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人生一夢

字數:4729   加入書籤

A+A-


    “西夏李元昊稱帝建國,先與趙宋開啟戰端,後與遼國在賀蘭山大戰。”

    “李元昊雖是異族,但也不失為一代雄主,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獲勝,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麵。”

    “此時,我便知道趙宋覆滅的契機來了。”

    “那時,我已將逍遙派掌門之位傳給了我的徒弟無崖子。”

    “我的大女兒秋水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紀,我便打算將她嫁給李元昊,隻要運作得當,李元昊一死,秋水成為西夏的實際掌權者,那大事定然可成。”

    “但人算不如天算,我竟然沒有察覺到秋水和無崖子會有了私情,而且兩個人居然私奔了。”

    “秋水畢竟是我的女兒,她既然不願意,我又豈能強迫於她。”

    說到這裏,逍遙子的情緒有些低落。

    葉千秋卻是問道:“既然你能將趙宋皇帝趙恒殺了,為何不偷天換日?將趙宋皇帝換成你的人。”

    逍遙子聞言,嗬嗬一笑,道:“哪有那麽簡單,我殺趙恒,亦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趙恒在位時,趙宋皇室之內,還有一個老不死尚存。”

    “此人當時也已經是大圓滿境界的大宗師,我與其大戰數次,方才重傷了他,趁此機會方才幹掉趙恒。”

    “那一戰後,我亦養傷養了近十年,方才恢複。”

    “況且,即便是能將皇帝換成我的人,又能如何?”

    “天下還是趙宋的天下,天下人隻知趙家天子,縱使是皇帝倒行逆施,還有太後朝臣製衡,換一個皇帝,還有下一個皇帝,改弦更張,談何容易。”

    “此時的我,已經有些茫然了。”

    “我到宋遼邊境去,看到了遼人殺害宋人,漢人百姓妻離子散,受盡了苦難。”

    “我突然意識到,我若是挑撥起宋遼夏的三國大戰,那最終受苦的還是這天下的百姓。”

    “我雖不殺伯仁,但伯仁卻因我而死,如果到了那時,我的罪孽可就太大了。”

    “趙宋以仁治國,我又豈能為了一己之恨,失了仁義。”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那時,我便反應了過來,天下間哪裏有不滅的王朝,南唐如此,趙宋亦是如此。”

    “隻要我活下去,總有一日能等到趙宋內憂外患之時,到時候,我甚至什麽都不用做,隻用看著他滅亡就好了。”

    說到這裏的時候,逍遙子已經變得平和了許多。

    “但是,我若是什麽都不做,又愧對那些替南唐戰死的英魂良將。”

    “我要讓趙家子都成為短命皇帝,都活不過六十!”

    “趙禎在位的前二十年,趙室皇城的那老不死還沒死,我尚且有些忌憚,後來他氣血不支,終究還是老死了。”

    “至此之後,我每隔一些年,便去取趙宋皇帝的狗命,在民間風評好的,我便讓多活一些時日,風評差的,我便早早取了其狗命。”

    “後來,我又潛入了遼國,化身耶律家族的一員,暗中分化遼國,引起了遼國的重元之亂,借此機會獲得遼帝的賞識,成為了遼國重臣。”

    “如今我是遼國北院大王。”

    說到這裏,逍遙子停頓了片刻,好像是想到了什麽。

    過了一會兒,逍遙子才說道。

    “其實,無論漢人,還是遼人,或者是西夏人,普通百姓都沒有什麽太大的差別……”

    “天下若亂,這些百姓的命便更如草芥一般。”

    “這或許便是弱肉強食的天道至理……”

    葉千秋從逍遙子的身上看出了一種很矛盾的心態。

    他一邊希望了卻國仇家恨,一邊又不想引起戰爭,枉害了天下無辜人的性命。

    或許,正是這種優柔寡斷,多愁善感,才讓他寫出了那諸多傳世的詞作。

    一個人縱使經曆大變,亦無法改變一些刻在骨子裏的東西。

    這也是為什麽近百年過去了,逍遙子還沒有報仇雪恨的根本原因。

    他不是一個能狠下心來,殺伐果斷的帝王。

    沒有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那種梟雄氣概。

    但反而是這樣的人,更適合做朋友。

    葉千秋在很多年前,便已經看明白了逍遙子不是一個成大事的梟雄。

    他的內心渴望自由,無拘無束,但因為身上背負了國仇家恨,才不得不去複仇。

    他取趙宋皇帝的性命,都要聽一聽民間對這皇帝的風評好壞,可見他內心的矛盾和掙紮。

    葉千秋和逍遙子這一聊,便聊了三天三夜。

    大多數時候,都是逍遙子在講,葉千秋和陳良在聽。

    良久之後,逍遙子朝著葉千秋問道。

    “葉先生,你得趙天師傳承,不知你可看得懂天數?”

    葉千秋聞言,道:“天數?”

    逍遙子點了點頭,道:“我這些年,觀星占卜,已經看出了趙宋氣數將盡。”

    “我的這點執念,終究是要有個了斷了。”

    葉千秋知道逍遙子所學駁雜,但沒想到逍遙子還能算出趙宋氣數將盡。

    葉千秋伸出三根手指來,道:“三十年內,天下必定大亂。”

    逍遙子聞言,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道:“葉先生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

    七日之後,慈雲觀外。

    葉千秋和逍遙子抱拳道別。

    “葉先生,陳良就交給你照顧了。”

    “這一趟能再見故人一麵,我著實歡喜的很。”

    “人生一夢,歸於塵土。”

    “葉先生,待趙宋覆滅之時,便是你我重逢之日。”

    “到時,我定然放下一切,與先生歸隱山野,寄情山水,共參大道。”

    葉千秋微微頷首。

    此時,逍遙子看向一旁的陳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陳,你我這一別,便是天人永隔,我就不送你最後一程了。”

    “趙宋覆滅之後,我會到你的陵前告訴你一聲。”

    “你若在下麵見了南唐舊人,可以告訴他們,趙宋滅亡的時日,不遠了。”

    陳良眼眶泛紅,含淚道:“主公……保重。”

    逍遙子輕輕拍了拍陳良的肩膀,然後又和葉千秋說道:“葉先生立神霄山門,處處都需要錢財,我已經吩咐了至樂,神霄派的一切用度,皆可從她那裏調取,就算是我入神霄派的份子錢。”

    “最近中原江湖上可能要發生一些瑣事,就有勞葉先生平息了。”

    葉千秋笑了笑,道:“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

    “錢我收下了,至於江湖上的瑣事,我神霄派自然當仁不讓,不然怎麽對得起剛剛到手的天下第一派的名號。”

    逍遙子聞言,哈哈一笑,大袖一甩,步入山林之中,遠行而去,像極了九十多年前,他從不老長春穀離去之時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