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節 權勢、學術、錢(2)

字數:5041   加入書籤

A+A-


    穀梁派,到了今天,確實是非變革不可了。
    這些日子以來,這兩位文士在長安城裏,聽到的無數傳聞和親眼所見的事實,都讓他們震驚。
    如今這天下,似乎諸子百家,人人身後都站著一個巨頭或者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思孟學派和荀子學派這樣的小蝦米不談也罷。
    他們也成不了什麽氣候!
    真正麻煩和有威脅的,是那些巨頭。
    那些真正的巨無霸!
    譬如說,法家,身後站著以禦史大夫晁錯為首,執金吾郅都、廷尉趙禹為首的朝臣。
    下麵還有著南陽郡張湯、寧成,狼狽為奸。
    軍隊裏麵又有義縱、程不識相互呼應。
    其勢之大,遮天蔽日。
    讓人膽寒和震驚。
    更讓人絕望的是——在關中,五成以上的地方基層官吏,都是法家弟子,或者傾向、同情法家的人。
    而宮廷之中,蘭台尚書號稱五百謀士。
    但其中,單單是可以明確是法家的人,就有上百!
    天子的親信侍從官裏,法家占了一半。
    給天子引導車駕和溝通內外的謁者,有七人是法家出身。
    未央宮十二司馬門衛尉,有五個是法家的。
    讓人看了望而生畏。
    這還不止,在整個北方,法家的支持者是僅次於公羊派的。
    許多地方的地主士紳,不是法家門徒,就是公羊子弟。
    穀梁學派在關中和代北,都快被他們打成弱雞了。
    法家已經如此可怕。
    儒家內部的公羊派,卻是隻能用恐怖來形容。
    大複仇思想蔓延天下,影響到了幾乎每一個人。
    上至天子,下至庶民,誰不知道‘襄公複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春秋,幾乎成為了公羊的專利和典籍。
    穀梁、左傳,差點被開除出《春秋》學派的行列。
    而這幾年來,董仲舒和胡毋生這對師兄弟,一個宣揚我注春秋,一個喊著春秋注我。
    讓大量士子和地主、貴族,聞風景從。
    潁川學苑之中,弟子三千,門徒無數。
    稷下學苑內外,達官貴人,數之不盡。
    在魯儒衰亡後,這兩位巨頭,更是直接將影響力深入魯地,直達泰山。
    今上的胞弟,江都王閼,據說就是公羊學的擁泵。
    倘若僅僅是如此,穀梁也不會絕望。
    但問題是——公羊派之中,無論是董仲舒,還是胡毋生,都從未為他們的學苑的經費發愁。
    每年,捧著無數金錢,揮舞著黃金的地主豪強,巨賈貴族。
    哭著喊著,帶著自己的門徒,想要拜入兩位當世名士門下求學。
    傳聞,胡毋生僅僅去年一年,收到的捐獻和助學金,就高達千萬之巨!
    錢,成為了公羊派發展的助推劑!
    有了錢,無論是潁川學苑,還是稷下學苑,都可以繼續招收更多學生,將公羊的思想和主張告訴更多人,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在齊魯一代,公羊學派如今已經是隱隱問鼎霸主之座。
    就連齊黃勞,都節節敗退。
    而在北方,大量的士大夫和地主,也都傾向公羊。
    如今,真正有覺悟,想上進的好青年,都是不為法家,既入公羊。
    至於其他什麽思孟、重民、荀子、穀梁。
    那隻是實在沒辦法,迫不得已才會加入的。
    法家和公羊,就相當於今日漢室的清華北大。
    永遠是天下青年的第一誌願!
    而穀梁,卻連個複旦、工大都不如。
    可能連211都排不進去。
    隻是一個三流野雞大學……
    這讓穀梁上下,都是震怖不已。
    權勢、學術和錢,從未如此緊密的聯係在一起。
    曾經,靠著言傳身教,帶領弟子門徒們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一點點的開拓學派,傳播知識的舊式學苑和講學方式,在權勢和金錢不堪一擊。
    揮舞著鈔票的人,背靠著權勢的人,主宰了漢室的學術界。
    一個個金主,一位位列侯、勳臣。
    撐起了一個又一個可怕而強大的學派。
    在這場浪潮中,穀梁成為了失敗者。
    原因很簡單。
    穀梁出了一個敗類——狄山!
    狄山之禍,讓穀梁元氣大傷。
    許多曾經的金主,紛紛遠離,轉而投資其他學派。
    而那些曾經在暗中給穀梁保駕護航的大人物也選擇疏遠穀梁。
    人人都如同看到一個麻風病人一樣,對穀梁學派敬而遠之。
    沒有任何人,任何勢力,敢跟出現了狄山的穀梁一派有什麽糾葛。
    即使是後來,穀梁學派極力撇清關係,賭咒發誓。
    但在敵對對手和競爭對手的抹黑和攻仵麵前,這些努力收效甚微。
    所以,當這兩位穀梁巨頭,來到長安,去拜訪那些達官貴人和列侯勳臣時,除了萬石君石奮和魏其候竇嬰在長安的家人,禮節性的接待了他們喝了茶,送了點禮金外。
    在其他人麵前,他們都吃了閉門羹。
    甚至,整個長安,他們也隻找到了眼前這麽一個立場和態度,都還對穀梁同情和友善的官員。
    而他的秩比,不過千石,隻是一個大鴻臚的司曹丞令。
    在過去,根本就是可有可無的人物。
    但如今,卻是穀梁唯一一條能與官方接頭的通道。
    想到這裏,白衣文士,就不禁望著上林苑的方向,羨慕嫉妒恨。
    如今天下,若問誰的靠山最硬紮,地位最穩固。
    那當然首推墨家!
    墨家雖然被士大夫們敵視和提防,被地主士紳抵觸和防備。
    但在長安,在這關中。
    他們卻是如魚得水。
    當今天子,就是他們最大的靠山。
    墨家弟子們甚至對外聲稱自己是‘天子門生’,也沒見未央宮反對。
    更麻煩的是,靠著生產胸甲和製造許多兵器。
    墨家跟軍方的關係,也是曖昧不清。
    軍隊裏麵,甚至有墨者隨軍……
    所以,坊間有人笑稱,哪怕公羊學衰亡,墨家也不會衰亡!
    身為‘天子門生’,又背靠著軍方,墨家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穀梁,未來想要有所作為。
    就必須打破現在這個局麵。
    讓一切回到正道,回到正軌。
    讓權勢和金錢,遠離學術。
    至少,在他們趕上來之前,必須如此!
    而他們也早已經想好了對策,此次叫這位官員過來,隻是想跟對方谘詢一下法律上的問題,免得碰到礁石,撞個粉身碎骨。
    ……………………………………
    衛@信*工¥重~號
    要離刺荊軻
    求關注。
    明天會上傳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