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有內幕的試鏡

字數:6978   加入書籤

A+A-


    當下的流量派,會唱歌就是歌手,會跳舞就是舞王,如果還會演戲,那不得了,至少得是整容級演技;
    比特麽趙黑土還會裝!
    而且人家還不認為自己是裝,原因呢?
    是沒有人、特別是業內有人說真話告訴他你演技不行,娛人話見鬼說鬼話,比比皆是;
    好比童麗雅現在的演技比她剛入行的時候好太多了,為什麽?
    因為她聽到的評價都是真實的,還有身邊的行家經常點撥,不像她剛入行的時候,自我演技沒有產生定式,同樣的很多演員,演戲時身邊的人隻會哄他,粉絲隻會誇他,就以為自己真的很不錯,而等他名氣起來了,更多人看到了他的作品,就會開始批評他,可是他無法知道到底誰說的是真話,隻能死撐,而且這個時候演戲大多已經有了自我框架,很難做出突破就很難受,所以有些明星戲不好,但他覺得自己演的不差,終究是因為慣的;
    徐老怪還真的弄了一個試鏡,並且要求孟輕舟一定要配合他,劉思思三人也隻能陪太子功書了;
    看著張雨琪、黃聖伊、楊姿等人,熱芭心裏還有些優勢,當她看到舒琪、倪尼還有古麗娜的時候,丫頭有點小緊張了;
    特別是小娜,這家夥居然還敢騙她,熱芭三兩步的走到小娜身邊,怒目而視;
    古麗娜故作茫然的望著她:“怎麽了嘛,我又惹你啦?”
    小迪一把將她拽到角落, 恨恨的問她:“看來大叔昨晚沒把你收拾服帖呢, 你幹啥呢?”
    “呸!你以為我想來, 蜜姐叫我來陪你們演戲而已,你緊張個什麽,不會是擔心角色被我搶了吧?”
    古麗娜和熱芭的竊竊私語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 舒琪因為《西遊降魔》和熱芭有過交集,並且現在還是蕊絲的代言人之一, 因此她落落大方的走向兩人;
    “熱芭, 你也是來試鏡的?”
    “舒琪姐, 我是過來陪丫丫姐她們的,應該沒我什麽事的, 以你的演技,三位女主肯定有你一個!”
    小丫頭也學會打埋伏了,而且還沿用了老梗, 陪朋友麵試、相親係列;
    舒琪心裏暗喜, 熱芭的話和她的預想如出一轍, 今天來的所有人裏, 論演員的綜合素質她說第一,想來是沒異議的, 論姿色,這得看孟老板的眼光了;
    “這話我可不敢說,你丫丫姐和思思都在呢, 看試鏡的情況吧,不過我對原版的東方三俠很喜歡, 特別是張曼玉演的陳七,太有感覺了!”
    “嗯嗯, 我也是、我也是,陳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古代的俠女一樣, 灑脫、豪邁,還是個熱心腸,我喜歡這樣的女孩子!”
    童麗雅和劉思思在不遠處聽到丫頭的瞎掰,隻能捏著拳頭忍住笑意,這家裏的老小總算有點譜了;
    當工作人員叫熱芭的名字時,小丫頭還故作茫然的看了眼四周,好像自己真的是陪姐姐們來試鏡的一般,果然是演技派;
    徐科的試鏡,角度和一般導演不一樣,東方三俠的劇本已經修改了兩版,故事不再是末世的套路,但依然是恩怨情仇的老路子;
    他要求每位試鏡的女演員在現代裝和古裝中展示一番,孟輕舟就當是一飽眼福了,之前的楊姿、黃聖伊等人,完全沒有提起他的興趣,當看到小丫頭風姿娉婷的進來時,立刻精神煥發;
    熱芭昂著下巴,驕傲的像隻要飛上的鳳凰,進來後剛要往前走,就聽到徐科讓她停在哪裏,遠遠望去,果真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嬌俏女子。
    身段本就高挑,而且還有股子無法掩飾英氣,白白淨淨中透著武者的氣質,五官完美的她確實有驕傲的資本;
    “孟總,熱芭真的適合拍打戲,以後我要是想找她拍戲,你可千萬不放人!”
    徐科對武俠的偏愛世人皆知, 因為改編東方不敗交惡了金老爺子, 使得他再也沒有拍攝金庸武俠的機會;
    但他一直在尋求好的武俠片劇本, 事實上, 不僅是徐科, 就連寧昊和祖風都曾透露過想拍武俠片的念頭;
    真男人,誰不喜歡豪邁不羈、江河湖海的武俠世界!
    徐科說這話,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都知道孟輕舟的劇本從來不外用,一般都是交給萬重山旗下的導演,如果能和老孟攜手拍一部純粹的武俠劇,他還是很有興趣的;
    武俠片好看與否,一個看製作成本,一個看武術指導。
    港劇的武打是和香港電影的武打的發展脈絡是相同的,但是礙於製作成本,普遍更差。70、80年代的武打大多為一板一眼的過招,停頓明顯。
    90年代的武打普遍流暢化,但當時tvb的電視劇製作非常流水線化,拍攝時間短,成本低,武打重複感較強,替身使用多,武打的動態感基本是靠音效和晃動的鏡頭,整體過得去,但難說優秀。
    可能最好的是程小東做武術指導的幾部,雖然那時他也比較青澀,遠比不上後來他用在電影上的武打那般好看。
    內地出品的電視劇中,武打最好的可能要數老水滸傳了,袁和平指導,這可是武指界的第一大神,他厲害就厲害在,能根據具體的創作背景,做出十分契合的武打,當然,袁的巔峰也都是在電影裏的。
    張紀鍾拍的武俠劇,也是繞不開的,大胡子剛開始拍金庸劇,是有意將其排成曆史正劇風格的,01笑傲的武指是元彬,03射雕是馬玉成,都是香港比較有名的武指。大胡子後來的武指,穩定是趙箭,趙箭早期是跟著香港班子混的,武指能力比不上業界的大佬,但在電視劇行業,是夠的,有一定的質量保證。
    比較代表性的比如03天龍的少室山,06神雕的小龍女,趙箭最好的發揮在碧血劍,全劇的武打在電視劇中都算好的。趙箭的快該慢慢,替身少,寫意和寫實的武打設計都能駕馭。
    後來武打差的武俠劇,本質都是一樣的,濫用特效,演員過招都沒什麽接觸,全靠擺pose。比如03蘇有朋倚天、08胡歌射雕。
    03倚天雖然整體口碑不錯,但武打真的非常差。2010年後的金庸劇濫用綠幕和特效越來越明顯,至於後來的蔣家駿導演的17射雕和19倚天,武打是要好些,但武打的節奏問題很大,肯定不是成熟的武指導出來的。
    既然是影視劇,就不得不說到成本問題,電視劇拍攝最本質的問題其實是成本問題。現在的武俠劇用年輕演員,因為要壓低片酬;
    綠幕摳圖多,因為要避免實景拍攝的時間、運輸成本;你想想,真要去某某山上取景,這拍攝器材的搬運,就是大問題;
    拍上半身騎假馬,因為馬不好控製,尤其是多人騎馬的大場麵,既危險又耗時;每拍一天,整個劇組的衣食住行花費都是成本,所以穩定一個拍攝區,武打擺好pose,主演動作做不來的就上替身,最後把後期特效外包給一個團隊,是最節省成本的方案。
    張紀鍾比較獨特的地方在於,他能夠把經費花刀刃上,因為他對演員片酬、景區收費等方麵的議價能力很強。
    “武俠片,現在可不好做,成本高、演員還不好找,老徐,你要拍,我肯定支持,不過劇本必須得我親自過目才行!”
    孟輕舟別的都不擔心,就怕碰上現在圈子裏的那些少爺、小姐們,雖然對他不會造成什麽困擾,但鬧心不是?
    現在的娛樂圈跟以前的大不相同,以前除了顏值之外,還在乎演技實力。
    而現在的娛樂圈,隨著網絡的興起與普及,大多數女生盲目跟風追星,也就是說,一些明星公司隻要利用網絡媒體炒作一下自己公司名下的藝人,就會有一大把不知情況的迷妹跟風捧著;
    例如,一條娛某某超人氣明星在什麽機場候機,說得某某是如今非常火爆的一位明星。一開始有些人就問這某某是誰啊,聽都沒聽過,可是有些人就不會獨自思考,跟著就以為真的很紅的一位明星,然後傳著傳著就真的紅了。
    所以,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流量小生沒有代表作、到底怎麽紅的,就是這個原因。用這種方式讓大家熟悉的所謂的明星,敬業度也演技可想而知。
    試鏡一直進行到下午五點左右,徐科都沒有現場通知是否過關,隻說讓大家回去等通知;
    都是娛樂圈的老鳥,有沒有機會各自心裏都有譜,特別是看到裏麵還坐著孟輕舟這尊大佛的時候,舒琪等人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萬重山作為出品方,來了這麽多當紅藝人試鏡,雖說早已內定了,但人家也付出了寶貴的時間不是,所以當然不會顯得小家子氣了;
    在公司安排下,所有人一起到了老孟家的會所,也是圈子裏傳的最玄乎的所在之一,據說很多影視項目的投資、角色敲定都是在這裏決定的;
    沒有一個拒絕的,即使可能成了宣傳的背景,這些女演員依然抱著不小的心思參加了晚宴;
    紫萱和趙小骨也拋下兩個大肚婆,趕過來湊熱鬧;
    “輕舟,三個女主你們都早定了,還有男主呢,徐老怪沒自己的人選嗎?”
    紫萱擔起了招呼眾人的老板娘角色,小圓臉則是和老孟、思思她們找了個包房聊天,她也不怕那些人嚼舌根,早習慣了;
    “女主我拿了主意,男主當然是徐科定了,我就一個要求,隻要不是小鮮肉就行!”
    熱芭撇撇嘴,話說她在不少網友心中,也是女性小鮮肉的代表之一,不過沒人明著說而已;,丫頭當然不樂意了;
    “大叔,人家小鮮肉哪裏惹你了,誰不都有個學習的過程嘛,萬一以後也成老戲骨了呢?”
    別說,丫頭這話,老孟還找不到反駁的借口,畢竟保國大帝、唐國強、明叔他們也是從小鮮肉過來的;
    奶油小生這詞還是唐國強首創呢!
    小鮮肉變老戲骨,確實是有可能的;
    首先表演是可以通過學習來提高的。現在叔圈的各位,每個人都是從毫無演技的小鮮肉過來的。
    然後演技這件事,其實可以翻譯一下,叫:塑造角色成功。所以除了內心的感受和認真的態度以外,還得遇上適合自己的角色。有些打小就長了一張老生的臉,你說讓人家演小生不會出戲麽。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同年代的審美是不一樣的。
    我們現在再去看70年代林青霞主演的瓊瑤片,隻會覺得瑪麗蘇式滑稽,非常出戲,那能說明她演技差麽。
    在某些年代,甚至今天某些青春偶像劇裏,演員就必須演的像毫無演技的小鮮肉才有人看,觀眾欣賞的就是那種青澀稚嫩、滑稽無腦的感覺,後來臉老了、大家審美變了,就隻有走老戲骨路線才能混的下去了。
    其實演技這種東西,隻要不是演舞台劇,都是可以導演後期加工的。世界各地很多經典的新浪潮電影拉的都是臨時演員,隨便說幾個,意大利《偷自行車的人》、伊朗《小鞋子》、香港《天水圍的日與夜》。
    啟用這些沒有什麽表演經驗的人絲毫不會影響電影的精彩程度,甚至是導演心思的一部分,比如說明星長的太好看了,演普通人可能會出戲。
    更多的時候,對演員的演藝事業起決定性作用的:
    是這個角色是不是適合發揮演技(很顯然,宋兵乙這樣的角色是不利於發揮周星馳的演技的);
    是有沒有遇上擅長調教演員的好導演(比如說發掘出梁朝偉的王家衛導演);
    或者恰巧踩中了某個社會熱點(這個就不說了,自行腦補……)。
    所以,爭論小鮮肉和老戲骨的演技啥的,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畢竟,至少顏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隻不過當下的娛樂圈,老戲骨也都成了小鮮肉的背景板乃至墊腳石了,不少人還難以理解,這有什麽不能理解的?
    因為老戲骨也要吃飯啊;
    演員的工作就是演戲,有戲可演才有錢賺,不管主演還是作配,都是份工作,都能賺錢。
    要知道,在中國,能稱得上老戲骨的並不僅僅有我們經常能在劇裏看到的那麽幾位,有更多演技像他們一樣好,甚至更好的演員,早已經淡出了我們的視線。這麽想想,那些仍然有戲拍的老戲骨是不是已經很幸運了?
    至於為什麽老戲骨就隻能作配不能主演,那就是市場的選擇和資本的運作了。資本離我們可能很遙遠,而做出選擇的市場,恰恰就是問出這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和看到這個問題的我們。
    如果真的有一部戲,主演都是老戲骨,連配角都沒有流量,沒有鮮肉,有人會看嗎?
    當然會看了!
    即將開播的《人民的名義》,將會給所有觀眾帶來一場真正的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