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寧昊的新劇本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A+A-


    萬重山的《士兵突擊》總算賣出去了首輪播放權,燕京衛視和東方衛視,兩台聯播。
    三十集的《士兵突擊》,首輪的播放權賣出了單集40萬的價格,連市場平均價格都沒達到,氣的金淑麗差點沒掀桌子。
    好在隻是首輪,這也是孟輕舟安慰金淑麗的話,他相信《士兵突擊》的影響會擴散的很快,萬重的第一部電視劇,絕對會打響頭炮!
    “糖糖,華側接下來給你有什麽安排沒?”
    “徐姐說暫時沒什麽安排,不過給我聯係了兩個小廣告,一個口香糖的,還有一個是羽絨服的吧,我也不記得了,都還沒定下來呢!”
    楊蜜聽的口水直流,因為是在校生,榮信達兩位當家的除了正規的劇組,廣告方麵卡的比較緊,估計也是沒有合適的。
    “唐妍,發財了記得請客啊!”
    孟輕舟對兩人的事業還是有些想法的,演技這玩意,能打磨好,當然不錯,實在沒那天賦,幹脆就走資源咖,往自身性格方麵去挑選角色。
    不過楊蜜是有這個能力的,這丫頭得把她看緊些。
    “有幾件事和你們商量下,也順便給點意見。”
    “第一呢,我年後想在這個小區再買幾套房子,當做投資,你們幫我選選。”
    “還有就是你倆的經紀約,明年就算了,08年吧,我準備都簽到萬重山來,怎麽樣?”
    唐妍和楊蜜都疑惑的看著他,怎麽聽這話都有些老男人的味道。
    買房子投資?
    萬重山都有萬倩和趙小骨了,她倆去幹啥,摳腳嗎?
    蜜蜜眼珠子轉的挺快,小妮子感覺孟輕舟說的這兩件事都有目的。
    “啪!”一掌拍在餐桌上。
    “說,你想幹什麽?”
    “為什麽要在這個小區買房子,為什麽要簽我們進萬重山!”
    “老實交代!”
    孟輕舟還有個想法,幹脆把公司的藝人部門獨立出去,交給宗帥打理,他有這個能力,而且留住人才不能僅僅靠薪水和獎金的。
    “我啥想法都沒有,就是賺了些外快,想花出去,不行嗎?”
    小財迷楊蜜倏的跑到孟輕舟的身邊,拉著他手臂,
    “賺了多少錢?”
    股市的收益盡管還沒套現,但天天都在漲的數字,還是很激動人心的。
    孟輕舟豎起三根手指。
    “三百萬?”
    “這麽多!”
    兩女驚呼出聲,想想寧昊的《石頭》,一部電影也才400萬,就拍出來了。
    孟輕舟搖搖頭,古怪的看著兩人。
    唐妍瞪大眼睛:“難道是3000萬?”
    裝逼成癮的孟輕舟再次搖搖頭。
    “3個億!”
    小狐一屁股坐在了沙發上,拿著手指在哪數有多少個零。
    糖糖捂著小嘴。
    “你幹什麽賺了這麽多,別是違法的事吧。”
    沒有和兩人多說什麽,寧昊還在公司等他,《瘋狂的賽車》劇本已經寫好了,他想讓輕舟和萬重山的編劇部給看看。
    “記得去選房子啊,最好就在我這棟附近的。”
    萬重山影視自04年末成立到現在,出品了三部電影,一部電視劇,收益接近一個億,至少現在公司的資金是很充沛的。
    金淑麗已經有了分拆公司的想法,這是很有前瞻性的考慮,包括袁玉眉也很讚成。
    但分出去的公司,掌舵人可就不好找了。
    孟輕舟到了公司後,給寧昊打了個招呼,就去了會議室。
    “金姐,具體的管理,你們拿主意,我真的不是很懂這些的。”
    “但是挖人要你去啊,你上次說的鍾麗紡,我就覺得很不錯,還有派格力合的譚誌平,這些人都需要你出麵的。”
    “那也行,你們約好人,通知我就是了,我去編劇部了,其他事你們商量。”
    “對了,眉姐,《畫皮》的製片,你讓杜楊負責,現在就可以聯係特效公司,還有場地、服裝、道具這些事,都要做好準備。”
    寧昊的電影,自《石頭》開始,逐漸有了自己的風格。
    孟輕舟也是第一次拿著人家的劇本,仔細的揣摩,他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寧昊瘋狂係列的電影中的每個人物都那麽執著,那麽認真,那麽拚命的想去幹好自己的事,就像瘋了一樣,不達目的不罷休,不撞南牆不回頭。
    然而卻怎麽也幹不好,怎麽也抓不著,命運就像故意戲弄這群瘋狂的人們一樣,他們想得到的,往往得不到,甚至把事情弄得更糟,甚至丟了性命;
    而往往這些瘋狂的人兒累了的時候,放棄掙紮的時候,命運又像他們垂下救命的稻草,讓他們為了那個永遠也達不到的目的再做最後一次猛烈的掙紮,直到耗盡自己的生命;
    或是因禍得福,陰差陽錯,白白得來別人千辛萬苦想得到的東西,成為最後的獲勝者。
    在寧昊的《賽車》出來之前的近20年,華語喜劇電影至少在表現形式上大部分都是向主動“搞笑”靠攏的,
    即是主動地通過演員表情、對話內容、肢體動作的適度或過度誇張來達到喜劇效果。
    周星星的“無厘頭”風格影響了同時期大部分的華語喜劇片,甚至是年輕人對幽默的審美;
    而內地如《x子來了》等傳統喜劇則擺脫不了靠演員賣醜來取悅觀眾的套路,雖然也不乏像葛尤+馮劇剛出產的優質喜劇,但其“笑果”還是顯得略為含蓄;
    在寧昊的《賽車》裏,除了胖子大哥、李法拉、出租車司機三兩個場景的主動搞笑外,人們幾乎看不到任何一個人物主動“搞笑”的鏡頭,
    所有的敘事都是嚴肅的,所有的矛盾都是尖銳的,然而正是將矛盾像這樣一本正經地呈現出來,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才會在事件背後的陰差陽錯裏看到巨大的事實反差,從而形成荒誕而滑稽的影視效果。
    《賽車》和此前的《石頭》一樣,都是采用多條獨立的故事線交叉鋪陳、最終匯集並爆發矛盾的結構。
    這一手法在西方電影中不算太少見,應用在喜劇上的代表也有《兩杆大煙槍》,不過對於當時普通國內觀眾而言還是非常新穎,最終確實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在影視作品中說是借鑒也好,模仿也罷,《賽車》能將這樣的敘事結構落地在了國內的文化背景中,也算是一次成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