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為大唐崛起而讀書

字數:6824   加入書籤

A+A-




    秦壽來到考場的時候,人已經黑壓壓的一片,考場門口更是排成了老長的隊伍。

    這也難怪,在無數士子眼中,若是能憑借此機會鯉魚躍龍門,能夠得到一個功名,那這輩子便是人上人了。

    所以,來的人著實不少,甚至很多外鄉人,不遠千裏前來。

    秦壽則在不斷的觀察這些考試的官員和學子。

    現場還有一些學子在看書,果然無論什麽時候,都有“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人,而且還不再少數。

    也有些人在攀交情,甚至還有人在小聲說著什麽,似乎是什麽詩賦之類的,聽不太清。

    別說還真的挺粗放的,以前好像聽說唐初的科舉考試不過相當於明清的鄉試。

    “鐺~”

    隨著鍾聲響起。

    一些軍士和官員威武站定了,對著眾學子們說道:

    “無關人員退場!”

    “一個一個排好隊,不準擠,發現有人擠,直接取消進入考場的資格。”

    “現在開始檢查!“

    秦壽眼神灼灼,這和自己想象的也有些出入的。

    最起碼檢查的十分細致,而且還不斷和學子們宣讀考場紀律

    他不由有些意外。

    現場檢查的很是嚴格、細致

    一會兒的功夫,就聽聞外麵有哭喊著被拖走了,全都是因為作弊之法被揪了出來。

    不禁讓一些心存僥幸的人,額頭冷汗直流。

    檢查完之後,才被準許往裏進,而進去之後,還不準到處走動,隻能在留在自己特定的位置。

    終於,到了秦壽。

    “走吧!”

    檢查一番之後,秦壽提著籃子慢慢往裏進。

    直到一個角落才找到自己的位置,他頓時臉色發黑。

    尼瑪!

    自己考試的地方有個燒火的台子?

    這多難受?

    自己連轉個身都費勁,何況要這裏連續考試好幾天,簡直了!

    時辰一到,也不管外麵的學子是否還有人沒來,

    外麵的軍士守衛直接將門給封住了,隱約還有人在哭喊著什麽。

    一個穿著考究的官員起身站在高處,衝著所有考生說道

    “肅靜!”

    “本官名為唐儉,乃你們的主考官。”

    “本官再宣讀一下考場的紀律凡選私舞弊者,投入牢獄之中,由陛下親自定奪。”

    嗯?

    秦壽不禁再次一怔,不是他想作弊,而是這政策讓他有些意外。

    不是說唐初的時候,科舉考試還十分的鬆散嗎?

    這挺嚴的啊!

    唐儉隨後又說了一些相關的東西,其後便開始分發考卷。

    瞬間

    考場安靜如夜

    所有的學子們全都緊張的盯著自己麵前的考卷。

    進士科,考試的內容為分為了經義或時務,即貼經(古文經義填空,詩賦),以及策問。

    貼經隻貼大經,即《禮記》、《左傳》,再加上貼《老子》,十個問題中能答上四個即可合格,詩賦各一。

    策問要寫五篇,策問主要是對時下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軍事、政務、漕運、鹽政等等方麵提出問題並作回答。

    隨著主考官的一聲令下,所有的考生都動了起來。

    大部分的人直接開始做經義的題,也有人則先拿著考卷進行構思,比如秦壽便是如此。

    先審題,再答題。

    這一看題,秦壽不由再次一愣

    不是說進士科中詩賦嗎?策問怎麽占比這麽大?

    自己後世學的曆史是假的吧?你看人家這考卷,很注重實務嘛!

    秦壽先是大致的看了看貼經(填空)的部分,十道題中自己有兩道題不會,不由抿了抿嘴。

    這個算是自己的弱項

    但是當他看到詩賦的時候,不禁愣住了

    “咕嘟!”

    他使勁吞咽了一口唾沫

    臥槽!

    咋回事兒?

    這不正是自己考試前一天碰見那幾個找“槍手”的家夥問的詩賦嗎?

    怎麽泄題了?

    秦壽不禁腦子嗡的一聲炸了

    此刻秦壽真的被嚇的腦門子都是汗,半天,他才擦了擦汗,但隨即他又安慰了自己一下。

    應該沒事兒,畢竟唐初這種泄題好像很常見。

    秦壽定了定神,然後開始答卷。

    先是將自己會的貼經(填空)給寫了出來,

    詩賦部分則簡單的多了,畢竟自己已經寫過好幾篇了,很順利的寫了出來,用的自然也是千古名句。

    策問題

    秦壽則是盡量慢著點寫,雖然自己練了很長時間的書法,但在這個時代,真的不占優勢。

    字體也沒的選,唯有楷書。

    考場上除了答卷的聲音,再無二音。

    不知道過了多久,主考官們都昏昏欲睡。

    考場之外來了幾個人,唐儉眯著的眼睛,猛然睜大,連忙跑上前去,見禮道

    “臣參加陛下!”

    “國舅!”

    “魏大人!”

    李世民擺手讓唐儉起身,沒有理會他,而是隨意的和長孫無忌、魏征說著

    “輔機,隻要秦壽考中,朕就讓他入朝為官,你以為如何?”

    長孫無忌笑著說道“陛下,讓他來我麽吏部如何?”

    李世民白了他一眼,“為何是吏部啊?”

    “”長孫無忌連忙低頭。

    半晌,魏征道“陛下,要不要進去看看?”

    李世民搖頭“算了,等他們考完再說吧!萬一驚擾了考生,朕良心難啊!”

    “唐儉,可有個叫秦壽的學子啊?”

    “這”唐儉有些懵逼

    這麽多學子,自己怎麽記得清楚?

    “臣”唐儉擦了擦頭上的汗,說不出半句話。

    “算了,等考完,一切就都知道了!”

    李世民笑著走了,但是他走的時候卻是用餘光看了眾學子一眼,似乎是尋找什麽。

    唐儉則是看著眾多學子,眼神異樣的看來看去,陛下這是找誰呢?

    難道有貴人在內?

    唐初的進士科考試遠沒有明清時期的進士科考試的時間長

    答卷的時間過的很快

    而秦壽也早早的將自己會的題目全都寫完,特別是策問題,秦壽感覺自己的腦筋都超負荷運轉了。

    因為這些問題問的實在太實際了。

    他終於明白,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

    好在自己當初高考的時候就擅長寫議論文,寫起來這些倒也算是有點基礎

    於是

    他表沒跟你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

    然後依次擺明字記得論點、論據、論證,

    然後以嚴密的論據來證明論點,期間引經據典,更是用了很多確鑿的數據,以及一些史實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終於

    終考的鍾聲奏響,所有人都不準再動筆,否則以作弊論處。

    然後有專人將考卷收走

    緊接著,所有的考生離場

    秦壽看著依然站著的主考官和軍士們不禁恍惚,真的挺像那麽回事。

    而秦壽不知道的是,

    等所有的試卷收上來之後,

    主考官和眾軍士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糊名,秦壽要是看到的話,真不知道該怎麽想?

    糊名、謄錄之後

    考卷全被封存,而謄錄出來的考卷則被送到了太極殿,此地被李世民禦封為審考官之處。

    而原本應該是禮部。

    “這份考卷簡直牛頭不對馬嘴“

    “這份貼經還可以,詩賦簡直沒法看。”

    “這份詩賦倒是極好,奈何策問太差勁!”

    不斷的有考卷被直接扔到了地上,而被扔在地上的代表是被判了“死刑”。

    “嗯貼經、詩賦都很不錯,策問少有瑕疵,可暫時留存。”

    “這份”

    大殿之上,改卷的聲音不斷的響起。

    因為是糊名、謄錄之後的考卷,所以沒有人可以看到考生的信息,所以算是公正公平。

    而李世民在一旁不斷的看著他們。

    眉頭不是緊蹙,似有所憂。

    突然有人喊道“大家快來看看這篇簡直天縱之才,冠絕古今啊!”

    “你們看這詩賦,再看著策問”

    其中,有一篇策問乃是問為何讀書。

    “為大唐崛起而讀書,為國家富強安寧而奮鬥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