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左小姐的逃亡之路

字數:5660   加入書籤

A+A-




    至於護送的兵丁,中軍說,現在守城士兵缺乏,最多隻能派一百步兵護送,經過李管家的一再要求,才答應再加一百步兵。

    中軍走後,守衛襄陽的副總兵劉光佐親自來見李管家,他原是左良玉的親兵隊長,被提拔成副將守衛襄陽,對左良玉的家人十分忠誠,他見到這種情況,就把自己的親兵撥出五十人給左小姐,。這樣,連同左小姐原來的二百名親兵,一共有四百五十人護送。過了漢水之後,數百裏內,由於官府崩潰,流民和賊寇到處都是,但都是小股部隊。有這四百五十人護送,完全可以平安過去。而且在湖廣誰沒聽過左良玉將軍的大名,隻要說是平賊將軍左大人的千金經過,大約沒有誰敢出來攔截。

    劉光佐告辭之後,李管家向左小姐稟報了情況,左小姐感到十分欣慰,說道“既然有四百多人護送,我看路上不會有什麽風險了!”

    可是陳媽媽仍很擔心,她怕離開襄陽之後,萬一遇到闖兵,護送人馬太少,臨時各自逃生,會使小姐落入敵手。她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

    左小姐也有同樣的擔憂,便道“近處有沒有算卦準的先生?”

    李管家聽說,便退了出去,不一會兒,從知府衙門附近請來一個算卦的孫半仙來。他向小姐稟明,隨即將算卦先生帶進了內宅。左小姐隔著簾子問算卦先生用什麽來卜卦。

    孫半仙信口答道“山人奇門遁甲,六壬風角,無所不通。小姐願意怎麽卜卦都行。不過以山人之意,拆字最為簡單,不妨請小姐說出一字,讓山人拆解。”

    左小姐想了一想,說了一個“辰”字。

    孫半仙在簾外用右手食指在左掌心上畫了幾畫,問道“小姐要問何事?”

    左小姐道“你不要向我打聽,你隻自己拆解便是。”

    孫半仙眨眨眼睛,沉思片刻,說道“我看小姐要問的是,是否可以離開襄陽,走往別處。如果是問這件事,山人就好拆解了。”

    左小姐說“算是被你拆到了。你看明天走,吉利不吉利?”

    孫半仙說“走!非常吉利,而且要早走為好,日出時走最為吉利。”

    陳媽媽在一邊問道“這幾日,天天早晨有霧,如果遇到霧天怎麽辦?”

    孫半仙道“遇到霧天更好,有霧則吉,趕早就吉,霧散則不吉,晚走一刻則龍化為蛇。”

    左小姐問“此話怎講?”

    孫半仙道“此話好講,辰在十二生肖裏麵屬相是龍。常言道‘雲從龍,風從虎。龍離開雲霧不行。在霧中出城,正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大好機會。霧散之後,就晚了一個時辰,變成巳時,在十二屬相裏麵屬蛇。龍化為蛇當然不如龍了。蛇在地上走,隨時都有風險。所以山人說趕早則吉,遲則不吉。另外‘辰’字上麵加一個‘日’字,就變成了早晨的‘晨’字,所以日出就走,清晨就走。山人在襄陽城中是有名的孫半仙,無人不知,凡事我說吉就吉。我說不吉就不吉。我一向說一不二,從沒半句謊言,請小姐不必猶疑,當機立斷。”

    左小姐感到寬慰,說“隻要我們能平安離開襄陽地界,到達武昌,我一定會派人回來找你,重重賞賜。”

    說罷,讓丫環賞了他二兩銀子,打發他走了。

    這時,襄陽王妃也差了兩名女仆過來,給她送來了禮物和路上的點心。襄王已經致書左良玉希望他能發兵來救襄陽,但一直沒有回音。因此他給左小姐一份厚禮,希望她回武昌能說服父親派兵救襄陽。

    晚飯之後,襄陽姚知府親自送來八乘小轎,每一乘都配備兩名轎夫,全是本城之人。他也求托左小姐將一封本城官紳聯名呼救的書信轉給平賊將軍。

    夜間,左小姐早早就寢,以備明日一早登程,但因為陳媽媽和李管家仆婦忙著整理各種東西,她遲遲不能入睡。最讓她傷心的是她在襄陽城搜羅到的那幾盆好花,到底還是不能攜帶,隻能先放在府邸中,安排仆人澆水伺候。忽然間,又想到能見到父母,雖然戰爭不利,但父親和哥哥還有自己,一家人能夠保全,就比什麽都強。有時,她也會想起“範青”這個名字,她已經聽很多人提到這個名字,包括自己的父兄,每一個人提到這個名字時,都帶有畏懼或驚歎的表情語氣,似乎這個人很可怕,有些超過常人的恐怖之處。她知道範青是闖營的頭領,可是這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她不知不覺的入睡,在夢中夢見自己再離開襄陽的路上,一個披散著頭發,麵容凶惡,青麵獠牙的恐怖男人一把抓住自己的手臂,哈哈大笑,叫道“我就是範青!”

    左小姐一驚而醒,天還沒亮呢,她趕快起來梳妝。因為是逃命,所以也不用打扮,越樸素越好,最好打扮成農家女孩才好,可惜急切之間也找不到貧女的百衲衣,隻好穿著丫環的一身稍稍舊些的衣衫。她個子很高,這衣衫穿起來不怎麽合身,也隻能將就了。

    天蒙蒙亮的時候,左小姐一行人眾,已經到了南門附近,南門是水門,門外直接是碼頭。好在流寇隻擅長陸戰,不擅長水戰,也沒有船隻。否則,隻要水路也掐斷,襄陽物資斷絕,就不攻自破了。

    猛如虎派遣一位中軍前來送行,照料出城。中軍派人打開南門,放下吊橋,吊橋下就是碼頭。他送左小姐一行人上了船,對護送的官軍和李管家一再囑咐路上小心,隨即退回城中,城門也落鎖封閉。

    一艘大船連同二十幾艘小船送左小姐一行人渡過漢水,下船後,早有轎夫和轎子等候。此時已經起霧了,白霧彌漫,四周白茫茫一片,再加上是清晨,所以四野安靜。左小姐想起來孫半仙說過的起霧比較吉利的話,不由得心中稍稍安心。

    他們順著崎嶇不平的道路走了十多裏路,到了襄陽郊外的臥龍崗下,此時太陽已經升上城頭,但霧氣更濃了,朝東邊望去,太陽隻是淡白色,朦朦朧朧看不清楚。前麵臥龍崗也是霧氣騰騰,隻看見有一個石牌坊的影子橫在路口。再往前走,樹木屋子都隱在霧中。從崗坡上傳來鍾磬聲和木魚聲。再仔細聽去,還有誦經的聲音從霧中傳來。

    山崗並不高,左小姐的轎子很快來到臥龍崗的半山腰,那裏距離武侯祠不過一箭之地,房屋可以看的清楚些了。橫在路上的石牌坊也清楚的露出來。當轎子經過這裏時,左小姐從轎窗中望去,隻見牌坊修的相當簡單,但卻十分高大,牌坊上刻著“千古人龍”四個大字,在正麵朝東的石柱上刻著一副對聯,用的是杜甫的詩句“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左小姐最大的愛好的遊山玩水,所以才會被困在襄陽當中。此時,忽然想起來到襄陽還沒來得及到武侯祠中賞玩,心中很想去看一看。不過這念頭隻在心上閃了一閃,沒有作聲,因為她知道現在情況吃緊,自己還在逃命中,不能耽擱,而孫半仙說的“龍非雲霧不行”的話,也仍然記在心中。

    轎子沿著武侯祠南麵的大路繼續上崗。武侯祠的大門朝東,一片瓦房從霧中隱隱約約的顯露出來了。在前方有很大一片樹林,霧氣中也分辨不出是鬆樹還是柏樹。在樹林邊上又有一座石牌坊,有道童在這放羊,還有幾個買香表和紙紮的豬羊的攤子。

    李管家十分機警,看到了人影,立刻拍馬上前,緊緊的靠著轎子一側。看到左小姐也把轎簾掀開了一個角,露出半張雪白的麵孔和兩隻黑白分明大眼睛正在向外張望。李管家輕聲道“小姐還是別露麵,免得引起別人注意。”

    雖然左小姐認為這大霧中,不可能有人能看清她的容貌,但還是乖乖的放下轎簾,隱身在轎簾之後。翻過臥龍崗,是連續十幾裏的長長慢坡,道路坎坷,多年來大車往返,在路上壓出來很深的溝,有經過雨水衝刷,往往很深。在車跡中間,有一尺多的路麵,被牛蹄踏的稍平整,是人行路。而真正人行的路是大路兩邊的高處。仆人,轎子、騾子、左小姐的護衛親軍都走在大路溝中。而襄陽派出來的步兵則走在大路上邊。走到距離襄陽城大約十五裏處,有一段大路溝特別的深,裏麵停著二三十副柴禾擔子,堵塞了道路。挑柴禾的農民用幹草弄成火堆,圍著烤火。看見轎子和士兵過來,他們隻顧烤火,也沒有讓路。

    士兵們吆喝辱罵,挑柴禾的農民仍不理會,隻是問“襄陽城門不開,你們是怎麽出來的?”

    士兵罵道“什麽城門開不開的,快走,別擋路!”見農民仍不讓路,他們就罵粗話,要動手打人。

    賣柴草的農人們忽然都跳起來,掄起扁擔反擊。騎馬的軍官還沒見過這麽無法無天的鄉農呢!不禁又驚又怒,大叫“反了,這幫泥腿子反了!”

    可是這群農民不管三七二十一,隻顧用扁擔打過來。因為大路較窄,人馬不能展開混戰,登時前麵的士兵措手不及,被打到了了幾個。

    正在這時,從路北邊一裏外的荒村中傳來一陣緊急鑼響,鑼聲中約有二百個穿著“闖”字號衣的士兵從村子裏衝出來,喊殺著向大路奔來。轎夫們一看到是闖營的大隊人馬,立刻將轎子扔下,爬出大路溝,各自逃生。跑不出大路溝的,便被農民的扁擔打倒。

    護送的官兵雖然有四五百人,但並不精銳,剛剛和闖營戰士接仗,便紛紛潰退,尤其是猛如虎派來的士兵,最先後退。左小姐帶來的二百親兵還想抵抗,單救左小姐一人走掉,不過在這些闖營步兵之後,又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隻見數百鎧甲鮮明的闖營騎士也隨後包圍過來,口中大呼“我們是闖營的人馬,留下轎子,投降不殺。”

    護衛官軍不知道闖營來兵多少,一見到騎兵,猛如虎的步兵就徹底放棄抵抗,或跪地求饒,或四麵逃散。這二百名左營親衛,是左良玉平日豢養的家丁,比較忠心。在危急的時候,他們並不逃命或投降,而是在長官和李管家的督率下拚死反抗,他們扔下丫頭和仆婦的轎子,隻抬起左小姐的轎子,邊戰邊退。因為前方闖營戰士眾多,根本衝不過去,所以這些人想要退回到武侯祠中再想辦法。

    他們箭法很好,衝上前的義軍步兵紛紛被他們射倒。而他們自己的裝備很精良,都是身穿鐵甲,頭戴銅盔,所以義軍對他們的傷害不大。

    李管家向這些抵抗的士兵頒下賞格,說隻要這些人能保住左小姐退回到襄陽城中,每人官升三級,賞五十兩銀子。

    義軍因為怕誤傷了左小姐或丫環、奶媽,所以攻擊的並不凶猛。倒是那些四處逃散的官兵,紛紛落到四麵埋伏的義軍手中,或者被抓,或者被擒。原來四麵八方都是被義軍包圍著呢。

    李管家暗暗心驚,看樣子義軍是知道左小姐出城,所以才在此處設下埋伏,隻是不知道左小姐出城的消息怎麽泄漏的。眼看離身後的武侯祠隻有一裏多遠,四麵的義軍也不怎麽圍攻,李管家才稍稍喘口氣,勒馬到左小姐的轎子旁邊,說

    “請小姐不要害怕,到武侯祠就好辦了!”

    李管家同護衛軍官有一個共同的想法,萬一這些賊兵不顧死活的攻上來,就退入到武侯祠中,憑借垣牆防守,等待城中救援。

    正走著,忽然從路旁的樹林中,湧出來一大批逃荒的饑民,驚駭的人群、擔子、小車擁塞道路。左營的護衛軍官一馬當先,大聲吆喝,同時揮動手中大刀開路。不提防被一名婦女一棍子打落馬下。所有的災民忽然大變,大聲喊殺,有的揮動棍棒,有的從破衣中拔出寶刀寶劍,在官軍中亂砍亂打,而他們的破衣之內居然穿的棉甲,甚至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