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重申軍紀

字數:5793   加入書籤

A+A-




    範青還沒回答,旁邊鑽出一個仆人打扮的人,指著周士樸對範青說“大將軍別信他的謊話,我是他的貼身仆人,最了解他的事情,他參與商丘的防守議事,主張堅決抵抗。他家也並不清貧,他貪汙受賄,家裏有十四窖銀子,加起來有好幾百萬兩銀子,我知道埋在什麽地方,我可以帶義軍去扒出來,他為富不仁,酷害一方,千萬不能饒了他。”

    周士樸臉色大變,看著這名仆人,臉上露出痛恨表情,咬牙切齒道“周二,我真是白信任你了,原來你是個吃裏扒外的混賬。”

    周二也表情痛恨的道“你強暴我婆娘,知道我忍了多久,今天義軍來了,終於可以報仇雪恥了!”

    這時,周圍不斷出來人指認周士樸,都說他雖然致仕,但利用在鄉紳中的威望,一直鼓動大家死守商丘,這才使得商丘頑抗到底。

    範青點點頭,望著周士樸道“周士樸,你不要抵賴,你得罪惡我全知道,好,推出去,斬首。”

    於是,有親兵上前,把周士樸推出去斬首,首級和剛才被斬首那些官軍一起掛到城門之上,以警告別的城池,如果拒不投降,頑抗到底,就是這般下場。

    這時,李岩過來拱手報告,說他已經下令讓進城的義軍,或剛投降的官軍,不許殺人、不許搶劫,不許奸女,違令者,立即斬首。

    範青聽到街上有人騎馬奔馳,口中大聲呼喊,“封刀了!封刀了!不許再殺人,再殺人者償命。”

    範青見城內已經沒有官軍了,便讓李岩撤出攻城的軍隊,城中隻留下一千名老府的士兵維持秩序。由田見秀協助李岩,主持城中大事。

    吩咐完畢,範青就帶領剩下的將領退出城外,回到各自駐紮的村莊。

    範青已經聽李岩報告了這段時間小袁營的軍紀並不好,在睢州和商丘都有搶掠奸淫的事情發生。袁時中本人也不謹慎,在睢州庇護罪大惡極的官紳。而且在破城之後,戰利品的分配上,小袁營的將士也頗有微辭。

    範青派親兵把袁時中叫到他的大帳中,先問了幾句軍中情況,勉勵幾句,接著又道

    “你告訴你屬下兄弟們,我們打商丘原不是為了搶劫,也不是為了奸淫燒殺,隻圖一時之快。如今我們是在打江山,行事就要像打江山的樣子。要為民除害,不能騷擾百姓。今天我看到有許多百姓被殺了,雖然我曉諭中揚言抗拒的要屠城,但實際上從來不屠城,隻殺那些公然抗拒的人,並不多殺無辜。我從西門進去,看見路邊有婦女屍體,衣服淩亂。這種情況在我們闖營中被嚴厲禁止。可進城的時候太亂,一時也說不清楚。你要嚴令你手下將士。不管是誰,都要嚴守軍令,按我的曉諭辦事。封刀以前的事,既往不咎,封刀以後,再不許有奸淫燒殺的事情發生。”

    袁時中肅立恭聽,他比範青年紀大五六歲,但在範青麵前卻像一名做錯事的晚輩。範青說話的語氣雖然並不嚴厲,但袁時中卻感覺好像在責備自己,心中有些害怕,鬢角間微微滲出汗珠。他知道自己的部下剛入商丘的時候,因為看到亂兵在搶掠奸淫,就跟著有樣學樣,不少人殺人、放火、搶劫、奸淫。雖然闖營的兵也有個別人在做,但比較起來,小袁營違反軍紀的事要嚴重多了。他不敢有一句分辨,連聲說“是,是,我一定遵命,約束部下,不許再違反軍紀。”

    範青微微一笑,他這一年來統領數十萬人馬,威勢日重,已經有了上位者的氣勢。他見袁時中有些害怕,便用溫和的語氣道“你不要害怕,我這樣囑咐你也是為了你好。現在闖營人多勢眾,將領眾多,不容易像以前幾千人那般,有令則行,有禁則止。而且新增的兵馬有剛剛招收的新兵,也有從別的義軍或官軍投誠過來的士兵,俗話說,‘人一上百,形形色色’,十個指頭還不一般齊呢!何況我本來向商丘下諭,‘開門投降,秋毫無犯。膽敢據守,全城屠戮’。將士們因為冒矢石攻城進來,要懲罰守城軍民,做了一些過格的事情,都可以諒解。如今已經殺了很多人,還燒了一些房屋,這一切都不必追究。但在我下令‘封刀’之後,再有人違反軍紀,這就不允許了。我把大軍都撤到城外,隻留小部分人馬在城中維持秩序,也是怕騷擾到百姓,畢竟百姓是無辜的。”

    範青頓了頓,道“時中,我對你說這些都是至誠至意的,並不是針對你們小袁營,就是我範青的親兵我也一樣要經常申斥軍紀,所以請你不要多心。”

    袁時中聽了,連連做揖,他感到範青的誠意,心中感動,對範青也十分欽佩。大將軍雖然年紀輕輕,但光明磊落,待人至誠,真是難得啊!

    此後幾天,範青的大軍一直駐紮在商丘城外。因為商丘是首府,人口眾多,財富聚集。所以要在這裏多停留幾天,懲治貪官汙吏,不良官紳,還要設官理民,安撫百姓。另外闖營也要收集騾馬和軍糧,到附近州縣賑濟百姓,組織明年春耕等事情,李岩每天都忙碌的不可開交。

    這一日,範青為了慶祝攻下商丘,決定歡宴重要將領和一些讀書人。因為商丘的書生士子特別多,範青宴請一些有名望的士子,也有籠絡他們之意。

    所以宴請的對象,除了李岩、傅宗龍、田見秀、劉芳亮等己方文武大員,還包括小袁營的袁時中,劉玉尺、朱成矩等人,再就是商丘城中有名望的士子二十多人,還有一些貧苦的下層讀書人,在商丘城破之後,投靠義軍,在軍中做幫辦文墨等文職,也有二十多人。一共八桌宴席,宴會地點就選在田見秀在城中駐紮的大宅子,也就是大鄉宦周士樸的宅子。

    範青是東道主,在軍中地位最尊貴,卻早早的來了,他一進宅子,就對傅宗龍笑道“這周士樸撒謊,說他致仕回到商丘過清貧的生活,現在隻看他的豪宅,就不是清貧生活了!”

    這宅子十分豪闊,房屋院落層層疊疊,有七八進,不知多少院落。

    在正房的大廳中,擺放了八桌酒席,知道範青來了之後,袁時中趕快帶領屬下趕到,別的讀書人也陸續到來。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見到範青,見他年紀輕輕,卻身居高位,但卻沒有一點倨傲的樣子,說話麵帶笑容,很平易近人。

    大家坐在廳中閑話,這些讀書人知道義軍將領一般都喜歡聽古代征戰,王朝更迭之類的故事,所以話題也集中在這些方麵。大家各逞才學,談的十分熱鬧。範青也喜歡曆史,偶爾插言,這讓這群士子讀書人興致更高,從王朝更迭,談到古代兵法戰法,再談到一些名將軼事,有時話題又轉到奇門遁甲、風水星相的學問。

    劉玉尺是萬事通,不管談論什麽他都能插言,而且他對範青身邊的兩個謀士,李岩和傅宗龍也不怎麽佩服,所以總想用自己的學問去壓製二人。李岩和傅宗龍都是見過世麵,且涵養很深的人,見劉玉尺高談闊論,咄咄逼人,便不再插言,隻是撚須微笑,看著別人說話。

    見客人已經到齊,範青就召喚中軍吳汝義,讓他開席。吳汝義剛剛離開,白旺忽然走進來,見範青正和袁時中等人說話,就在李岩耳邊輕聲說,“湖廣傳來的軍情!”說完遞過來一張紙條。

    李岩看了,眉頭微微一皺,把紙條收起來,臉上露出一絲憂慮。

    正好範青看見他們的動作,便笑道“有什麽軍情?”

    李岩見範青問起,便站起來回答,“是湖廣那邊送來的軍情,說左良玉率軍大敗張獻忠,張獻忠損兵折將,帶著殘兵逃走,幾乎沒剩下多少人馬。”

    大廳中正在談論閑話的人,聽到李岩述說軍情,自動閉嘴,安靜下來。一聽西營被左良玉打的大敗,臉色都是微變。

    現在闖營所向無敵,連敗明朝將領。在著名將領中,隻有左良玉還沒有和闖營正麵對戰過。眾人在私下議論,都認為這場大戰不可避免。現在左良玉在湖廣擊敗張獻忠,新勝之師,信心十足,下一步必將率領大軍進入河南與闖營爭鋒,兩支軍隊名氣都很大,誰能更勝一籌呢?廳中眾人一起把目光投到範青身上。

    卻見範青哈哈一笑道“張獻忠用兵粗糙,且流動作戰,沒有固定根基,士兵也不夠精銳,所到之處的也沒有百姓支持,所以敗給左良玉有什麽奇怪,他被左良玉打敗不止一次,是左良玉的手下敗將罷了!”

    廳中眾人見範青麵無懼色,不知他是胸有成竹還是狂妄自大,見他大笑,也紛紛陪笑。

    範青又道“左良玉號稱平賊將軍,我倒想他來河南,與咱們一戰,看看是咱們剿兵安民、解民倒懸的闖營是賊,還是他到處禍害百姓,比杆子還不如的官軍是賊。”

    眾人紛紛點頭,知道左良玉的部下雖然戰鬥力比較強,但軍紀敗壞,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禍害百姓,在明末的官軍中名聲最差。

    範青笑道“左良玉失去民心,是不可能取勝的,所以我並不憂心,各位盡管開懷痛飲,高談闊論,不必把此事放在心上。”

    廳中眾人唯唯諾諾,氣氛又開始熱烈起來。這時候,酒菜已經端上來,六葷六素,酒是金華酒,席麵豐盛,眾人喝的高興,又開始談論古今。

    劉玉尺所在席麵的談話,完全被他霸占,他喝了酒之後,更加興奮,賣弄見識,縱談古今,正說的高興,忽然和他同席的李雙喜把酒碗在桌上重重一放,冷笑道“我是大老粗,沒讀過多少書,但我根本不信你說的故事,別拿書本上的話來唬我們這些武將。”

    因為他聲音很大,又帶著酒意,所以立刻引起來整個大廳的注意。

    李雙喜因為慧英的緣故,對小袁營很有敵意,而且他又特別討厭劉玉尺這種高談闊論的性格,所以,直言駁斥。

    範青和李岩、傅宗龍,田見秀、袁時中等重要將領一桌,挨著劉玉尺這一席。範青笑著轉頭問“你們在談什麽有趣的題目,說出來,叫大家聽聽如何?”

    羅虎是小將,還沒獨當一麵,但平日他跟李雙喜最好,想讓劉玉尺出醜,所以急忙在旁邊的席麵上叫道“雙喜哥,剛才劉軍師說的什麽話題?他可是滿腹學問的人,談起前朝古事是內行,說出來讓大家評判一番。”

    大廳中的眾人因為喝了酒,借著酒興,紛紛催促劉玉尺將他談過的故事再說一遍。

    袁時中眉頭微微皺著,他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和闖營將領發生爭執摩擦,便看了一眼朱成矩。朱成矩知道袁時中的心意,便偷偷用右腳碰了一下劉玉尺的腳尖,讓他不要說話。

    但劉玉尺這人向來自負,他感覺到闖營將軍似乎有些不尊重他,而且他又自恃這個故事並非杜撰,乃是史書記載,無可辯駁的事情。便站起來拱手道

    “玉尺不學無知,如有妄言,務請恕罪。我剛才說漢朝名將李廣,有一天出去打獵,到黃昏時候,天色昏暗,忽然看到路邊蹲著一隻老虎,嚇了一跳,趕快射出一箭,將猛虎射死了。走到近前仔細看,才發現根本不是猛虎,而是一塊形似猛虎的石頭。再看那支箭一直射到石頭裏麵去,不但箭頭,連箭杆、箭尾巴上的翎毛也射進去了。這叫做‘李廣射石’,在曆史上非常有名,你們說李廣的神力是不是很驚人?”

    旁邊的幾個讀書人都讀過史記,連忙附和說“是啊!李廣射石的故事確實千古流傳,李廣要生在今日,一定也是闖王麾下的一員大將。”

    李岩、傅宗龍都熟知這個兩千年來膾炙人口的故事,範青也是熟知的,他們心中都有些糊塗,不明白李雙喜為什麽要在這個故事上挑毛病。大家都看著李雙喜,知道他平日裏是個成熟穩重的青年,不怎麽和人爭執,可今天怎麽忽然嘲笑起劉玉尺了,是雞蛋裏挑骨頭,還是真的有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