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天下事和晚飯

字數:4752   加入書籤

A+A-




    

    

    蘇定方說道:“其實左武衛並不適合你,也不適合施展你的才能。”

    薛仁貴低聲說道:“離開涇陽之後我就知道,很多事情就不是我自己可以決定的。”

    高句麗一戰之後薛仁貴是按照陛下的旨意來到左武衛的。

    這一切也確實是陛下的意思。

    薛仁貴又說道:“旨意就是這樣,你無法去反駁它,也不能決絕,它根本不會在乎你心中所想。”

    蘇定方苦澀地笑了笑,“很少有人會這樣說,很多人收到陛下的旨意都會很高興,何況是封賞。”

    說話間,蘇定方頓了頓有一種從來沒有的念頭在心裏萌發,他低聲說道:“確實就像你說的這樣,它根本不會在乎你心中所想,你也不能拒絕它。”

    要說涇陽護衛隊和左武衛的區別,在左武衛一切都要服從命令辦事。

    這些日子以來薛仁貴越發清楚了自己心裏的想法,之前一直說不上來,現在心中莫名有了一種感覺,在涇陽護衛隊和左武衛相比那種不一樣的感覺就是公平。

    在左武衛一切都要聽從上級將領,但是在涇陽反而眾人都是平等的。

    尤其是在長安,這種上下級間的壓迫感會更加地明顯。

    習慣了在涇陽的日子,在衛府軍中這種感覺很明顯。

    這種莫名又強烈的階層讓人很不舒服。

    再看其他人似乎都能夠很快融入其中。

    魏征給李世民清查田畝的奏章一時間沒了消息。

    李世民像是沒有看過這份奏章一般。

    經過十天的盤查戶部終於把涇陽所有的田畝都清查完整。

    魏征帶著滿滿一車的卷宗要回長安。

    李正親自站在村口送別,“鄭國公要是以後有空要常來涇陽呀。”

    魏征撫須說道:“以後老夫都會很忙,你也別太記掛老夫。”

    李正笑嗬嗬說道:“那您老慢走。”

    魏征帶著戶部的官員走出村口。

    李正站在村口目送他們。

    回到長安之後,魏征帶著一份奏章走入了皇宮中。

    一路來到甘露殿,魏征看到李世民遞上奏章說道:“陛下,涇陽田畝都已經清查完整了。”

    李世民低聲說道:“說說吧。”

    魏征打開奏章念道:“涇陽有地三百一十頃,其中耕種水田一百六十一頃,旱田八十五頃,其餘皆是閑置土地。”

    李世民稍稍點頭說道:“賦稅呢?”

    魏征接著說道:“往年賦稅分別是一萬六千石,兩萬石,今年賦稅五萬石。”

    李世民笑道:“五萬石糧食?

    涇陽還真拿得出來?”

    魏征遞上奏章說道:“臣幾經核實,涇陽所交賦稅寧多不少,這是臣這幾日以來與戶部清查下來的結果。”

    李世民看著奏章說道:“辛苦你了。”

    說完李世民看了一眼魏征,見魏征還站在原地,李世民低聲說道:“還有什麽事嗎?”

    魏征躬身行禮說道:“陛下,臣前幾日遞交的奏章遲遲沒有回複。”

    李世民看完奏章放下說道:“魏征啊,這件事朕自己有考量。”

    魏征又說道:“陛下,清查天下田畝之事勢在必行呀。”

    看魏征的神情有些激動,李世民站起身說道:“魏征,你與朕都知道清查天下田畝幹係甚大,其實兩三句話的事情!”

    魏征低下頭沒有反駁,這話說得沒錯,清查天下田畝是何等大事。

    別說中原了,就說長安地界的田畝就是一筆爛賬。

    能查嗎?

    經不起查。

    查得了嗎?

    李世民說道:“若沒有其他事情,你也先退下吧,這件事朕會記在心上的。”

    魏征躬身行禮說道:“臣告退。”

    涇陽

    送走了魏征之後,閻立本就帶著工程隊的人出發了。

    李正悠閑地坐在涇陽河邊釣魚。

    李泰也無精打采地走來。

    兩人坐在河邊好一陣沉默。

    “最近朝中有一些傳聞。”

    李泰先開口說話了。

    李正看著平靜地河邊說道:“什麽傳聞?”

    李泰低聲說道:“這一次戶部清查田畝的事情朝中已經傳開了,而且這一次清查你們涇陽光是田地就多出了近百於頃地,這麽大的收獲戶部嘴都要笑歪了。”

    李正提著魚竿說道:“這沒什麽好瞞的。”

    用河水洗了一把臉,李泰提了提神說道:“最近朝中傳出了一種聲音,說是要清查天下田畝。”

    李正感慨道:“這可是大事啊。”

    李泰說道:“不過父皇一直都沒有說過這件事,倒是搞得一些權貴挺緊張的。”

    李正說道:“我對朝中的事情不感興趣。”

    李泰依舊說道:“我總覺得父皇不會清查田畝,這件事幹係太大,以父皇的性情就算是有人遞交奏章,我想父皇也一定會看過就擱在一旁了。”

    又想了一會兒,李泰說道:“你覺得有沒有這種可能,確實有人遞交了清查田畝的奏章,但是父皇看了卻沒有想要查的心思,因為其中牽扯的事情太多,父皇本意是不想查的,隻是在外麵放出風聲,讓外麵那些權貴安撫一點,就當是清查涇陽田畝是敲山震虎了。”

    李正點頭說道:“讓人最害怕的是刀沒有劈下來,而是一直懸在頭上的刀才是最有震懾力的,你父皇這手段不錯嘛。”

    李泰搖頭說道:“會有一段時間權貴們收斂一些,但也隻是一段時間,以後還是會一樣,等人們忘記這件事之後,該是什麽樣還是什麽樣。”

    土地兼並嚴重也是大唐後期毀於一旦的原因。

    這是曆朝曆代地積累下來的問題。

    眼下李世民還在位,在以後近百年內倒也不會出什麽事。

    這是久病成疾,土地的管理是一件很複雜的問題。

    處理不好權貴會和皇權衝突,想要處理好又不是一件容易事。

    涉及的方麵有很多。

    李泰看著李正釣上一條草魚,見李正不說話又問道:“李正,你覺得這事要怎麽辦?”

    把魚放入竹簍中,李正說道:“我現在不想考慮這些。”

    李泰好奇問道:“那你在想什麽?”

    李正無奈道:“我在想今天晚上吃什麽,我是把魚做湯呢?

    還是清蒸呢?”

    7017k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