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杠上的兩兄弟
字數:5440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歎息說道:“都退下吧,青雀留下。”
甘露殿裏隻剩下了父子兩人。
李世民拿起泡著枸杞的茶碗,喝下一口。
李泰瞧了眼問道:“父皇也喜歡這麽喝茶嗎?”
“你也喜歡?”
“那倒沒有,就是兒臣看房老他們突然都這麽喝茶了。”
李世民眼睛觀察著李泰說道:“朕問你這個計謀是你自己想出來的,還是說你吃了豬肉真的開竅了?”
吃豬肉的事情果然瞞不住自己的父皇。
“豬肉好吃嗎?”李世民又問道。
“好吃,入口即化。”李泰使勁點頭。
“堂堂皇子偷偷摸摸吃豬肉,你還有臉說!”
李泰連忙低下頭,“兒臣知錯了。”
“說!這個謀略是誰想出來的。”
“李正。”
果然!
李世民冷笑著李泰這個小子油滑,不先嚇唬他一下他不老實。
看一眼自己父皇的眼神,李泰一頭冷汗,“父皇,這些功勞都是李正的兒臣不敢擔,若要賞賜還請父皇賞賜給李正。”
還算識相,李世民點頭說道:“你也退下吧。”
“兒臣告退。”
走出甘露殿幾步遠,李泰感覺到自己的後襟已經濕了一片。
自己真不該有搶功的心思,被父皇一眼就看穿了。
“青雀。”
一聲稱呼,李泰扭頭看去,“皇兄?”
蜀王李恪笑看著說道:“許久不見了。”
蜀王李恪是陰妃的兒子不是嫡出,一直以來在父皇麵前也不算受寵,比自己早一年出生。
這些年李恪一直跟隨大軍在隴右練兵駐防。
李泰感歎道:“皇兄瘦了,也黑了。”
李恪:“我先去見父皇。”
李泰點頭“對,趕緊去,父皇就在裏麵。”
群臣走在出宮的路上剛剛路過太極殿,一群人議論。
杜如晦說道:“陛下開明賢德為民著想,魏王殿下有遠見有智慧,實乃我朝之大善!”
房玄齡點頭:“是啊,最近連魏征這個老頭子都不彈劾了。”
“程處默都能為陛下獻策了。”
“看來我等老矣。”
……
“太子殿下為何越走越快了?”
李承乾回到東宮,憤怒地摔著眼前的東西。
“李泰在孤麵前耀武揚威!”
“陛下,今日魏王殿下與李正走得很近,數次去過涇陽。”東宮屬官說道。
“涇陽?李正?”
李承乾試圖平複著自己的情緒,“這個李正到底是什麽來路。”
東宮屬官回稟道:“是涇陽李大熊的兒子,當年這個李大熊立過軍功。”
“你以為孤沒有查過嗎?孤會不知道這些嗎?”
屬官沉默了,確實身世非常的簡單,還能查到什麽。
一步錯步步錯,李承乾心中感慨,若是當初自己不畏父皇的猜忌也接近他,說不定現在在甘露殿說出這個謀略的人會是自己。
“太子殿下,長孫衝求見。”
“不見!”李承乾揮袖說道。
李承乾來回走著問道:“李正喜歡什麽?”
“喜歡種田。”
“廢話,難道孤還要陪著他去種田嗎?”
屬官連忙躬身說道:“據說這個李正好像還喜歡錢。”
“何以見得?”
“據說魏王殿下當初送給李正一千貫錢,程處默也送給李正不少銀錢。”
“錢?”李承乾細細一想好像確實是這麽一回事,回想著似乎李泰和程處默給李正送錢之後他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好了。
李承乾當下說道:“來人啊,派人去送李正一千貫!”
屬官應聲去辦事。
心情不錯的李泰回到自己的府邸心情不錯。
府中下人見李泰回來了說道:“魏王殿下。”
李泰丟給他一個錢袋子說道:“賞你的。”
“謝魏王殿下。”下人小心翼翼說道:“東宮的眼線傳來消息說太子送了李正一千貫銀錢好像就在路上。”
腳步僵硬在原地,李泰思索了一番,“太子可真會挑著別人的胃口下菜,這是要和本王搶人了?”
“魏王殿下咱們不可不防呀。”
李泰深吸一口氣說道:“咱們送兩千貫!萬萬不可讓太子殿下得手了。”
李承乾安排在李泰的眼線傳來了消息,怒喝道:“這個李泰竟然也送錢?”
屬官回答:“是的,而且還是兩千貫。”
李承乾拍案說道:“再加一千貫!”
長安另一邊,李泰:“我加兩千貫!”
李承乾:“五千貫!”
李承乾杠上。
李泰憤怒喝道:“再加……”
下人連忙打斷說道:“魏王殿下,咱們府上要沒錢了!”
惺惺收住口,李泰拍案喝道:“欺人太甚!”
涇陽
李正瞧著一車又一車送來的銀錢也看呆了。
“哈哈哈,長安果然民風淳樸啊。”李正感歎道。
李義府小聲問道:“這可是太子和魏王的送來的錢,燙手呀,要不咱們還是別收了。”
他的警告沒錯,收了哪一邊都不合適,要是不收就都得罪了。
一顆甜棗砸過來不知道怎麽接。
李義府再次強調道:“還是別收了。”
“收!都送上門來了怎麽不收。”
“可是……”
李義府心中著急,這要是兩邊都收了以後要給誰辦事?
李正擺手說道:“你知道嗎?太子和魏王殿下是為了咱們窮苦的涇陽縣做資助。”
“資助?”
“幫助我們脫貧致富呀。”
李義府抓著自己的後腦勺,脫貧致富?
李正對他說道:“那是你的智商盲區你不會理解的。”
說完李正寫了兩封感謝信送往長安,感謝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扶貧濟困!為涇陽建設作出貢獻。
宮裏
見過李世民之後李恪回到自己的母妃住處,陰妃給李恪講著最近長安發生的事情。
“李正?長安出了這麽一個奇才?”
陰妃給李恪修剪著頭發說道:“說來好多人想要拉攏他,估計魏王和太子都盯著他,你可千萬不要和他們爭。”
李恪端坐著想著自己的母妃的境遇,都是父皇的兒子,一直以來自己得到的都是最差的。
“母妃,你宮裏的日子太清苦了。”李恪說道。
陰妃笑了笑說道:“咱們母子能有一個容身之所已經很好了,皇後待一直待我們母子不錯,你千萬不要意氣用事,不要和他們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