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封長安令
字數:5133 加入書籤
A+A-
&esp;許敬宗也回稟道:“如今正是收糧食的時候,不少勞力都去收糧食了,路也都已經修好了,這條路五公裏,連通了長安周邊八個縣十三個村子,一直到渭水河的北岸。”
&esp;李正看這地圖,一條運輸線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esp;從此打通了整個長安周邊的運輸路線。
&esp;以後運貨的速度會更快而且還可以帶動更多的生意來涇陽。
&esp;大牛跑來說道:“老師,外麵來了很多的官,就在村口,說是要來涇陽仗量土地。”
&esp;“讓他們都進來吧。”
&esp;李世民的動作很快,這就讓戶部的官員前來仗量土地,還有一些工匠前來學習鍛鐵之法。
&esp;眾人來到馬圈,領頭的戶部官員對李正說道:“見過涇陽郡公,我等奉陛下命前來仗量土地。”
&esp;一群鐵匠走上前說道:“我等奉陛下命來向縣侯學新式鍛鐵之法。”
&esp;李正對李義府說道:“你帶著這些工匠去鐵匠鋪,鍛鐵的方法鐵大知道。”
&esp;“喏。”李義府對這些工匠說道:“隨在下來。”
&esp;看著這些戶部的官吏,李正對許敬宗說道:“你帶他們去仗量土地,要是少量了一分地,我找你算帳。”
&esp;許敬宗連忙說道:“縣侯放心。”
&esp;這一次來的戶部官吏很多,一萬畝地的仗量需要幾天時間。
&esp;直到在地契上蓋上自己的涇陽郡公印信,李正這才收到了係統的反應
&esp;屬地:一萬四千六百畝,人口一萬九千九百人
&esp;任務:墾荒三千畝
&esp;任務獎勵:農作物三階段
&esp;戶部還要多準備兩份地契,一份收錄到戶部,一份呈給陛下。
&esp;李正長出一口氣,看著如今擴大了一倍的涇陽地界地圖。
&esp;李義府和許敬宗一齊連連道賀。
&esp;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墾荒,說來涇陽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墾荒。
&esp;把荒地開墾成能夠耕種的田地,這種事情對涇陽的村民來說已經輕車熟路了。
&esp;涇陽縣令又來恭賀了,看著這個涇陽縣令一邊道賀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esp;李正看著他的模樣說道:“你說你來道賀就道賀,怎麽還哭起來了。”
&esp;涇陽縣令吸了吸鼻涕說道:“下官是高興,當年的毛頭小子現在轉眼間就是郡公下官能不高興嗎?”
&esp;“行了行了。”李正給他倒了一杯茶。
&esp;涇陽縣令又說道:“下官做這個縣令有十年了,十年還是一個縣令,現在看到咱們涇陽縣出了一個貴人下官高興啊,太高興了。”
&esp;李正愁著說道:“我怎麽看越哭越傷心了呢。”
&esp;涇陽縣令連連說道:“下官沒有傷心,真的沒有。”
&esp;說完涇陽縣令又抹了一把鼻涕。
&esp;李正看他說道:“你要不先喝杯茶吧。”
&esp;涇陽縣令連連擺手,抹著眼淚說道:“下官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縣令當不起郡公給下官倒茶,下官做縣令這麽多年,自認治理有方,雖說一直拿著十石一年的俸祿,可心裏著實為縣侯高興。”
&esp;李正越聽越覺得不對勁。
&esp;涇陽縣令又說道:“一年隻有十石的俸祿,家裏勉強可以過活,吃的穿的處處都要省著點。”
&esp;李正:“……”
&esp;“兩三年時間,從一個小小的書童到了如今的郡公還可以迎娶公主,下官是真的高興啊,太高興了。”
&esp;李正說道:“我怎麽越聽你越像是你在哭訴,你真的高興嗎?”
&esp;涇陽縣令抽咽了兩聲,突然抱住李正的腿。
&esp;“……”
&esp;“你哭就哭抱我大腿作甚,不要往我身上蹭。”李正使勁扒著自己的腿。
&esp;涇陽縣令抽咽著說道:“縣侯,下官真的是高興,不信你看下官的眼神。”
&esp;“……”
&esp;“分明就是滿眼的委屈!”李正叫罵道。
&esp;做了十多年的縣令,到現在還是一個縣令能不委屈嗎?涇陽縣令抱著李正的腿,才這麽短短兩年時間就成了郡公,位列國公下第一爵位。
&esp;人比人比死人,涇陽縣令的哭聲更大了,“日子雖苦,但是下官拿著一年十石的俸祿,如今看到縣侯能夠高升,下官覺得現在值了。”
&esp;李正不耐煩說道:“行了!我幫你想想辦法,讓你升官。”
&esp;涇陽縣令的哭聲戛然而止,抬頭眼巴巴看著李正,“此話當真?”
&esp;李正:“撒手!”
&esp;涇陽縣令這才鬆開手,“郡公真是客氣了,下官何德何能能讓縣侯引薦。”
&esp;剛剛還聲聲嚎哭的縣令怎麽現在看來還有些矜持呢?
&esp;李正感到一陣惡寒,“你別客氣了,你再客氣我怕你一頭撞死在我家門口。”
&esp;涇陽縣令笑嗬嗬說道:“縣侯還是一樣的愛說笑。”
&esp;“你想要一個什麽官位。”
&esp;涇陽縣令說道:“不用什麽官位,如今縣侯還是長安令,在京兆府給在下一個小官就好。”
&esp;“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李正說道。
&esp;“那下官就等縣侯的好消息了,以後下官就給縣侯辦事。”
&esp;大牛又急匆匆而來,“老師,外麵又來了好多人,說是老師的下屬。”
&esp;長安令又是京兆尹,管一些長安的雜事,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算是首都的長官,而郡公又是地方的長官。
&esp;這個郡公隻是一個虛銜,長安令才是實官。
&esp;李正有氣無力地說道:“帶進來吧,總要認識一下自己的手下。”
&esp;李世民塞給了自己一大堆名頭,李正感覺很頭疼。
&esp;大虎帶來的官員有十多個,除了京兆府的幾個文官,還有一百多個京兆府的衙差。
&esp;李正在這群人中立刻發現了一個眼熟的人物,“崇義哥!”
&esp;李崇義笑著說道:“李正,現在我也是你的下屬了。”
&esp;“等等!你怎麽會在這裏?你不是在禮部嗎?”
&esp;李崇義解釋道:“我父親和陛下安排我調任了,現在是京兆府少尹。”
&esp;有熟人好辦事,京兆府少尹是長安令的二把手。
&esp;拉著李崇義走到一旁,李正小聲說道:“長安令要怎麽做啊。”
&esp;“很簡單聽從衛府和朝中調度就好,平日裏還要管長安的坊市調度。”
&esp;李正小聲說道:“這個差事忙不忙?”
&esp;李崇義也小聲說道:“挺忙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你都要管,出了事情第一個找你。”
&esp;李正倒吸一口涼氣,“我能生病嗎?”
&esp;李崇義也倒吸一口氣涼氣,“生病?何出此言呐?”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