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貪墨

字數:5062   加入書籤

A+A-




    

    

    “再來!”

    象棋重新擺好,重新開始。

    李泰挺進一個卒子說道:“李綱出事了,說是李綱要被山東士族除名,說是他冒犯了儒家。”

    李正好奇問道:“當世儒家世孫不是孔穎達嗎?要說李綱是不是冒犯了儒家,也要看孔穎達吧。”

    李泰也說道:“如今孔穎達雖說是儒家世孫,也可以堪稱當世大儒,可是他入國子監,修撰儒家典籍,孔穎達畢竟不是世家權貴。”

    “你有所不知,世俗之見,孔穎達老夫子從來不會多說什麽。”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對弈。

    李泰接著說道:“冒犯儒家是假,頂撞了士族還是真,李綱都年過六十了,他都這麽大年紀了,還在指望什麽?”

    聽李泰把事情的來由說了一遍。

    原來是李綱和崔仁師在儒家經義上產生了矛盾。

    崤山以東一代世家門閥林立,五姓的那幾家便立足在那裏。

    主要有趙郡李氏、太原王氏、範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滎陽鄭氏、琅琊王氏與琅琊顏氏、蘭陵蕭氏。

    自漢代以來,士族不斷壯大。

    尤其是崔氏,盧氏,更是在東漢之後就已經是世家大族。

    自魏晉之後世家更是壯大得一發不可收拾。

    以至於幾次改朝換代。

    不論皇帝誰來做,世家依舊林立。

    李正長歎一口氣,隻有自己知道世家其實也時日無多了。

    從隋煬帝開始,帝王和世家就已經走到了對立麵。

    這也是隋煬帝要開辟科舉的原因之一。

    山東士族和儒家又是兩回事,這件事的問題不在學術上,而是在立場上。

    李綱出身山東士族,出身即是立場。

    當站在氏族的對立麵,李綱也就不被氏族所認同。

    李綱得罪的就是度支郎中崔仁師。

    李泰說完了事情的來由。

    李正思量許久,崔仁師的是博陵崔氏的人,曆史上他一直都深受李世民的重用,最後是因為密奏,請李世民立魏王李泰為太子。

    在易儲的事情上,觸及了李世民的逆鱗。

    後來才被流放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現在的崔仁師還隻是一個度支郎中。

    李泰笑著說道:“這個崔仁師不過是戶部下麵的度支郎中,要說官階還沒你高呢。”

    李正點頭兩隻炮已經架在了李泰的將軍麵前,“將軍。”

    李泰把將軍往上移,這才發現不知道什麽時候,李正的車就已經在了麵前。

    李正:“別掙紮了,已經將死了。”

    氣餒地收拾著棋盤,李泰又說道:“據說魏征還彈劾崔仁師有貪墨之嫌。”

    “朝中的事情,我不想摻和。”

    “李綱都六十多歲了,他老無所依,你就幫幫他。”

    “人家是世家大族,我一個小小的縣侯怎麽能幫到他。”

    李泰盯著李正一眼不發。

    “死胖子,你這麽看著我,我也沒辦法。”

    喝下一口熱茶,李泰說話道:“其實李綱也是一個可憐人,他雖說是士族中人但能頂撞五姓的人不多,你和五姓有過節,如今李綱要被士族除名,他和五姓也有了過節。”

    李正問道:“你剛剛說魏征彈劾崔仁師有貪墨之嫌對吧。”

    “計將安出?”

    “死胖子,你憑什麽認為我就有辦法。”

    “什麽事情在你手裏都能迎刃而解。”

    李正連忙打住道:“魏王殿下,有些事情我能幫忙,有些事情我真的不能幫忙,就像有些事,人可以做到,但有些事人做不到,我也不是萬能對不對?”

    見李泰神情幽怨。

    李正:“李綱是太子的老師,你說你幫他做什麽?這事我真的辦不成,人和人是有區別的,我不懂儒家經義,所以我幫不了,就像是人的舌頭碰不到自己的鼻子,這種事情無能為力。”

    “……”

    李泰:“咦?好像真的碰不到。”

    “……”

    這家夥竟然真的伸出舌頭試了試。

    李正使勁搖著扇子,突然不想和這個胖子說話了。

    “李綱不是壞人,用我父皇的話來說李綱這樣的人少一個都可惜。”

    “李綱是太子殺手。”

    李泰一聲冷哼,“我又不是太子。”

    “魏王殿下是不是想要留下李綱,好讓李綱留在太子身邊?好厲害的手段,魏王殿下手段高明,在下佩服。”

    “你別佩服我了,這個崔仁師真的不對勁,雖然我看不出賬目哪裏不對了,但是我敢肯定少了什麽,說不定他真的貪墨了。”

    “就算貪墨了,貪的又不是我的錢。”

    李泰又說道:“崔仁師家中查出很多錢。”

    “今天天氣正好啊,應該嗮太陽。”

    李泰又說道:“他有這麽多錢,為何還要過得這麽寒酸,這裏麵一定有鬼。”

    李正看著窗外的太陽又說道:“被褥和衣服該拿出去曬曬了。”

    “崔仁師是不是好人。”

    “嗯。”李正點頭。

    兩人說話終於在一個頻道上了。

    李泰又說道:“李綱是好人。”

    “他不是好人,他想要我為儒家效力。”

    “我不想李綱晚年身敗名裂,孤苦無依過一輩子,李綱年紀已經這麽大了,這比殺了他還要難受。”李泰有說道:“就算是李綱落得這般下場,我也要讓崔仁師扒一層皮。”

    李泰從懷中掏出幾冊書卷說道:“這是戶部的賬本。”

    “賬本?”李正傻眼地看著,“魏王殿下為何會有戶部的賬本。”

    李泰:“你別問這麽多?”

    “偷來對不對?”

    李泰不屑一笑,“你覺得本王會做這麽丟人的事情嗎?”

    “那是從何而來?”

    “本王是光明正大花錢買通了十多個戶部小吏,讓他們偷出來的。”

    李正拿起這些賬本,一頁頁地翻看著。

    唐朝的記賬方式用的還是簡單的流水記賬法,這種記賬法要查起賬來很麻煩。

    而且長年累積的賬目,想要查出一些端倪更是難上加難。

    “你看出什麽了嗎?”

    “你們戶部用的都是這種方法記賬嗎?”

    “對。”李泰點頭。

    “這麽一看這個崔仁師真的是在貪錢啊。”

    “本王想的果然沒錯。”李泰想了想又問道:“可你是怎麽看出來,我怎麽看不出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