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節 金融布局

字數:8623   加入書籤

A+A-


    清涼殿之中,少府搭建起來的未來長安城模型出現在了劉徹眼前。
    在少府的計劃裏,未來,長安城將會比今天大三分之一。
    在西側,出直城門,向上林苑方向擴張,沿著曆史上武帝建章宮的路線,將一塊大約五平方公裏的土地劃入長安城範圍。
    這裏,將是未來的漢少府和其他營造官衙的地盤。
    而且,因為毗鄰未央宮,是以,未來的皇子或者儲君可以很方便的秘密或者公開前往,有利於幫助他們了解民間和社會。
    而在另一方麵,潏水正好從未央宮西側穿過,並最終注入渭河。
    是以,這一地區的水資源絕對豐富!
    而且,當地水勢平緩,但流量很大。
    未來,漢家的紡織業,絕對可以在當地蓬勃發展。
    而當少府的工坊和其他國家營造設施搬遷後,立刻就能在長安城裏空出一大片的地區。
    而且,都是精華之地。
    特別是在毗鄰北闕和長樂宮宮闕一帶的大片土地。
    這就是一個高檔甚至可以說是超級房地產項目!
    可以試想一下,一塊毗鄰皇宮,真正的天子腳下的地盤裏的豪宅,該得賣多少錢?
    又有多少人會砸鍋賣鐵來賣?
    至少,劉徹覺得,等項目開盤日,列侯外戚和士大夫們肯定會發瘋。
    而天下的富豪,也都會趨之若虞。
    誰能拒絕得了與皇室做鄰居,與列侯外戚當朋友的機會?
    而保守估計,少府和其他有司騰出來的土地,至少有數萬畝(漢畝),足可以建造數百套豪宅。
    劉徹覺得,每套宅邸,賣個幾百萬,應該不成問題。
    這就是數萬萬的收益。
    剛剛好,差不多可以填補掉少府和有司機構搬遷、重建和產業升級、擴大所需要的經費。
    另外,在北闕和兩宮的核心地帶,九卿各衙,也會重新規劃、設計。
    最終使之形成一個圍繞未央宮和長樂宮的龐大官衙群。
    而在這些官衙身後,劉徹會建造大量的三層機構家屬樓和職工樓,以此來安頓九卿各衙門的數千名官吏及其家屬的住宿。
    這也算是一項拉攏中低層官僚的政策。
    另外,當這些官員全都居住和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時,就必然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消費熱點。
    你要知道,在長安做官,俸祿、津貼和補貼等加起來,足以使得一個官員家庭,哪怕隻是兩百石的小官家庭也躍升入中產階級。
    若能撈到外快,輕輕鬆鬆就可以讓一家人過上小康生活。
    而且,這些人,這些官員的家庭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是全天下最高的。
    至於丞相府和禦史大夫衙門,現在不會動,它們依然會留在原地。
    而在這些官邸群之間,戚裏、尚冠裏、仁裏、賢裏等貴族區和富人區環繞,最終,形成了一個西元前地球上最強的消費帶。
    而長安原本的九市,則會搬到這些區域的外側。
    成為一個個衛星市。
    劉徹相信,商人們肯定會在看到這個模型後,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砸鍋賣鐵也得買一個商鋪啊!
    而這長安九市,也就將成為西元前的王府井和萬達——不!應該說比這兩個地方還要值錢還要金貴!
    因為,漢律規定了,所有的商業行為,隻能發生在市集之中。
    便是老百姓賣隻雞,出售自己編織的絲麻,也必須去市集。
    不然,就是犯法!
    如此一來,這九市的商鋪,該賣多少錢?
    一尺一金,怎麽著也不過分!
    這樣一來,劉徹就又可以拿著賣商鋪的錢去搞長安的城區改造,拿著商人的錢,收買人心。
    簡直就是完美!
    不過……
    在這個過程裏……
    無鹽氏和其同樣做著子錢生意的商人必須死!
    原因很簡單——他們擋住了劉徹的財路!
    “無鹽氏……哼……”劉徹鼻孔裏哼了一聲。
    無鹽氏這二三十年來怎麽發家的?怎麽崛起的?又是如何膨脹到現在這個地步的?
    劉徹心裏麵清清楚楚。
    在事實上來說,無鹽氏,其實就是東宮竇氏的鷹犬和白手套。
    不然,他怎麽有那個膽子敢借錢給周亞夫?怎麽有那個膽子敢要本息?
    沈萬三是怎麽死的?
    而這些年來,無鹽氏幹過的事情,劉徹也清清楚楚。
    繡衣衛這些年來,就一直奉命在暗中搜集證據和無鹽氏的罪證。
    以無鹽氏的所作所為,講老實話,若沒有竇氏,便是將他槍斃一萬次也不過分!
    但,因為有竇氏在中間,所以,劉徹無法用正常手段去對付它。
    而且,在無鹽氏曾經借貸給周亞夫軍費,並且最終收回本息的行為,在現在,也是它的一張護身符。
    這就是一塊牌坊。
    就像商君原木立信一般,有無鹽氏這個牌坊在,這根原木在,所以,劉徹這些年來,通過各種手段發出去的‘賞賜詔書’和‘賜金詔書’才有信用,才不至於淪為武帝的白鹿幣那樣的笑柄。
    但,劉徹若動用官方力量,哪怕無鹽氏確實罪該萬死,罪證齊全,但卻也會動搖國家好不容易建立的信用。
    你要知道,在這幾年,劉徹通過‘賞賜詔書’‘賜金詔書’等招數,空手套白狼,從列侯外戚手裏麵忽悠了數千金,還利用這個手段,將本應該發給這些家夥的租稅、俸祿以及其他收益給拉平了。
    這些年來,劉徹累計給列侯大臣貴族們發了上百張‘賞賜詔書’‘賜金詔書’。
    總額超過了三萬金!
    這種用皇帝信用和國家信用來印錢的行為,由於劉氏的信用非常好,而且,這些詔書具備隨時兌現的能力,所以漸漸為貴族們所接受。
    但一旦劉徹弄死了無鹽氏,這些家夥就會產生疑慮。
    疑慮一生,信用就不值錢了。
    雖然不大可能導致這些家夥擠兌——也應該沒有人有那個膽子敢擠兌。
    但,日後再想這樣輕鬆的就讓列侯貴族和外戚們自己主動把黃金交給劉徹保存,就有困難了!
    更重要的是,還會牽連劉徹現在正在進行的計劃!
    而說起來,無鹽氏也是因為這個計劃,才會成為劉徹優先處理的目標。
    “桃候,如今,天下商賈所質押的訾產,已經有多少了?”劉徹輕聲問著站在自己身旁的桃候劉舍。
    “啟奏陛下,至今日已有十三萬萬有奇……”劉舍恭身說道:“臣奉命所給付的假錢額度也達到了八萬萬之多……”
    說著這些話的時候,劉舍自己都有些難以置信。
    僅僅是為了買這些商鋪,這些現在連個影子都沒看到,隻存在於紙麵上的商鋪——甚至,多數人連這些商鋪未來究竟會在哪裏都不知道。
    就已經有許多人押寶。
    其中不乏有人,傾其所有,以其全部訾產做賭注來貸款了。
    譬如,帶頭的那位齊國人田微,就以自己全部訾產作為質押,貸款七千萬,利息十一。
    換句話說,少府啥事沒幹,就給了一張紙,就拿到了一個訾產至少數千萬的大商賈的全部家產。
    然後,最終,這個商賈會用這張紙來買在紙上的一個商鋪,完了,最後還得拿真金白銀來償還少府。
    在最開始,一直到現在,劉舍都感覺在做夢。
    甚至以為不是自己瘋了,就是田微瘋了!
    然而,除了田微之外,還有二十多人做出了相同的選擇。
    他們將自己的訾產部分或者全部質押給了少府,然後,換的一張蓋了公文,價值不超過三百錢的布帛,歡天喜地的回家準備用這張紙去買另外一個在紙上的商鋪。
    反正,這輩子,劉舍也沒有遇到如此瘋狂的事情。
    以至於他的思路都有些斷閘。
    劉徹聽了,微微一笑:“十三萬萬?八萬萬?”玩味著這兩個數字,劉徹心裏的信心又多了許多。
    事實證明,商人假如聞到了商機和賺錢的機會,他們的膽子就會變得比饑餓的鯊魚和野狼還要大。
    而他們的這個膽子,無疑成為了現在劉徹將要布局的漢家大宗金融貿易改革和試點的希望。
    既然,現在他們可以將自己的訾產質押給劉徹來貸款。
    那麽,未來,他們為什麽不能接受,由少府開具,劉徹用皇帝玉璽承認和保護的大額支票?
    在曆史上,北宋早期出現的交子,隻靠著民間信用就運行的很好。
    到了明清時期,私人錢莊的銀票也很發達。
    甚至於,其實,若不是蒙元和大萌的肉食者,隻想著撈錢,而不管金融秩序,那寶鈔也不會變成笑話。
    事實上,假如劉徹沒記錯,明朝的寶鈔,曾經堅挺過一段時期。
    當然,現在就發現寶鈔類似的紙幣。
    不是劉徹瘋了,就是這個世界瘋了。
    因為老百姓根本沒有那個概念!
    也不大可能認可紙幣。
    但退而求其次,將期望值從寶鈔變成交子一類的早期信用貨幣,卻是有可能的。
    就像現在,這些商人的所作所為。
    他們既然願意將家產質押給劉徹來換一張紙。
    那麽,有了這個先例,未來,他們將自己的財產存到少府衙門,拿到蓋有劉徹玉璽的存單,也是有可能的。
    如此一來,慢慢的,社會就會接受這種形式。
    最終,催生出近現代的銀行體係。
    而正因為如此,無鹽氏及其為代表的子錢商人才必須死!
    因為他們可能妨礙甚至可能成為未來的大漢銀行的競爭對手。
    這金融可是必須也一定要牢牢抓在國家手裏的權力。
    若是私人控製了金融,掌握了貨幣的發行,那還了得?
    大漢帝國豈非要變成偽裝成國家的財團了?
    “將此模型刻印成圖,旬日之間,布告百姓罷……”劉徹吩咐道。
    “諾!”劉舍深深低頭領命。
    …………………………………………
    兩日後,一張由少府和內史共同布告的‘長安新圖’貼到了長安城各個閭裏的露布之下。
    與其他公文不同,這種簡單直白,用圖畫表達的公文,哪怕是不識字的百姓也能看的明白。
    一時間,整個長安的所有階級都轟動了!
    “聖天子啊……”底層的百姓們,在看到了自己的閭裏和家宅都將被重新建造,並且配備完善的地水排汙渠道、生活垃圾處理場所,還將有官吏和衙役定期巡視。
    立刻,這些人就激動了起來。
    傳言變成了現實,天子真的要給大家建新家了!
    衛生、幹淨、明亮、安全的新家!
    這對於多數普羅大眾來說,簡直就是天籟之音。
    盡管,為此,他們都需要繳納一筆不菲的費用。
    但公文上說的很清楚,允許‘以工待賦’,隻要參加重建工程,那新家的換購費用,就可以在工錢裏直接抵扣。
    甚至,說不定,還能有結餘呢!
    這可真是大大的善政!
    要知道,在過去,像類似這種重建長安城的工程,國家肯定會征發大量徭役。
    服徭役,不僅僅沒有工錢,還得自帶幹糧!
    今上即位後,關中地區就取消了許多的徭役,特別是危險和繁重的工程類徭役幾乎全部取消了。
    人民隻需要服公共衛生和安全類的徭役。
    譬如,打更啊,清理河道啊,整修渠道啊。
    距離都不遠,大部分在家門口,不耽誤農事,也不會有什麽危險。
    而那些危險的工程,則基本上是由對外戰爭的戰俘和奴隸來進行。
    像現在的茂陵工程,除了技術類的工匠外,整個工程,大部分的工人,都是匈奴戰俘。
    更讓關中人民嘖嘖稱奇的是——這些戰俘,居然做著這樣的繁重工作,還樂在其中。
    許多人的工作態度甚至積極的讓人懷疑人生。
    而在廣大中下層之外,中低層的官吏們在看到這個計劃的草圖和具體方案後,也都激動了起來。
    今日長安的九卿各衙的大多數中低層官員,尤其是從兩百石到六百石之間的這些官員,基本上都是考舉士子出身了。
    而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不是關中人。
    他們的家,遠在關東。
    而居長安,大不易。
    哪怕天子在俸祿之外,額外增加了各種津貼和補貼。
    但說老實話,假如不撈外快,妻小想要過上相對較好的生活,那是做夢!
    而現在,天子頒布的長安重建計劃裏,給他們這些人發房子。
    而且是免費的房子。
    按照級別,兩百石、四百石、六百石、一千石,享受不同等級的住宅。
    而即使是最低的兩百石官員,也可以分配到一個一層的住宅。
    足夠將他和他的妻子、父母都安置妥當!
    於是,在這個政策一公布,整個長安的官僚係統瞬間士氣MAX,忠誠度直接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