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節 講道理(3)

字數:9980   加入書籤

A+A-


    士大夫們的觀感,劉徹當然也清楚一些。
    事實上,別說是現在了,就是兩千年後,地鐵之上,也常常有做作的低素質人,瞧不起那些扛著工具,滿身灰塵的農民工。
    至於如今,人與人之間的階級明確,等級森嚴。
    事實上,漢語之中,階級這個詞匯,已經出現。
    而將它係統的闡述和運用的人叫賈誼。
    賈誼目前在世的詩賦文章之中,就有一篇文章,名為《階級》。
    在那篇文章之中,賈誼第一個係統性的提出了階級的概念,所謂——人主之尊,辟無異堂陛。陛九級者,堂高大幾六尺矣。若堂無陛級者,堂高殆不過尺矣。天子如堂,群臣如陛,眾庶如地,此其辟也。
    而目前漢室的潛規則——將相不辱之製,就是依據階級論的論調而衍生出來的政策。
    目的,賈誼也早就說的清清楚楚:夫卑賤者習知尊貴者之事,一旦吾亦乃可以加也,非所以習天下也,非尊尊貴貴之化也。夫天子之所嚐敬,眾庶之所嚐寵,死而死爾,賤人安宜得此而頓辱之哉。
    這句話的意思,很淺顯。
    其實就是在說:廟堂之上的大人物們犯罪,皇帝可以斥責,可以罷免,可以賜死。
    但不能下獄,更不能讓獄卒鞭笞和羞辱他們。
    尤其不能公開的侮辱他們的人格和尊嚴。
    一旦讓百姓知道,那些廟堂之上,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其實也是在皮鞭之下瑟瑟發抖,在三尺之中困頓。
    跟他們一般柔弱無力。
    甚至於讓百姓知道,那些高居廟堂的肉食者。
    其實都是蠢貨,都是蠹蟲。
    那麽,他們必然會生出——這些蠢貨,哥比他們聰明的想法。
    而上一個這麽想的人叫項羽。
    吾可取而代之!
    若天下人人盡項羽,這大漢帝國,吃棗藥丸!
    連賈誼這樣的大文豪,都是如此想法。
    剩下的人,其實也好不到哪裏去。
    劉徹拿著眼睛,看著這廟堂之上,一個個衣冠盛裝,一位位功臣名士。
    他們……
    跟賈誼的想法是相同的。
    泥腿子也配姓趙?嗬嗬……
    但是……
    好在,這裏是中國。
    不是歐陸,等級天成,神授爵位。
    也不是三哥家,婆羅門永遠是婆羅門……
    這裏是中國。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中國。
    滿朝大臣,往上數五代,特麽就沒有一個不是泥腿子的!(包括劉徹!)
    在中國社會,雖然等級森嚴,秩序井然。
    但是,這並非一成不變,也並非永恒。
    事實上,上下的等級,在如今是可以輕易逾越的。
    讀書、入伍,乃至於做事,都可以讓一個一文不名的泥腿子,爬到帝國金字塔的頂端,執掌國家大權,口銜律法,殺生予奪!
    在中國,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又有商君起於士,白起奮發於行伍之中,陳勝吳廣在刑徒之列,項羽劉邦,起於微末之中。
    英雄,不問出生!
    人才,可以從任何行業之中殺出來!
    隻要有能力,別說是一個工匠了。
    販夫走卒當丞相,屠狗之輩為大將軍,刀筆之吏,製定法律製度。
    這些事情都已經發生過。
    並且在未來還將不斷上演。
    所以,此事還有得談。
    劉徹踱著步子,向前一步,問道:“卿以為工匠之中無大才乎?”
    “魯班之後,臣不聞有匠人能稱之曰賢!”張寄硬著頭皮道。
    劉徹聞言笑了起來。
    工匠中沒有讀書人?
    隻能說,這位禦史中丞,真是圖樣圖森破!
    當然,張寄也不能說錯。
    畢竟,工匠在世人印象中是靠體力和經驗、技術吃飯的。
    隻是……
    劉徹歎了口氣,望向太史令司馬談,問道:“太史公,卿覺得,禦史中丞說的對嗎?”
    論起對於底層百姓的同情以及對於百工諸業的尊重,無人能出司馬談之右。
    隻是,司馬談身為太史令,不適合摻和到政治的紛爭之中。
    史官,應該客觀中立。
    而一旦參與其中,客觀中立就立刻丟失。
    所以,司馬談聞言,隻是微微恭身,道:“臣史官,史官不議朝政!”
    但劉徹真正的目標不是他。
    而是司馬談身後的司馬季主。
    “司馬先生……”劉徹望著司馬季主,問道:“公以為,禦史中丞所言可對?”
    司馬季主聞言,微微一笑,站起身來,對劉徹微微恭身,拜道:“臣以為大繆!”
    他彈力彈自己的衣袖:“老朽亦為百工之屬……”
    這位漢室日者,天下公認的《易》學大師,兼任神棍界總瓢把子。
    是一個性格乖張而且嘴巴從不留情的主。
    想當年,賈誼賈長沙拜會這位日者,結果被他從上到下,噴了個體無完膚,臨出門還‘芒乎失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而在司馬季主心裏,他一直是覺得滿朝文武,都是垃圾!
    正如他當年對賈誼所說:騏驥不能與罷驢為駟,而鳳皇不與燕雀為群!
    用句後世的話就是:不要誤會,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
    而他確實有這個底氣,也有這個資本。
    滿朝文武,上下大臣,無論是誰,在他麵前,都是晚輩!
    在北平文候張蒼故去之後,當世就隻有楚國的申公和濟南的伏生,還有雒陽的鳴雌亭侯許負能與他平輩論交。
    其他人……
    是龍給他盤著,是虎給他蹲下!
    他這樣的人,本來就當是曆史長河之中一顆劃過的流星。
    但,現在,司馬季主被劉徹拿著天官書和律書的編纂事業給吊起來了。
    司馬季主雖然不愛名利,也無意官爵。
    但他這樣的人,卻必然逃不開‘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的誘惑。
    如今,司馬季主起身而出。
    張寄頓時就有些口不能言了。
    誰敢與這位打嘴炮?
    滿朝上下,恐怕加起來也不是他的對手。
    當年賈誼賈長沙號稱嘴炮無雙,鬥遍天下。
    還不是在這位麵前乖乖俯首稱臣?
    賈長沙都不是對手,誰又是對手?
    僅僅是接觸這位‘日者’的雙眸,張寄就感覺有些背脊發涼,菊花微癢。
    而司馬季主,卻根本沒有將張寄這個晚輩後學瞧在眼裏。
    戰鬥力不足五的渣渣,也不值得他用什麽力氣。
    他隻是簡單的站在那裏,平淡的道:“吾卜者也,卜者,百工之雜業也……”
    然後他才拿眼,看了看左右,問道:“誰願來與老朽一辯?”
    當世之中,除非蘇秦張儀複生,範睢陳軫並起,不然他司馬季主還真不怕誰!
    論起談玄論道。
    誰敢跟他來較量!?
    當世的《易》學家們,不是他的徒子徒孫,就是曾經在他門下聽講過的。
    ………………………………
    而在其他人看來,司馬季主的出現,讓他們渾身難受。
    這太欺負人了!
    差不多就是小學生們在上數學課,正在撓頭搔首,糾結於十三乘十三該怎麽計算的時候。
    忽然,教室裏來了一個高中生。
    這個高中生還恬不知恥的在黑板上寫了一道微積分的題目。
    麻蛋,不帶這麽欺負人的!
    即使是地位崇高的特進元老們,也是人人麵麵相覷。
    萬石君石奮,甚至將脖子都縮起來了。
    司馬季主,就像長阪坡前的張翼德。
    讓人根本不敢接招!
    但,司馬季主並非孤軍作戰。
    在殿中一側,特進元老的行列之中,一直在閉目養神的章武侯竇廣國,此刻也站了出來,對著劉徹微微恭身,道:“陛下,老臣近年來潛修歧黃之術,也算是百工之人,若有人質疑百工不能為官,臣願與他分說分說……”
    說著,這位漢室的傳奇人物,當年差點死在黑煤窯裏的窮小子,竇太後的胞弟,露出了他那口殘缺不全的牙齒,麵帶笑容的說道:“老臣出生卑賤,臣先父當年,曾經也不過清河一匠人而已……”
    這就有些實在是太過分了!
    就連劉徹也有些不忍心了。
    至於文武百官,則不得不全體出列,拜道:“安成候慈孝無雙,安成夫人德被天下,臣等豈敢妄議!”(注1)
    開什麽玩笑啊!
    誰不知道,東宮太皇太後自幼失孤。
    家境貧寒至極,以至於章武侯年幼之時,被賣給了人販子。
    其後幾經磨難,差點還死在黑煤窯。
    這個事情,誰敢去觸碰?
    就不怕東宮發飆?
    板子打下來,恐怕就是丞相也d不住!
    但此事卻沒有結束。
    郅候薄戎奴,也站出來,望著群臣,道:“吾先祖父靈文候老大人,也是一織履者……”
    然後,他與章武侯微微一對視。
    薄竇外戚,苦群臣公侯幾十年了!
    想當年,薄戎奴之父,薄昭被這些家夥天天堵在門外唱喪歌,不得已飲毒酒自盡。
    這個仇,博戎奴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至於竇廣國,那就更好理解了。
    他當年隻差一點點就可以出任丞相了。
    太宗皇帝連任命詔書都寫好了。
    結果,就是這幫公侯大臣成天在外麵喧嘩,逼得他不得不婉拒相位,隻能宅在家裏修仙。
    現在,逮著機會,自然要找個場子回來。
    更何況,外戚撐皇帝,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此事,看上去雖然是胡攪蠻纏。
    但,政治不就是如此?
    難道,就隻準士大夫公卿列侯們胡攪蠻纏,還不許外戚也學習學習?
    和尚摸得,貧道就摸不得了?
    而竇廣國和薄戎奴這麽一鬧。
    劉徹的四大金剛立刻就坐不住了。
    “吾先父舞陽武侯,屠狗之輩爾!”舞陽侯樊市人看熱鬧不嫌事大,立刻就跳出來。
    馬屁精嘛,任何時候都敢於拍馬逢迎!
    他瞪著一雙眼睛,打量著群臣,問道:“可有人以為吾父不能為官乎?”
    中水候呂青肩也不甘人後,跳起來:“吾先祖馬童而已,可有人不滿乎?”
    而在馬屁精後麵,新興列侯們也看出端倪來了。
    許多人都在心裏暗道:“原來此乃表忠也!”
    那還等什麽?
    他們的爵位和地位以及富貴,都是當今天子給的。
    不忠於天子,難道要去跟逆臣們為伍?
    於是,十幾位列侯立刻跳起來,拿著眼睛瞪著群臣,一副‘陛下請下令,臣等即刻清君側’的架勢。
    士大夫們在這些五大三粗,身材魁梧的將軍校尉麵前瑟瑟發抖。
    要知道,殿中就有三百執勤衛士,殿外還有羽林衛、虎賁衛在侍衛。
    雖然當今天子還不至於叫衛兵,用武力來教育群臣。
    但,隻是想想這個情況,大家就亞曆山大。
    許多人都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畢竟,直言勸諫雖然好,但,前途和身家性命更重要。
    當然,也有硬骨頭。
    但,這些硬骨頭僅僅是看到司馬季主的身影,也是瑟瑟發抖。
    司馬季主,就是在世的屠龍寶刀。
    南方的申公和伏生這樣的人物不出來,誰敢與之爭鋒?
    隻是,皇帝這麽玩,太欺負人了!
    大家心裏都是滿腹委屈。
    劉徹也知道,現在這樣,確實有些欺負人。
    無法讓人心服口服。
    但他也沒有料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畢竟,最開始,他隻是想讓司馬季主來壓場子而已。
    現在看來,這哪裏是壓場?
    分明就是屠殺!
    而且是赤裸裸的屠殺!
    士大夫公卿潰不成軍,幾乎沒有說話的膽量和底氣了。
    劉徹現在總算明白了,為何秦始皇當年可以一言九鼎,沒有任何人敢反對和抗議。
    看著那些魁梧的列侯們,還有殿中怒目圓睜的衛兵們。
    士大夫要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敢說話,還敢反對。
    那他們就不是一般人了。
    而是比幹、介子推!
    當然,這樣強行通過決議,其實,弊大於利。
    而且還會埋下禍根。
    甚至可能讓劉徹自己沉迷於權勢的旋渦之中不能自拔。
    劉徹很清楚,作為皇帝,他假如想要做一番大事業。
    那麽朝野的團結和人心的安定,就是他必須維護的。
    尤其是製度和傳統,最好輕易不要去破壞。
    破壞了,再想建設,那就太難太難了!
    所以,劉徹適時的清了清嗓子,首先對司馬季主和竇廣國以及薄戎奴恭身道:“三位愛卿請先回座……”
    接著他又對馬屁精和那些站出來的親信列侯將軍們說道:“諸卿也請安靜!”
    當然,心裏麵,劉徹還是很爽的。
    “也不枉朕這些年來的培養和扶持了……”望著馬屁精們和列侯們,劉徹心裏滿意極了。
    但,今天的事情,不需要依靠這些人。
    因為,劉徹還有殺手鐧!
    ……………………
    注:竇太後的雙親被封為文成候和文成夫人葬在清河郡觀津縣。
    微信公眾號近期會上傳一些劉氏外戚的資料以及小故事,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老劉家內部那堆破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威信工種號:要離刺荊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