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大功
字數:4737 加入書籤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拆開信的時候董三娘差點沒忍住眼淚,她實在是太想阿晦了。
信很厚,阿晦足足寫了五張紙。
董三娘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每一個字都恨不得印進心裏。
阿晦先是問候了董三娘和小阿難還有董家人,再就是述說自個對她母子二人的思念。
洋洋灑灑五張紙,隻在最後才略提了提戰事。
原來這場仗拖了這麽久,不僅僅隻是因為戰事拖遝,更深層次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朝廷。
先前趙八爺立了大大的戰功,一下就聞名朝廷上下。
先不說,他身為王爺到底能不能擅自跑出自個的封地。
如今的朝廷和百姓,實在是太需要一場勝仗了。
除了振奮人心,更是挽回朝廷名聲的大好機會。
所以,趙八爺擅自跑出封地的事在此之前就變得不是那麽要緊了。
趙八爺在朝堂上自然也是有人的,就有人提起趙八爺繼位的事了。
他這次立功豐偉,官家又一直沒決定到底要立誰,看起來這趙八爺似乎贏麵也不小。
一時間風吹舵轉,不少人都站到了趙八爺這一頭來。
朝堂上,日日都有人上表求官家下旨。
可三王爺和五王爺又不是死人?
官家垂垂老矣,看似吹一口氣就要倒了的模樣。
這皇位就像是吊在他們眼前的一塊肥肉,豈能讓他人染指?
就又指使各自的心腹把趙八爺擅自跑出封地的事拿出來彈劾,一時間朝堂上吵得差點翻天覆地。
一個個的都私心作祟,都想自個擁立的王爺能上位,誰還有心思關注邊疆還在打著的這場仗?
甚至三王爺和五王爺還在暗中使絆子,趙三不就是靠軍功在朝廷和百姓跟前露了臉嗎?
那就讓趙三孤立無援,最好死在邊關。
邊軍要糧草沒人批,要軍餉也沒人發。
就這麽拖著。
邊軍都險些餓死,還怎麽打?
最後還是趙八爺發了怒,親自寫了奏折想法子通過內監才送到了官家的案前。
官家就算想看朝堂上的百官天天吵來吵去的耍猴戲,也不敢拿他趙家的江山開玩笑。
還吵吵是吧?
直接拖出去砍了兩個吵得最凶的,差點還要打起來的。
百官們一下就安靜了。
他們的這個官家,性情素來平和,極少發怒,更別說當朝砍殺官員。
這是真的怒了啊。
誰也不敢再提日後立誰的事,趕緊的吧,先把邊關來的折子來處理了,再把該運過去的糧草還有軍餉以及補給趕緊往邊關運去吧。
這便是這場戰拖了這麽久的主要原因。
沒有補給,官兵都吃不飽,趙八爺和阿晦就算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就把對麵的黨項人和韃子打回老家去,也隻能按兵不動,以防守為主偶爾由阿晦等將士帶兵突襲。
就這麽一直堅守到了朝廷終於運來了糧草和補給。
吃飽喝足養好了精神,趙八爺一揮手中的戰旗,戰鼓一敲,眾將士如同餓虎撲羊,打了對麵的黨項人一個措手不及。
黨項人其實更慘,本就窮,這場仗又拖了這麽久,糧草早就沒了。
沒吃沒喝的,誰還想打仗?
這被對麵吃飽喝足的宋兵一撲,立呈敗勢。
這敗勢一顯,就節節敗退。
最後,宋兵一路打到了黨項的王庭。
阿晦更是親手捉了黨項王!
擒賊先擒王,這黨項王落在了阿晦的手上,其餘黨項貴族投鼠忌器,還有的想自立為王,內鬥紛亂,別說對敵了,自己就先亂成了一鍋粥。
經此一役,黨項至少十年再立不起來了。
我朝也有休養生息的機會,此消彼長,隻要朝堂清明,日後國泰民安自然不是夢想。
董三娘看到最後,心中滿是驕傲。
“大嫂,阿晦親手捉了黨項王!”
孫汝蘭捧著胸口又驚又喜,“當真!這可是大功啊!”
董三娘又想笑又想哭,“他膽子太大了!”
孫汝蘭替董三娘高興,“這可太好了!有此大功京城那邊再不敢難為你夫妻二人了!”
她說的自然是武功侯府。
董三娘微撇唇角,“我的阿晦建功立業,可不是奔著那位子去的!”
孫汝蘭好氣又好笑,錘了董三娘一記,“好好好!你的阿晦,你的阿晦!”
董三娘此刻一副萬事足的模樣,任由孫汝蘭打趣,還讓孫汝蘭多錘她幾下,“大嫂,你多錘我幾下,我怕我又是在夢中!”
孫汝蘭才提起的拳頭又錘不下去了,一把抱住了董三娘,笑著哭道:“我的好三娘,是真的!是真的!你沒在做夢!”
董三娘伏在孫汝蘭的肩上,這才敢哭出來。
不過隻哭了一小瞬,董三娘就又把眼淚收了回去。
“大嫂,這是好事!我們不能哭!”
仗打贏了,阿晦平安,董三娘的底氣和堅強又都回來了。
孫汝蘭擦擦眼角,看著臉上似乎都在放光的董三娘心裏是真的替她高興。
“我們快把這好消息告訴爹娘還有你大哥去!”
董思明一知道消息就讓人在家門口放了一串鞭炮,左右鄰居以為董家有喜事紛紛來賀喜,問什麽喜事董思明又搖頭閉口笑而不言,隻說自家心裏高興就放串鞭炮。
把左鄰右舍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要不是董家為人和善,隻怕轉頭就有人罵董思明一把年紀了還做事輕狂。
嗐!
這些人懂個啥?
董思明捋著被鞭炮炸了個洞的袖子,嘴角含笑。
他女婿捉了黨項王,本朝又有幾個將士能立如此大功?
封王拜侯都不為過。
如今隻是大軍還未班朝,朝廷還沒有表彰,他不好張揚罷了。
放一串鞭炮怎麽的了?
日後等朝廷表彰天下,他女婿大名傳遍大江南北,他這個老嶽父還要擺上三天三夜的流水席慶賀呢!
哼!
且等日後!
這邊阿晦的信才來,黃夫人的信緊跟著也到了。
黃夫人身在京中,消息得來容易。
她在信裏告訴董三娘,官家已經定了趙八爺。
趙八爺這一趟功勞極大,便是他先前偷溜出自個封地的事也掩蓋不了他的功勞,瑕不掩瑜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