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一十六章:牛強傳(一)

字數:5809   加入書籤

A+A-




    吊腳樓是個小地名,位於南瞻部洲的西南地帶,牛強就出生在這裏。由於他娘是在河邊生下的他,所以他的大名喚做牛水生。又因為他從小就脾氣倔強,所以家裏人給他起了‘牛強’這個小名。據說,名字越俗的孩子才越好養。

    牛強是家中的獨子,他的父母祖輩都是以務農為生,租借的是大土豪趙萬金趙三爺的土地。

    在房水縣這個地麵兒上,隻要一提起‘趙三爺’三個字,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不光擁有吊腳樓的大部分土地,甚至連周圍的幾個鄉鎮基本上也都是他家的產業。所以趙三爺還有一個外號,叫做趙半城。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當一個人的錢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甚至能買通官府。據說趙三爺與縣長大人的關係鐵得很,甚至連省城裏都有他的關係網。

    照理說,一個小山村長大的農家孩子不該和趙三爺這樣的大人物發生什麽交集。可惜世事無常,天意弄人,把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牽扯到了一起。

    事情的起因也很簡單。牛強家養了兩隻土狗,一隻叫大黃,一隻叫銀條,都是牛強從小帶到大的。

    大黃和銀條可不是一般的土狗,而是吊腳樓一帶出了名兒的極品獵犬,牛強常常帶著他們上山攆野兔,攆果子狸,攆山雞。這兩隻狗甚至曾合力咬死過一頭豹子。

    同為獵犬,性格卻不同。還在很小的時候,大黃曾經走失過一次。一年後,這條狗又自己尋路回來了,但是誰也不知道它在這一年裏經曆過什麽。

    當它回來的時候,毛發稀疏,渾身都是重重疊疊的傷疤,變成了一隻十足的癩皮狗。

    可就是這樣一隻賣相全無的癩皮狗,卻成了方圓幾十裏當之無愧的狗王。它性格沉悶,氣勢霸絕,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睥睨眾生的淡漠,即使麵對牛強也從來不會搖頭擺尾、討賞賣乖。

    狗王之所以為狗王,當真是名下無虛,無論哪條狗遠遠望見它都會夾起尾巴跑路。當然,和它一起長大的銀條是個例外。

    獵犬銀條的身體呈流線型,毛皮黑白相間,光滑發亮。它的性格與大黃恰恰相反,愛跑愛叫,性子活躍,顯得異常機敏。

    而且這條狗還有一個絕活兒,即便再牢靠的鐵鏈也栓不住它。無論是誰想把它拴起來,人剛一轉背,它就脫鏈而出、溜之乎也。

    牛強他娘常說大黃的命苦,要牛強好好善待於它,而牛強對這兩條狗也是視若親人一般,百般愛護。

    農忙的時候,牛強在田土裏幹活兒,大黃就守家,銀條就在村裏上躥下跳,有時也到田土邊討賞賣乖。

    到了農閑的時候,牛強就會帶著兩條狗進山攆獵物。經常能攆到些野兔、果子狸什麽的拿到鎮子上賣掉換錢,幫補家用,賣不掉的就留著自家吃。

    房水縣的趙半城趙三爺也喜歡打獵,當然,他打獵可就不像牛強這麽業餘了。

    趙三爺喜歡使用一把德製的散彈獵槍,而他的手下所使用的則是清一色的土槍,每次進山打獵,都是前呼後擁一大幫子人。不隻有槍,也有狗。趙家養的獵犬種類眾多,光是外國的良種獵犬就有七八條。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趙三爺聽說牛強家有兩條獵犬極其出色,甚至還咬死過豹子,於是他就派了管家來買大黃和銀條。

    管家帶著兩個趙家家奴來到牛家。他仗著自己是趙三爺的人,而牛家又是租借的趙家的土地,所以就開了一個很低的價錢,三個銀洋買兩條狗。

    如果是普通的土狗,三個銀洋可以買好多條了,可大黃和銀條並不是普通狗,乃是極品獵犬。

    按照打獵圈子裏的行情來說,別說是三個銀洋了,就算是三十個銀洋的價錢也不算高。再不濟,拿到市場上賤賣,至少也能賣上十個銀洋。更何況,對於牛強來說,這兩條狗兒就象是他的親人一樣,而不僅僅隻是兩條獵犬。

    牛強的爹娘同樣不願意把狗賣掉,一來養久了自然有感情,二來農閑時打點野味可幫補家用。

    但是管家發話了,若是不賣狗,趙家就會收回土地。

    牛強他爹牛順義沒奈何,隻能勸說牛強道:“強兒啊,趙家的人咱們得罪不起呀,這狗還是賣給了他們吧,以後我們另外養兩條。”

    牛強看著自家的兩條狗兒,心中充滿著不舍,可最後還是答應了牛順義的要求。

    沒錯,他確實是一個強脾氣,但也不是那種渾不懂事的傻蛋。最重要的是,他還是個孝子,不願違拗了父母的決定。

    一個不平等的交易就這樣達成了,可兩條狗兒卻不肯走。牛順義又吩咐兒子跟隨管家一起,將狗送到了趙家。

    然而,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就在當天夜裏,銀條故技重施,掙脫了鐵鏈,又咬斷了大黃頸上的項圈,兩條狗一齊逃回了牛家。

    牛強見到大黃和銀條的一刹那,甚至想過帶上兩條狗遠走高飛。可是當他一想到自己爹娘的時候,又放棄了這個決定。

    第二天,趙三爺的管家就帶著人找上門來了。在趙順義的勸說下,牛強再一次將兩條狗兒送回趙家。

    趙三爺是個愛狗之人,倒也不曾虧待大黃與銀條,隻是吩咐人將狗兒關在一個大鐵籠子裏,好吃好喝供著,隻希望慢慢把它們馴服。

    經過這件事之後,牛強一家繼續過著清苦的務農日子,牛強他爹也真的買了兩條小狗喂著。但是牛強對這兩條小狗卻絲毫不感興趣。

    看似這一切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故事也該結束了。然而有句古話說得好:不是冤家不聚首!一個星期之後,牛強去山上砍柴,卻正好在路上碰到了準備進山打獵的趙三爺一行人。

    路是羊腸小路,頂多能容兩個人擦肩而過的那種。趙三爺架了一隻鷹,與另外一個士紳模樣的人站在隊伍前麵,正在那裏指指點點,開心談笑。

    在他們的身後,十幾個家奴將一條山路堵了個水泄不通,其中有四個家奴還分別牽了一隻獵犬。那些獵犬裏麵並沒有大黃和銀條,想來是沒有在趙家養熟,所以才沒有帶出來。

    一想起自己一手養大的兩條愛犬,牛強的心情就異常的煩躁,而那個趙三爺就偏偏在自己麵前晃來晃去、晃來晃去。

    但盡管火大,牛強卻不願意惹事。他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行人的後麵,指望著他們早點上山,別擋了自己的道。因為他知道,大名鼎鼎的趙半城不是他這種鄉下的慘綠少年所能招惹得起的。

    趙三爺並不認識牛強,即便他無意中瞟到了牛強一眼,也隻當他是一個路過的窮**絲。像牛強這種鄉下人,趙三爺是從不拿正眼兒瞧的。

    牛強就這樣等著,趙三爺卻絲毫沒有馬上就走的意思,隻顧著與他身邊的那人閑談。

    就在這個時候,那個曾經去牛強家買狗的管家卻發現了牛強。這管家本是個大煙鬼,看起來病怏怏的,正坐在隊伍後麵的地上歇氣。

    管家所坐的位置隔著牛強不遠,他見到牛強之後,也是閑得無聊,便站起身來與牛強搭訕。

    管家道:“我記得你是叫牛強吧?”

    牛強懶得理他,一言不發。管家卻笑嘻嘻的摸出一包煙,抽了一根遞向牛強,並問道:“小子,別繃著個臉,來抽根兒煙麽?”

    常言說得好,伸手不打笑麵人,牛強雖然痛恨管家,但是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和趙家的人作對。再說了,他從小在鄉下長大,哪裏知道這世道上人心的險惡?於是他出於一種年輕人的好奇心理,就自然而然的把手伸了過去。

    眼看著牛強的手伸到了麵前,管家卻將手一縮,仍舊捏著香煙,保持著遞煙的姿勢。牛強繼續將手伸過去,管家再次將手一縮。

    牛強瞪著管家,一言不發。他等著管家給他一個解釋。

    管家並沒有令牛強失望,很快就給出了答案。他嘲笑道:“像你這種鄉巴佬,也配抽洋煙麽?”

    一時間,牛強回想起奪狗之恨,再也按耐不住心頭怒火!

    隻見他揚起手中的柴刀,奮力向管家的脖子上斬去。

    管家慘叫一聲,向後就倒,從他脖子中噴出的鮮血,濺了牛強一頭一臉。

    這一聲淒厲而短暫的慘叫驚動了山路上方的人,趙三爺等人齊的看向牛強。此時的牛強手持柴刀,怒火衝天,威風凜凜,仿似殺神一般。

    趙三爺怒喝道:“給我打!往死裏打!”

    家奴們有的慌忙調轉手上的土槍準備射擊,離得近點的摸出隨身攜帶的匕首撲向牛強。

    牛強見了鮮血,不但沒有膽怯,反而引動了心中的滔天殺意。

    他拽開大步衝進人群,揮刀就砍,一時間鬼哭狼嚎、血雨紛紛。那四隻養尊處優的獵狗非但沒有衝上來,反而夾起尾巴,撒腿就開溜。

    一路衝殺,留下一片哀聲慘叫的家奴,牛強已經衝到趙三爺麵前。

    趙三爺的散彈獵槍是由家奴帶著的,並沒有在身邊。他見牛強衝到自己麵前,不由得大驚失色,抽身暴退。他邊後退,邊從懷中摸出一把手槍,就要射擊牛強。

    牛強高喝一聲,擲出手中刀,深深紮進趙三爺胸口,趙三爺手捂前胸跪倒在地,不住地咳血。牛強上前拔下柴刀再斬,一刀接一刀的斬下去,直斬到血肉模糊,殘肢滿地。

    斬殺了趙三爺,他又回身欲要斬殺那幫倒地哀嚎的家奴。

    這一回頭,卻發現了呆立在一旁瑟瑟發抖的客人。客人顫聲道:“不關我事!不關我事!我什麽都不知道!”

    牛強沉聲問道:“你與趙半城是什麽關係?”

    客人脫口說道:“我與他沒什麽關係,隻是有點生意上的往來!”他此時也顧不得自己的回答是否前後矛盾了,隻望早早撇清關係,牛強能放他一馬。

    牛強道:“你既然不是趙家的人,那就閃到一邊去。”

    得此一言,客人如蒙大赦,撒丫子就跑,就此逃得一條性命。牛強不再理會他,返身將一幹家奴斬殺個幹淨。

    古來豪俠之士,一怒殺人,概莫如是!

    ps:著重聲明一下,這本不是熱血文,而是一本融合了多種元素的歡樂向惡搞。我之所以在這裏提出來,是因為我知道有一部分讀者朋友隻喜歡看熱血文的。先說明白了,是為了避免這部分朋友被這一章的內容所誤導了,將來罵我。(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