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代表作(第一更)

字數:3740   加入書籤

A+A-


    程龍有《警察故事》。
    李聯傑有《黃飛鴻》。
    甄子彈有《葉問》。
    吳景有……《太極宗師》?
    從目前來看,《戰狼》很有可能成為他的代表作,因為這牌打得太聰明。一言以蔽之:集體主義中的個人英雄主義。
    集體主義是必須的,不然表現不出我國軍隊的發展和強大。但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才是這部片跳出來的點。
    你很難想象,以前的國產主旋律片裏,會有“冷鋒”這樣一個名字帶著濃濃網文氣息、坦言殺人感覺很爽、關鍵時刻和領導調情的軍人。
    突出英雄身上的痞子味兒,或者說,人味兒。這點很難得,也最關鍵。眼熟嗎?這是好萊塢最愛的設定。
    雖然由於劇情實在薄弱,槽點實在太多,導致有些用力過猛了,但這個改變是很特別的,就像《智取威虎山》,把主旋律片做得不那麽主旋律。
    豆瓣7.4分,貓眼9.3分,近一周來的票房冠軍,這些都說明,它的試驗是成功的。我們當然可以從意識形態和專業技巧上懷疑這部片的質素,但最好不要是先對意識形態有了不滿再來臧否專業技巧。
    而且“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個點,沒啥好吐槽的,不少人過於敏感了。這片真應該改善的,要麽是繼續認真秀裝備認真殺人,要麽是學學美帝,在人物情感上再豐滿一點、日常一點。
    崛起夢、強國夢的大環境,軍事迷動作迷的市場細分,男性美力量美的審美訴求,主旋律製品的轉型需要……把出品、製片、演員、導演的活都攬了的吳景,下次找個更好的編劇,這片就可能真成了一係列了,經典不一定,但肯定會持續火。
    雖然吳景演技真不咋地,但別說,他這氣質還真適合這個角色;
    因為中國需要冷鋒這樣一個現代英雄。
    過去的這個電影裏,是沒有現代英雄的,近代英雄不少。
    比如黃飛鴻、葉問、陳真。
    但是這些英雄有兩個問題:一是離我們太遠,一是他們代表了過去。
    實際上香港電影人不是沒意識到問題,《獅王爭霸》和《精武英雄》都討論了武術與現代化、中國與現代化的問題,但其根本,還是擺脫不了“槍炮不夠拳腳來湊”的老套路。
    至於《葉問》,那根本就是越拍越回去了。
    這個電影不是沒有過現代英雄,李向陽、張嘎都是曾經膾炙人口的名字。但在這個時代,這些英雄們顯然不可能活得社會的認同。這時候,冷鋒站出來了。
    戰狼係列有幾個點很關鍵:
    冷鋒是人;
    冷鋒有能力,有七情六欲,有脾氣,有時還不聽命令,這不再是個看了就煩的高大全形象。
    拳腳不夠槍炮來湊;
    無論早期的狼牙還是最近的戰狼1,冷鋒再能打,也不過是和敵方boss勉強拚個平手,要不是主角光環,早掛了。
    解決問題的是什麽?是戰狼1的武直,是國家越來越強大的軍事打擊能力;
    其背後,傳達的就是國人最愛的“強者心態”。
    中國不僅有功夫,還有大炮。
    不得不說這一點很討巧。
    站在官方來看,戰狼係列在宣揚國家強大;
    站在觀眾來看,又看到了超級英雄,又看到了國家強大。
    誰不希望自己背後有個強大的國家呢?
    戰狼喊出了一句話,它是很多人的想喊的,也是更多人或許從潛意識已經懵懵懂懂感覺到但還沒有從邏輯上能夠明確一句話:
    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弱國了。
    黃飛鴻、葉問、陳真代表的是古代文明,冷鋒代表的是現代文明。
    中國,已經到了可以去宣傳自己的現代文明的時代了。
    所以戰狼為什麽成功?
    因為他用合格的電影手法創造了一個中國的現代英雄。
    《戰狼》的成功,僅僅是讓《尋龍訣》劇組高興了兩天,特殊的氣候條件,使得孟輕舟隻能抓住一切合適的時間加緊拍攝;
    原版的拍攝周期長達8個月,宣傳的時候,更是以4年籌備,來表示製片方的誠意,以老孟現在的經驗來看,有點不可思議,畢竟特效是可以提前製作的,而且隻要資金充足,前期籌備不會超過3個月,怎麽可能需要那麽久的時間;
    “當年我就是跟老胡在這插的隊。”
    藍天白雲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黃博和夏雨初到寶地;
    鏡頭前,金牙的大背頭和小長發的王凱旋,兩人是真騎著馬,這也是黃博主動提的要求,老孟猜測這家夥是想過癮;
    “這可是你自個兒提的胡爺啊,我可沒躥蹬你!”
    黃博滿臉氣憤的衝一側呸了一口:“呸,提他我就來氣,這個沒出息的東西,經不住糖衣炮彈的誘惑,三下兩下就讓美帝女特務給策反了!”
    “哈哈哈,現在世道不一樣了,婦女能頂半邊天呐!”
    這是老孟第一次現場看夏雨的戲,真心話,表情、動作、台詞,功力絕對是上上之選,和黃博的幾場戲,一點沒落下風;
    郝蕾和劉思思、景晨三人今天沒戲,一直跟著攝製組,崩說思思和景晨了,就連自持甚高的郝蕾對這二位的精彩表現都是讚歎不已;
    “郝蕾姐,感覺博哥和夏雨好自然,一點都不像在演,是不是有什麽訣竅啊!”
    景晨的語氣裏是毫不掩飾的豔羨;
    “訣竅?每個演員對人物的詮釋不一樣,他們的路子我也不清楚,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任何時候都以劇本中的人物性格為基礎,你要是能做到,也不比他們差!”
    “咦,蕾姐,你和輕舟說的不一樣啊。”思思對郝蕾的說法到是蠻讚同的,可是她的經驗之談和孟輕舟的說法怎麽聯係不到一起呢?
    “哦?孟總怎麽說的?”
    “他說演員最重要的是七力四感,七力是指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思考力、適應力和表現力,四感值得是真實感、形象感、幽默感和節奏感。”
    郝蕾笑了笑:“其實是一個意思,你們想想,把握人物性格,難道不需要孟導提到的這些要素嗎?”
    畢竟是偶像派,不能理解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