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科幻,你們敢投嗎?

字數:3574   加入書籤

A+A-


    一碗水端平,這是個偽命題,一個男人要是真的遊走花叢,哪來的精力一視同仁。
    送一菲回了房間,孟輕舟就知道自己的苦難日子很快就會接踵而至。
    回到燕京不久,柳一菲就飛去了島國,
    “我去島國了,每天必須給我發消息,少一天,你就等著我回來給你好看!”
    小女孩的心思真難猜,還是一個從小被寵溺的。
    “姐姐,跨國短消息,很貴的!”
    “多少錢,我給你報賬,少一天都不行!”
    “你是神仙,你說了算!”
    四月的電影,幾乎被《理發師》和主旋律的《生死大營救》壟斷,兩部的排片都高達40%以上,港片的沒落確實讓國內的影視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萬重山的看片會提前到了4月20日,這在06年,絕對是最有效率的公關方式,不論是國營的院線,還是民營,電影的高質量決定了影院的收益。
    中影、光線、伯納、星美,幾乎是目前國內影視的四大巨頭,孟輕舟在06年享受到了國師的待遇。
    周立銘、吳笑天、彭力敏,最早的影評三巨頭一個不拉的全給請了來。
    天涯、龍空、博客的知名人士,也被楊遠恒劃拉了幾個,而且既然號稱是全網聯動,孟輕舟肯定不會打自己臉,qq空間都給聯係了幾位。
    周熏、範兵兵、鄧朝、陳好,這些都沒來,不好意思萬重山實力不夠,雖說現在沒有咖位和c位之說,但人家格調在那,強求不來的。
    更low的是,主持人居然是孟輕舟親自擔綱。
    “台下都是我的前輩,說實話,很感謝大家,這是我的第二部電影,依然是年輕人的故事,我也盡我所能的將電影拍的符合那個年代,希望各位前輩不吝點撥,再次感謝大家參加電影的看片會!”
    愛情,是人世間永恒的主題。它如同一株含羞草,盛開在屬於我們最繁華的青春歲月,在不經意間凋零衰敗。
    當鏡頭中那一顆紅彤彤的蘋果出現在陽光下的書桌旁,當書桌上那課本隨著微風的輕撫而顯露出年少輕狂的塗鴉,
    當那件後背上布滿了密密麻麻地藍色鋼筆印記的校服靜靜地掛在衣架上,主角麵對著鏡子係上領帶穿上西裝,我們仿佛看到了不久後即將長大的自己。
    男孩子天生是幼稚幾分,時間會帶著他成長,帶著他超出愛恨,洗褪童心,學會裝逼,沉穩得體,因為你真的在一次一次後悔自己行為,後悔自己錯誤的選擇,不理智的說話後,學會了,那最真實的愛恨一定要拿捏在心。
    你要展現給喜歡的人,是一個可以負擔的起她的人,而不是一個幼稚的自己。
    可是,你怎麽做得到,這真的很難,想起了自己的事,等會聊。
    每個人理解的愛情都不同,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它的不可捉摸。
    如果不是機緣和運氣,沒有誰能清楚地知道怎麽才能讓喜歡的女孩子答應和自己在一起。
    它到底是種口頭契約還是身份束縛?除了示好之外有沒有別的方式?怎麽控製著自己的行為得體而不越矩?這些問題困擾著青春期裏的每一個人。
    接近兩個小時的播放結束時,放映廳裏有唏噓,也有懊惱,每一個男人都會有心中那片不能觸碰的禁忌,是兒時玩伴的童言,是青春閃現的茫然,抑或還有朦朧中不時出現的那個她!
    “小孟不錯,這部電影的票房可能會給我們一個驚喜!”
    韓三爺的話算是給電影的排片定下了基調,就是這麽蠻橫,少於40%的排片,那不叫照顧!
    大佬王和於東自然點頭符合,況且影片的質量確實不錯,能賺錢,誰都願意!
    觀影結束後,是萬重山的招待晚宴,也就是公關和勾兌的時間,孟輕舟不參與這些,他的任務就是陪好幾位大佬。
    “韓董,謝謝!”
    態度很誠懇,而且人家也當得起!
    孟輕舟能夠猜到為什麽老韓這麽講究,老媽周越美在上個月已經就任了魔都文化局的一把手,官不大,權不小,這就是互通有無。
    “小孟,接下來有什麽計劃?”
    王長天不擔心《那些年》的票房,他想的是能和萬重山更加緊密的合作。
    “新的劇本我已經報給光電了,一部科幻片,也是一步小成本的電影,幾位感興趣,不妨繼續合作。”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應該是1952年。因為1952年的誕生了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外太空的小太陽》。
    從中國科幻電影產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視覺化,劇本的視覺化。
    用傳統電影美術的道具設計來簡單的解釋一下。
    比如說劇本中出現一把寶劍,一個明式家具。電影美術就需要把這些設計出來,畫出圖,讓道具加工出來用來拍電影。
    可是到了奇幻和科幻片上,這些東西就是一個需要設計出來的,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東西。是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但是並不是說畫一個不科學,長的奇奇怪怪的,現實不存在的東西就叫做設計。科幻片分軟硬,分故事背景。《et外星人》和太空歌劇《星球大戰》相比就是一部近未來的科幻片。裏麵的東西就是近未來的設計。
    想象力這個東西,很難界定。說起來沒有具體規則,但也不是讓你信口胡來,完全沒有道理的胡思亂想。
    我們看國外的科幻片,雖然我們知道是假的,是虛構出來的,但是人家有合理的科學的解釋,再通過音畫語言,讓我們詳細那是“可能的”是“真的”。
    這就是功底了,國外做科幻的,多少本身都會具備一定的科學,社會學,經濟學,邏輯學,數學方麵的知識,通過現實合理的推導進行創作。
    不僅僅寫作劇本的時候,拍攝時也會找專家論證可能性。這種態度,我們稱之為“嚴謹”。
    “科幻?”
    可以這麽說,06年的國內影視市場,最沒有票房號召力的,絕對是科幻片,比之藝術片還不如。
    孟輕舟的實言相告,讓幾位都陷入了沉思,業績與收益,始終都會是影視公司權衡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