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授勳儀式
字數:4001 加入書籤
朱赤沉吟了一番之後說道:“其實很簡單,甚至有些老土,但是這個辦法說不定真的有用。”
這樣說完,他就拿起來一個請柬。
然後在眾人麵前展開道:“這是明天授勳儀式的請柬,委員長會在明天中午的時候,為這段時間表現不錯的指揮官和士兵,授予青天白日勳章。
我也收到了邀請,秦連長,如果沒什麽差池的話,你也也應該收到了邀請。到時候,你可以在授勳儀式上,當著委員長的麵申訴。為韓團長洗刷冤屈。”
說完這話,朱赤便將目光,落在了秦時明的身上。
在他看來,秦時明頗有謀略,腦子好使。
最為關鍵的是,秦時明這段時間戰功立了不少。尤其是擊殺黑岩義勝這個少將旅團長。讓他在授勳儀式上的發言,也會變得頗有分量。
但是秦時明月搖頭說道:“我並沒有收到這一封請柬,甚至沒有任何人來通知,我會有授勳儀式舉行。”
聽到這話朱赤也有些奇怪,他看著秦時明說道:“你確定嗎?按道理來說,你擊殺日軍少將旅團長,應該會收到重點表彰。
畢竟這段時間我軍幾乎一直在敗退,你這樣的表現,對於士氣的提振十分重要。”
但是秦時明卻搖頭:“我確定,我沒有收到任何請柬,甚至沒有收到任何通知,我覺得有可能是因為,有人在申報這樣一份軍功的時候,把我的名字給遺漏掉了。”
秦時明雖然沒有明說,是孫原良將自己的名字篡改成其他人的,從而偷梁換柱,順勢提拔他想要提拔的人。
但是朱赤也能夠大概想到,這其中必然存在貓膩。
隨後,他就想到孫原良的小舅子,吳長川也在他們524團。
有沒有可能?孫原良已經狸貓換太子。將原本屬於秦世明的軍功,上報給軍部的時候就變成了吳長川的軍功。
想到這裏,他便有些了然。
朱赤拍拍秦世明的肩膀道:“看來是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不過沒有關係,明天中午的時候,我可以隨身帶一個隨行人員。
你到時候就跟著我一起去,將你所知道的事情,說給委員長聽。”
雖說我們的師座,是委員長的心腹。但是在眾人麵前,你隻要將事實講出來,委員長迫於眾人的壓力。
也會將韓團長這件事情,進行公正的處理。到時候韓團長就算是不能官複原職,也能夠免於殺身之禍。”
秦時明月向他點頭道:“好,我知道了,到明天中午,我會將我所知道的一切告訴委員長。”
此時在距離上海1[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378-114949[/img]
公裏的一處小鎮上,有一處十分豪華的私人宅院。
原本這裏是一個名門望族的府邸,不過現在,已經變成了委員長的行宮。
在委員長的桌子前麵,放置著一疊厚厚的資料。
這些資料的內容都,是申請軍功的士兵名單,和軍官名單。
現在在他手中的那份資料上,寫著的名字不是別人,正是孫原良的小舅子吳長川。
而這個吳長川所申請的軍功,赫然寫著,擊殺日軍旅團長黑岩義勝。
在進行軍功申報的時候,孫原良便已經暗中操作,將秦時明的名字換成了他的小舅子吳長川。
所以上報給委員長的這份資料上,寫著的也是孫原良小舅子,吳長川的名字。而不是秦時明。
集團軍軍長張治忠,當甚至還拿著這份資料,仔細的翻閱了一番,然後才提交給軍政處處理。
實際上,張治忠在看到這份資料上的名字時,也有些意外。
他十分清楚的知道,孫原良和吳長川兩人之間的關係。
隻不過他從來沒有見到過吳長川。
當時他還十分感慨。孫原良打仗像是偷奸耍滑的奸商,倒是他的小舅子,打起仗來十分凶猛,甚至還救了他的性命。
此時此刻在那份資料上,不止寫著擊殺日軍少將旅團長這句話。
同時還寫著,吳長川一個人在洋樓和日軍部隊血戰,以一己之力擊殺日軍近百人。
如果秦時明看到這份資料,肯定會恨不得將吳長川的腦袋擰下來,不!是連著孫原良的腦袋一起擰下來。
因為他拚死拚活立下來的軍功,此時此刻,卻成為了這兩人為自己邀功請賞的工具。
雖說對於這些名利,秦時明並不在乎,但是這些東西,他寧願丟掉。也不想給這些家夥。
委員長將這份資料反複的閱讀了兩遍,然後對旁邊的何贏欽長官說道:“唉,看來這個孫原良的小舅子,也是打仗的一把好手。
不過擊殺日軍少將旅團長還好,你說這一個人,在洋樓血站,擊殺日軍近百人。這聽上去倒像是武俠小說裏麵的內容,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這不會是孫原良冒充軍功,給自己的這個小舅子鋪路吧?”
委員長倒是能夠容許自己的這位心腹愛將,為自己謀取一些私利。
但是,隻要孫原良是對自己保持著絕對的忠誠,那麽這些事情。他就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看不到。
旁邊的何贏欽說道:“委座,我看這八成是半真半假,不過擊殺日軍少將旅團長,這份軍功卻是跑不了。
說起來吳長川,倒是有幾分能耐,看上去可比孫師長在戰場上勇敢得多。”
委員長聽出來,何贏欽語氣中對於孫原良的揶揄。
畢竟孫原良此人,打仗非常油滑。
往往是見風使舵,看到形勢大好,便主動出擊,喊打喊殺。
看到形勢不妙,便第1個開溜,絕不回頭。
所以何贏欽對於孫原良的這些抱怨,委員長倒也能夠接受和理解。
他笑著說道:“無妨無妨,畢竟都是為黨國效力,哪怕是打仗圓滑一些,隻要不是在需要他的時候,直接扭頭逃跑,那也就不妨礙的。”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委員長的這些話,聽在何贏欽的耳中,卻是另外一番意思。
因為早在幾年前,委員長被國黨的幾個元老逼著下野。
何贏欽在關鍵的時候,沒有選擇站在委員長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