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節 以夷製夷

字數:8486   加入書籤

A+A-


    數日後,石渠閣之中,刀間埋首在無盡的檔案之中,仔細翻查著資料。
    這些資料裏,有古代的記載。
    最遠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也有近代的記錄,包括了過去數十年,漢使出使匈奴的報告以及漢軍占據合黎山後,合黎山駐軍發回來的報告,還有歸義候和投降的匈奴貴族的所言所語。
    “還真是有些難纏呢……”刀間合上一本書冊,自語的歎道。
    在看過了數十萬字的資料、檔案和情報後,刀間就明白了。
    羌人的問題,要比濊人複雜無數倍。
    與濊人相比,羌人自古就沒有一個統一的領袖。
    也從來沒有人能統一羌人各部。
    因而,羌人的問題,已不是拉攏幾個高層就可以解決的了的。
    僅僅是目前,漢家所掌握的,規模較大的羌人部族,就有著穀羌、渠羌、氐羌、屋蘭羌、姑臧羌、合黎羌等。
    更麻煩的是——這些各自不同的羌人部族,不僅僅互不統屬,就連習性、習慣、語言甚至信仰,也都各不相同。
    而且,這些羌人部族,都是以深山、峽穀和森林為家。
    他們居住在高聳險峻的群山之中,隱匿於茂密的森林深處。
    在這些其他人,難以行走的地方,羌人如履平地,健步如飛。
    而漢軍目前,是一個騎兵為主要作戰力量的野戰軍隊。
    天賦幾乎全部點到了在開闊平原和無垠草原的戰爭之中去了,山地作戰的經驗極其匱乏。
    當然,也不是沒有善於山地作戰的軍隊。
    譬如梅候的合浦軍,長沙國的郡兵,就都有著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
    但,從合浦關或者長沙國調兵,輾轉去往合黎山。
    這要跨越一萬多裏的地域,最起碼也需要大半年的時間。
    等這些合浦兵和長沙兵趕到合黎山,黃花菜都涼了!
    更別提,萬裏轉運大軍,需要耗費的錢糧與資源,本身就是一個無底洞。
    即使,他刀間說服朝堂和劇孟,準許抽調長沙兵或者合浦兵。
    但是,勞師遠征,經過了一萬多裏跋涉後的軍隊,是否還能有戰鬥力?
    這些生活在南方卑濕之地的士兵,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水土?
    這都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總之,刀間現在遇到了一點麻煩。
    他得先找到一個可以適應,並且善於山地作戰的可靠軍隊。
    一念及此,刀間便站起身來,走出石渠閣。
    兩位一直守候在門口的官吏立刻上前,為他將門關上,同時上鎖。
    這是石渠閣的規定,所有一切檔案,都屬於機密。
    哪怕是刀間這樣級別的官員,想要查閱石渠閣之中的檔案,也需要向太史令衙門提出申請,經過核準之後,方才許可查閱。
    且查閱過程之中,原則上不許帶離,不許抄錄。
    據說唯有九卿級別的高官,方有可能抄錄某些內容。
    而在查閱過程之中,更是會有專人監視和監督。
    “刀都尉,太史令讓下官轉告:若都尉下次再來查閱,可以不需申請,直接來此就可……”一個官員輕聲說著。
    “替吾多謝太史公……”刀間連忙回禮。
    太史令衙門,近幾年來,地位漸漸提高,從原先的皇室家臣,轉變成為了一個專門掌管和保管漢室檔案、公文以及各種機密文件的部門。
    其逼格,更是直逼兩千石!
    而由太史令本人直接監管的茂陵圖書館,在如今更是已然成為了天下士人心中的聖地。
    出了石渠閣,刀間乘上馬車,徑直前往位於戚裏的貴平君府邸。
    這幾日,刀間與這位帝國的國丈之間的溝通,頻繁而密切。
    而事實上,刀間與卓王孫、程鄭嬰以及長安城內的大賈們,熟悉的很。
    因為京輔都尉衙門本身,就是直麵長安商賈和貴族們的。
    刀間的到來,立刻就驚動了卓王孫。
    這位帝國的國丈兼貴平君,如今已經是一位大腹便便,養尊處優至極的富家翁了。
    他甚至連生意也不怎麽關注,一直常住長安,學習貴族和公卿的生活方式。
    下一代的卓氏,很可能由商轉官。
    而卓氏龐大的產業,則可能由少府接管。
    當然,這都是坊間傳言,真實情況究竟如何,沒有人知曉。
    但有一點,很顯然——這位貴平君,近些年來一直在處心積慮的為漢軍的對外擴張提供種種支持。
    “都尉今日前來,可是已經有了主意?”一入府,卓王孫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嗯……”刀間點點頭,對卓王孫笑道:“這幾日,在下查閱石渠閣之中的檔案與記錄,已經有所心得了……”
    卓王孫聞言,立刻就笑的臉都擠成一團了。他對刀間道:“倘若明府有需要某家的地方,盡管直言……”
    於卓王孫而言,他已經明確無誤的從未央宮之中得到了準確的信息——天子對於他用財富和資源協助漢軍在幕南的行動非常讚賞。
    以至於愛屋及烏,天子臨幸卓妃和程鄭氏的次數都比往常要多了。
    這很關鍵!
    卓王孫現在每天都在給泰一祈禱,向灌口二郎上香,請求兩位神明保佑自己的女兒一定生下一位皇子!
    一旦女兒誕下皇子,那麽,卓氏的皇親國戚身份就穩了。
    卓氏未來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而女兒想要生下一位皇子殿下,天子的臨幸次數就非常關鍵了!
    更何況,他做這些事情,並非無利可圖。
    至少,在幕南之事上,他賺了不少。
    這種既能賺錢,又可以拍馬的事情,卓王孫自然是拚死也要做的。
    如今,這合黎山之事,就了不得了。
    以卓王孫得知的消息來說,此地,不僅僅關乎著漢家國策,更幹係著數不清的羌人!
    此外,合黎山之大,方圓千裏,資源豐富。
    其中蘊含的泥炭、鐵礦和銅礦,不知凡幾。
    於公於私,卓王孫都沒辦法拒絕刀間的請求。
    “在下此來,為兩件事情……”刀間在卓王孫的陪同下,走進貴平君府的客廳,一邊走一邊道:“其一,閣下前日的許諾是否有效?”
    卓王孫將刀間請上上座,命下人上點心、茶水,然後笑著道:“當然有效……”
    “明府此去,隻要抓到了羌人,本君全收……”卓王孫拿著茶杯,笑著答道。
    西南夷諸國的奴工供應量,在今年以來直線下跌。
    自春二月至今,他與程鄭嬰竟然隻從西南夷諸國之中得到不過三千人的補充。
    這可真是急壞了他們兩個!
    沒有奴工,礦山和冶煉作坊的運作就難以維係下去了。
    而他們已經無法適應沒有奴工的生產了。
    好在,幕南那邊應該可以在接下來幾年,不斷補充新的工人。
    但,幕南的供應,遲早也會枯竭。
    為了未來考慮,卓王孫和程鄭嬰都不得不將主意打到其他地方去。
    而慫恿和支持漢軍對外擴張,是最佳的選擇。
    刀間聽了點點頭,隻要卓王孫和程鄭嬰的態度能夠堅持,那他內心的擔憂也就少了大半了。
    這個世界上,還真沒有用錢做不到的事情。
    至少,在刀間眼裏是這樣的。
    有錢可使磨推鬼!
    “這就好……”刀間笑道:“明公如此說,在下就放心了……”
    他這幾日,與卓王孫、程鄭嬰、田廣等大賈達成了協議。
    合黎山的羌人奴工,這些大賈全部吃下。
    價格也是童叟無欺,以市價來計算。
    而且是以長安的奴工價格來計算!
    而如今,長安奴工價格,可不便宜。
    一個壯年的男奴,價值超過一萬五千錢,女奴稍遜,但也值錢萬二千。
    小奴一個五千到七千不等。
    當然,這些都是夷狄奴婢的價格。
    至於漢奴?
    自從元德六年以後,長安城內的漢人,就已經沒有一個是奴仆的身份了。
    哪怕是貴族公卿們,也紛紛將自己名下的漢室奴婢,統統換了個馬甲——名曰包身工。
    雖然待遇和地位依舊,但處境和自由卻大多了。
    至少,包身工,隻是雇工,主人再也不能隨意的殺生予奪、折磨淩辱了。
    而在包身工大興的同時,夷狄奴婢也由之廣泛使用。
    廉價、皮實無人權的夷狄奴婢,被長安貴族和豪強,用於各種繁重和危險的工作。
    某些中產階級,甚至也會買一個夷狄奴婢,用來在關鍵時刻頂替自己去服徭役。
    以目前的市場來說,奴婢這個商品,幾乎不存在滯銷的可能。
    而這個環境,使得刀間具備了極大的可操作性。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何況奴婢價格如此之高!
    必定會有無數人為之冒險。
    他甚至說不定能藉此,撈取好大一筆政績。
    當然,同時也將染上一身汙名。
    不過無所謂了,他的名聲早就臭不可聞,不缺這麽一個黑點了。
    放下手裏的茶盞,刀間望著卓王孫,拱手道:“在下今日冒昧前來,這第二件事情,就是想請閣下為我引見西南夷諸國君王使者……”
    自春二月,西南夷各國朝覲天子後,諸國國君都將其太子質於長安。一方麵是來學習漢家文化、禮儀,順便在太學鍍鍍金,另一方麵,則是讓這些太子盡早與漢家貴族接觸,建立關係,以此保證國家的安全和存續。
    而這些質子們,目前都被大鴻臚集中安排,居住於太學之中,等閑人根本接觸不到。
    但這位貴平君隻要努努嘴,各國太子立刻就會屁顛屁顛的趕來。
    沒辦法,西南夷各國雖然現在受到天子庇護,但他們依然深深的恐懼著臨邛的兩個大魔王。
    “嗯……”卓王孫卻是有些好奇:“明府要見各國質子,所為何事?”
    “我聽說西南夷各國多山陵,其兵卒皆善於翻山越嶺,尋覓叢林……”刀間笑著道:“在下因此想找諸國借點兵……”
    準確的說,應該是讓西南夷各國,出兵前往合黎山,為他當前鋒和炮灰,去山林之中揪出那些隱匿的羌人部族。
    順便,也借此敲打和削弱一下各國的國力。
    要知道,西南夷諸國,雖然被程鄭嬰和卓王孫折磨的很慘。
    但也因此因禍得福,幸存下來的各國軍隊,普遍戰鬥力都還可以。
    尤其是僰國和祚國這兩個程鄭嬰和卓王孫捕奴事業的急先鋒,更是借著捕奴事業,迅速強大起來。
    其國土麵積擴大了三倍,人口增加一倍多。
    僰國的軍隊,更是在西南夷之中赫赫有名,號為‘狼兵’。
    以刀間想來,西南夷諸國,要這麽多兵馬做什麽?
    不如統統交出來,讓他們為大漢帝國開疆拓土!
    此事的妙處就在於,一則,西南夷各國出兵,為君父效死,可以證明他們的忠心,讓他們得到更多的資源,二則,諸國士卒,隨漢軍出征,他們可以就近享受漢軍待遇,受到教化,翌日歸國,他們就將成為最鐵杆的親漢派,西南夷問題由此解決大半。三則西南夷諸國的環境,與合黎山一帶的群山頗為類似,西南夷各國的士兵,雖然戰力差了一些,但想來他們對付羌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所謂以夷製夷之策,刀間在安東早就玩的熟練極了。
    用濊人對付真番、扶餘之人,以鮮卑人、烏恒人製丁零、沃沮之屬,再以韓國之族,製衡倭奴。
    各族的仇恨,永遠在對方身上,而漢人永遠純潔善良,簡直是完美的設計!
    至於西南夷諸國會不會同意?
    他們敢拒絕嗎?
    刀間本來是可以向未央宮上書,請求天子下詔征調西南夷諸國兵馬的。
    但,仔細想想,刀間放棄了這個想法。
    事事都要天子出手,要臣子有何用?
    想要向上爬,關鍵在於,為君上分憂。
    再說,這個事情,其實還是有些汙點的,當臣子的,自然要第一時間就給君父背鍋。
    寧死也不能讓神聖的天子沾染上汙穢!
    這很關鍵……
    當然,這樣一來,西南夷各國的軍隊的性質就變了。
    天子下詔征調,他們就是漢軍,擁有編製,得到身份,享受與漢軍相同的待遇。
    而如今刀間與卓王孫兩人商議,從西南夷之中征調兵馬。
    雖然依然要經過天子許可,用詔批準。
    但其性質,卻從王師變成了雇傭兵。
    雇傭兵——拿錢辦事,完事閃人。
    無編製,無身份,了不起最多日後追加一個西南夷義兵的頭銜。