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雙魏互鬥沙苑激戰之激戰沙

字數:4554   加入書籤

A+A-




    將士一心,其利斷金。高歡安頓好將士們的情緒,又把目光瞄準了長安的宇文泰。盡管宇文泰腰包裏的銀子不多,高歡也明知從他身上掏不到多少東西,但此時搶劫是次要的,複仇才是第一目的。

    幾個月來,高歡對宇文泰一直耿耿於懷,要報竇泰被弑殺的一箭之仇。又恰在這時,關中大旱,糧食短缺,不止老百姓吃草根樹皮,就連征戰的士兵也填不飽肚子,這樣的士兵還敢和東師抗衡嗎。

    高歡哪裏肯放過這麽好的機會,又一次調兵遣將。

    不過,此時高歡汲取了上次的教訓,分兵兩路進攻,自領二十萬大軍自壺口渡黃河,自北向南,壓迫長安。另一路以高敖曹為主帥,領兵三萬出河南,進攻潼關。

    和高歡預料的一樣,宇文泰腰包裏的銀子豈止不多,簡直就是囊中羞澀。軍隊乏糧,士兵們餓得皮包骨,走路都偏偏倒倒的,風都吹得倒的士兵還想拉出去打仗。宇文泰不能眼睜睜看著手下的士兵餓死,不得不帶著不足一萬人的將士戰馬,轉移到恒農(今河南靈寶大王鎮,古名野王城)就食。

    西師部隊在恒農呆了五十多天,填飽了肚子,士兵們也有了肌肉。聽說高歡的部隊將渡河南下,宇文泰帶著這一萬人的部隊急忙退守關中。也是宇文泰的運氣好,剛剛撤離恒農,高敖曹的三萬部隊就追到了恒農,沒有抓住宇文泰的尾巴。

    恒農是西魏的糧食倉庫,高大將軍自然曉得這裏的重要性,三萬軍馬把恒農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封鎖了接濟西魏的糧食通道。

    雙方的部隊還未交戰,高敖曹就已截斷了宇文泰的糧道。勝利的消息傳入大營,右長史薛琡對正準備出兵的高歡建言說:“西魏賊兵連年饑荒,所以冒險到陝州來搶倉粟糧食。現在高敖曹已圍住恒農糧倉,糧食運不出去。我們最好分兵諸道,不與敵兵接戰,等到麥秋時節,敵兵軍民餓死大半。那時,宇文泰肚皮裏的油水再厚,他一個人又能支撐幾天,就是不死,也得投降。所以,我們最好別冒險渡過黃河。就在此地靜觀其變。”

    這無疑是一條撿落地桃子的好意見,而且萬無一失。大將軍侯景也勸高歡說:“我軍幾十萬大軍一舉前來,萬一不勝,一時難以集結兵馬。不如把士兵一分為二,相繼前進,前軍若勝,後軍全力攻上;前軍若敗,後軍可以接應,到時候作為後備部隊出去迎敵。”

    一向聰明的高歡,也許是鑽女人的石榴裙多了,腦袋裏隻想著女人的體香,此時腦袋進水犯了傻,對這樣好的兩條建議,居然一條也沒聽進去,留下十萬大軍給段韶作後衛,自己親自率領十萬大軍,西渡黃河壺口,直取合陽、馮翊(今陝西大荔)。

    丞相宇文泰最不放心華州,此時東魏的兩支部隊麵臨的都是華州的抵抗,華州的生存關係到整個西魏的興亡。宇文泰對華州刺史王羆能否抵禦高歡的刀鋒很不放心,派使者去告誡王羆做好戰前準備。

    王羆也是眼睛望到天上的角色,拍著胸脯對使者說:“老羆(大黑熊)當道臥,貉子哪得過。有黑熊在此,不論是賀六渾還是高敖曹都休想邁過華州一步。”

    宇文泰的使者剛剛離開,高歡的部隊就來到馮翊城下。

    高歡很輕視王羆幾千人的駐防守軍,笑著對王羆說:“老狗熊,你是識時務的,大軍到此,怎麽還不早點投降。”

    王羆站在城樓上,對高歡說:“這座城就是我王羆的墳墓,我一個占用這麽多土地,嫌他太寬敞了,你們來了,住在這裏正合適,有不怕死的盡管來吧。”

    高歡有意要試一試王羆骨頭的堅硬度,命令士兵向圍城發起攻擊,結果死傷一片,看來這黑熊不好對付。高歡曉得自己猶如拓跋燾當年在盱眙遭遇硬骨頭,不願在馮翊城下絆住腳步,命令部隊繞過馮翊,南渡洛河,在許原(今陝西蒲城原任鎮)駐紮。

    宇文泰聽說高歡的二十萬大軍繞過馮翊,已經抵達許原,嚇得不輕,急忙率領一萬人的部隊到達渭南駐紮。一萬人對二十萬人的部隊,小娃娃都能算出來這麽簡單的數學題,宇文泰還能不知道前途凶險嗎。他自忖兵微將寡,征集各州郡的部隊前來渭南集結,他不敢說“勤王”,其實當然也就是勤王的意思。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連發了十幾封書信,各州郡無人理會,遠的不說,就近的刺史連屁都沒放一個。宇文泰氣得差點吐血,見身邊的將軍們都猶豫不決,不敢北上迎敵,何況遠方的刺史,萬般無奈,隻得在渭南靜觀待變,聽天由命了。

    枯坐了半天,宇文泰又坐不住了,他可不是待宰的羔羊,鼓起勇氣對畏敵如虎的眾將軍們說:“高歡如果不直下渭南,饒道進攻長安,肯定人情民心都會降服於他,那就會弄得不可收拾。現在趁他遠來新到,正好可以一舉擊破。”

    眾將軍默默無語,隻有大將軍賀拔勝同意大丞相的意見,建議在渭河上造橋,悄悄襲擊東師。

    西師在渭河上造浮橋,命軍士們攜帶三天的幹糧,以示必死的決心,輕騎渡河,留輜重在渭南吸引高歡的眼球。輕騎部隊到達渭西沙苑,此地距高歡的中軍大帳隻有六十裏。

    宇文泰到前線偵察,見高歡親率十萬大軍前來,東西連營三十裏,盡管部隊少了一半,自己的一萬部隊也根本就不是下飯菜。

    宇文泰回到沙苑,憂心忡忡,這一仗是沒法打了。跟隨叔父前往偵察敵情的侄兒宇文深見丞相和眾將軍都是一副眉頭緊鎖的樣子,獨自對叔父說:“侄兒經過偵察,我軍此戰勝利已經是毫無懸念了。”

    簡直是吹殼子不犯死罪,侄兒說的話怎麽這麽不知道高矮。宇文泰很不理解地問:“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宇文深對叔父說:“高歡鎮撫河北,甚得民心,他如果固守河北,我們還沒法搶他的地盤。今天高歡舍根據地前來,懸師渡河,這本不是眾將士所情願的事,都是因為高歡一人要為竇泰報仇,不顧眾將軍的反對,忿忿然而來。這種為賭氣而戰的將軍,一戰即可擒之,這難道不是值得慶賀的事嗎。高歡遠離本土作戰,天時地利人和一條都不占,焉有不敗之理。請丞相給侄兒一支部隊,我去與王羆約定,我攻其首,羆軍阻斷其退路,使東軍無一可逃。”宇文泰天生就是個軍事家,聽從了侄兒的建議,要宇文深盡快去聯係王羆,在高歡的屁股後麵發起偷襲。

    送走了侄兒,宇文泰又有了主意。他本來就是軍事暗語的發明者,一想到高歡的十萬大軍布置成一條長蛇陣,首尾凡三十裏,尾大不掉,他又靠什麽來聯絡呢。這裏麵有戲。

    宇文泰眉頭一皺,就命勤務兵叫來須昌縣公達奚武,對他說:“你是孤膽英雄,帶兩名隨從去偵聽高歡的軍令暗語。”

    當天晚上,達奚武果然帶領三名騎兵化裝成東魏的軍士,借著朦朧夜色,混入高歡營內偵聽軍中口號暗語。四人昂首打馬,假裝成督察官,在各個軍營都轉了一圈,看見衣冠不整的或不遵紀守法的士兵,還舉鞭亂打一頓。總之,假模假樣的比真正的督察官還像督察官。四人轉了個通宵,查明了高歡軍中的一切部署後才返回營中複命。

    達奚武摸清了敵人的底細,認為盛名在外的高歡也不過爾爾,當即向宇文泰建議,由自己帶領一支九十六人的驍騎兵,混雜在東魏的騎兵中,一待戰火打響,就在敵軍內向高歡的中軍大帳發起襲擊,這次行動的代號是“梟首”。

    能有虎將主動請纓,宇文泰當然高興,自然批準。傍晚,“梟首”行動的九十六名驍騎兵在主將達奚武、副將蔡祐(就是宇文泰的幹兒子)帶領下,口中叨唸著敵軍的口令,再一次潛伏進敵軍營中。

    宇文泰布置好這一切,即將與高歡交戰了,心裏還是放心不下,畢竟敵軍距此隻有六十裏,高歡的騎兵一陣風就可以襲來,弄不好西魏的老本都將錯脫,便與眾將商量辦法。

    大將軍李弼說:“敵眾我寡,況且高歡多騎兵,我軍不可在平地設置陣地,將自己置於敵軍的刀鋒之下。這東邊有個地方叫渭曲,那裏不利敵軍騎兵衝殺。可先占據,到那裏設陣。”

    宇文泰北上時經過那裏,看見茫茫千裏,蘆葦叢雜,如牆如堵,很適合打伏擊戰。宇文泰當時曾經動過在這裏伏兵向敵人發起突然襲擊的主意。此時聽李將軍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就聽從了李弼的建議,果然在渭曲布陣,以李弼為右軍、趙貴為左軍,命將士們埋伏在蘆葦叢中,背水一戰,約定以戰鼓為號,即向東師發起衝鋒。

    第二天上午,高歡的十萬大軍拔寨起營,浩浩蕩蕩地向南方撲殺。負責“梟首”行動的達奚武、蔡祐也隱藏其中。部隊到達渭曲,茫茫蒼蒼數十裏,黃葦翊翊,似有千軍萬馬隱匿其中,這裏真是天生打埋伏的地方,深諳軍事的高歡倒抽了一口涼氣,預感到這裏有埋伏,命令部隊停止前進。

    都督斛律羌舉也看出了這裏是打伏擊戰的地方,勸高歡說:“宇文黑獺舉國而來,隻想決一死戰,就像狶狗一樣,豁上命也要咬人。這渭曲蘆葦茂密,泥淖不堪,士兵交戰用不上力。不如就在這裏設置疑兵,與其相持;再暗中派精兵掩襲長安,端掉敵軍的老窩,巢穴傾覆,黑獺則不戰而成擒矣。”

    這真是一條上兵伐謀的妙計,若依這小都督的建議,宇文黑獺必將全軍覆沒,哪裏還會有後來的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