有這麽火嗎?

    劉政雖然不解,但也知道這個條件對他來說輕而易舉,所以開口應下了夫子的條件。

    “不知夫子想要何等題材的詩詞?”

    劉政開口問道。

    腦中裝有華夏小詩詞庫的劉政,對於任何題材的詩詞都不會產生哪怕一丁點的畏懼心理。

    夫子摩挲了一下下巴,沒有第一時間回複劉政。

    很明顯剛剛的要求隻是他臨時起意,並沒有想好具體的題材。

    不過夫子也沒繼續拖延,沒過片刻就抬起了頭。

    他想到了一個絕佳的題材!

    “不如便以勸學為題材吧!”

    夫子提出這個要求,自然是有他的深意。

    最近夫子發現,老一輩的人依舊努力的研究儒學經義,孜孜不倦,想著更進一步。

    但新一輩的儒門學生,卻頗為懶惰,缺乏向學的積極性。

    當然,這裏麵也有天下較為安定的因素影響著。

    畢竟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嘛!

    老一輩的儒生都是見過戰爭的殘酷的,所以他們急迫的想要壯大自己,壯大人族。

    而新一輩因為缺乏對人族危機的認識,所以以為天下還是比較太平的,因此缺少了銳意進取的積極性。

    這一點發現,讓夫子感到非常的擔心。

    因為那些年輕儒生才是儒門新鮮的血液與花朵,而且儒門的未來也終究是他們的!

    可是按照現在這種情況來看,這些年輕一輩可能無法支撐儒門繼續壯大,更不像是有人可以超越他的樣子。

    這對於孔夫子來說,實則是一種侮辱!

    教書育人,桃李天下,卻沒有一位可以超越自己的學生,這對於一位教書育人的天下師來說,是多麽的悲哀啊!

    夫子甚至會把學生不成才的原因歸咎到自己的身上,認為是自己沒有教導好學生們。

    “勸學?”

    劉政聽到這個題材,微微一愣。

    並不是題目太難了,而是這個題材對劉政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

    勸學題材的詩詞非常的多,光劉政知道的,就不下於五首。

    所以劉政沒多想,直接張口就來。

    “《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劉政脫口而出這首極為經典的勸學詩。

    全篇通俗易懂,哪怕是普通人都能明白這首詩背後深沉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